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属于“艺术加工”,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老赵,入冬之后最应该护的就是肺气了!特别是你平时嗓子老干,还不赶紧学点方法?”
赵国强正坐在邻居家沙发上,捧着一杯热茶,听到这句话时,不禁摸了摸自己的喉咙。
他刚吃完饭,心里还惦记着那桌炖羊肉的鲜美,一听这话,顿时觉得嗓子似乎真的有点干。
赵国强是个退休的快递员,今年61岁,平时爱跑爱动,算得上是个热心肠的老大哥。
可最近一段时间,他总觉得天干物燥,嗓子时不时发痒,偶尔还咳两声,心里就有点犯嘀咕:“难道这老毛病又要犯了?”
邻居王大夫是个内科医生,这次请赵国强过来聚餐,刚吃完饭,就顺势开始科普起来:“老赵啊,你这嗓子不舒服,问题出在肺气不足。
秋冬季节,燥邪最容易伤肺,再不护好,到了深冬咳嗽喘气就更麻烦了。”
赵国强赶紧问:“那我这肺气问题能不能补补?是不是多喝点水就行?”
王大夫放下手里的茶杯,摇了摇头:“护肺气哪有这么简单?今天我就教你一招,保准有用。”
赵国强坐正身子,洗耳恭听,王大夫则不紧不慢地解释起来:“中医讲‘秋收冬藏’,肺是五脏中最娇弱的器官,最怕秋冬的燥邪。
入冬之后,气温骤降,空气湿度降低,寒冷干燥的环境会让肺部容易失去润泽。”
他接着说:“特别是像你这样有慢性咽炎的人,肺气不足的时候,呼吸道黏膜会更敏感,稍微受点刺激就容易咳嗽、痒痛。”
赵国强点点头:“可这肺气不足到底是啥感觉呢?平时不觉得啥特别大的问题啊。”
王大夫笑着说:“症状轻的时候确实不明显,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经常有以下几种表现?”
1. 嗓子干燥、总想清嗓子
“这是典型的肺气虚弱,导致呼吸道黏膜缺乏滋润。入冬后更容易加重。”
2. 经常咳嗽、痰少或无痰
“干咳或者痰少,也是肺部缺乏润泽的表现。尤其是咳嗽频繁,说明肺气问题更严重。”
3. 一运动就气短
“肺气不足的人,体力消耗后喘气特别快。肺气足的人,哪怕爬几层楼都不会气喘吁吁。”
4. 手脚冰凉、免疫力下降
“肺主皮毛,肺气不足会让身体保暖能力变差,容易感冒。”
赵国强听完皱了皱眉:“听您这么一说,好像有点对上号了。那咋办?光靠喝热水顶得住吗?”
王大夫笑了笑:“光喝热水当然不够,护肺气的关键在于‘润燥’和‘调气’。
我教你一个简单的方法,每天坚持,能帮你把肺气补回来。”
赵国强赶紧拿出手机准备记笔记,王大夫继续说:“这个方法叫‘呼吸润肺操’,简单易学,对护肺气特别有效。”
王大夫先示范了一遍,动作不难,但讲解得很详细:
1. 放松坐姿
“坐在椅子上,背部挺直,两手自然放在膝盖上,保持全身放松。”
2. 深呼吸调节气息
“吸气时用鼻子慢慢吸,让空气通过鼻腔进入肺部,同时尽量把肚子鼓起来。”
“呼气时用嘴慢慢呼出,同时肚子回缩,尽量把肺里的废气吐干净。”
3. 配合手势拍肺
“吸气时,双手抬高至肩膀两侧,掌心向上;呼气时,双手轻轻拍打前胸,帮助促进气血循环。”
4. 坚持10分钟
“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每次10分钟。刚开始可以少做几分钟,慢慢增加时间。”
赵国强试了一下,还真觉得胸口舒服了一些:“这真管用啊?听起来还挺简单。”
王大夫解释道:“这套操简单,但原理很科学。
深呼吸能增加肺泡通气量,让更多新鲜空气进入肺部,改善氧气供应。
而轻拍胸部,可以刺激肺周的气血循环,帮助清理肺里的痰湿和废气。”
他还补充了一组数据:“一项针对500名老年人的研究发现,长期坚持呼吸调节操的老人,肺活量平均提升了15%,慢性咳嗽和气喘的症状也明显缓解。”
赵国强做完一套动作,感觉精神好多了,但又忍不住问:“大夫,光做操是不是不够啊?吃点啥东西能护肺气?”
王大夫点点头:“当然,饮食调养和运动结合效果最好。以下几种食物,润肺效果特别好。”
1. 梨子
“梨有润肺止咳的功效,秋冬吃梨,最好蒸着吃或者煮水,温润又滋养。”
2. 百合
“百合入肺经,可以缓解干咳、咽干,可以煮粥或者炖汤。”
3. 银耳
“银耳富含植物胶质,能滋润呼吸道黏膜,是护肺的‘润燥神器’。”
4. 蜂蜜
“蜂蜜能缓解咽干、咳嗽,可以泡水或者加在粥里喝。”
赵国强听得津津有味,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儿子,忍不住问:“那年轻人是不是不用操心这个问题?我看我儿子一天精神劲儿可足了!”
王大夫笑了笑:“年轻人确实比老年人肺气足,但现在空气污染、熬夜抽烟的年轻人多了,肺气亏虚的也不少。”
他说着补充道:“尤其是那些长期待在空调房、不爱运动的,呼吸功能退化得比他们想象中快。
护肺气对年轻人来说,也是健康投资。”
赵国强听后深以为然,心里暗下决心,不仅要自己坚持练呼吸润肺操,还得把这一套教给家人一起练,健康过冬!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参考资料
[1]夏雪.冬季如何养肺[J].光彩,2024,(0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