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大爷少吃高糖食物,却糖尿病并发症去世?医生:是无知害了他

2024年11月02日16:22:03 健康 1705

72岁大爷少吃高糖食物,却糖尿病并发症去世?医生:是无知害了他 - 天天要闻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


深秋的傍晚,医院走廊回荡着急促的脚步声。72岁的张福安老人被推进了重症监护室,他的血糖指数飙升到惊人的28.6mmol/L。

在场的医护人员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这位平日里看起来健康硬朗的老人会突然病情恶化。

"我爸平时很注意饮食,从不吃糖,连水果都很少碰。怎么会这样?"张福安的女儿张玲站在病房外,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72岁大爷少吃高糖食物,却糖尿病并发症去世?医生:是无知害了他 - 天天要闻

退休前是一家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的张福安,生活一向规律。自从五年前被诊断出2型糖尿病后,他更是谨小慎微,家里的零食、甜点统统被清空,就连平日里最爱的水果也几乎不沾。

主治医师刘明教授叹了口气,翻开张福安近期的检查报告:"张先生这些年对糖的管理方式存在严重误区。过度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反而加重了病情。"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显示,合理的饮食结构对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45%-60%。完全禁糖不仅无益,反而可能带来更多健康隐患。

72岁大爷少吃高糖食物,却糖尿病并发症去世?医生:是无知害了他 - 天天要闻

张福安住院前两个月,开始出现头晕、乏力、视物模糊等症状。他以为是年纪大了,也没太在意。直到某天早晨,老伴发现他躺在床上不省人事,这才紧急送医。

查结果显示,张福安不仅血糖控制不佳,还并发了严重的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长期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低下,伤口愈合能力差,双脚已经出现坏疽症状。

"很多糖尿病患者像张先生一样,认为不吃糖就能控制病情。殊不知人体需要维持基本的糖分供应。"刘明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72岁大爷少吃高糖食物,却糖尿病并发症去世?医生:是无知害了他 - 天天要闻

中国疾控中心2023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1.2%,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导致并发症发生率居高不上下。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专家李红在《中华糖尿病杂志》发表的研究指出,科学的糖尿病管理应该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定期监测和正确用药四个方面。

张玲回忆起父亲生前的日子:"爸爸总觉得自己很懂,网上看到什么偏方就试什么。我们劝他去看医生,他说自己没事。"

72岁大爷少吃高糖食物,却糖尿病并发症去世?医生:是无知害了他 - 天天要闻

在张福安的手机里,收藏着大量未经验证的"偏方秘籍"。这些来路不明的信息误导他放弃了正规治疗,选择完全禁糖的极端方式。

北京某三甲医院营养科主任王丽娜表示:"糖尿病患者应该学会识别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GI值)。低GI食物如全谷物、豆类可以适量食用,能提供稳定的能量来源。"

张福安的病例引起医学界广泛关注。《中华医学杂志》刊登了相关专题报道,呼吁加强糖尿病科普教育,纠正群众认知误区。

72岁大爷少吃高糖食物,却糖尿病并发症去世?医生:是无知害了他 - 天天要闻

医院的营养科开设了糖尿病饮食课堂。每周三下午,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齐聚一堂,学习科学饮食知识。

"糖尿病患者不是不能吃糖,而是要学会正确吃糖。"营养师张雪在课堂上强调,"选择全谷物、低GI水果、适量的复合碳水化合物,才是健康之道。"

张玲决定将父亲的经历分享出来,希望能唤醒更多糖尿病患者的重视。她在社区医院做志愿者,向居民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

72岁大爷少吃高糖食物,却糖尿病并发症去世?医生:是无知害了他 - 天天要闻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分会发布《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指导手册》,详细列举了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食物清单、运动方案。

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应该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定期筛查肾功能、眼底、足部情况,预防并发症发生。

医学专家呼吁,面对糖尿病这个慢性病,切勿轻信网络谣言,应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建立科学的管理方案。盲目禁糖不仅无法控制病情,反而会带来更多健康隐患。

72岁大爷少吃高糖食物,却糖尿病并发症去世?医生:是无知害了他 - 天天要闻

张福安的故事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当代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的认知误区。提高健康素养,依靠科学治疗,才能真正守护好生命健康。

近期,国家卫健委启动"糖尿病防治知识进万家"活动,通过多媒体平台传播科学防治理念。各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开设糖尿病管理门诊,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指导。

一份来自中国糖尿病学会的调查显示,规范管理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科学防治不仅能延长寿命,更能提高生命质量。

72岁大爷少吃高糖食物,却糖尿病并发症去世?医生:是无知害了他 - 天天要闻

夜幕降临,医院的走廊渐渐安静。张玲站在父亲的病房外,望着天边的晚霞。

她知道,这个教训来得太迟太痛,她只希望父亲的经历能够警醒更多人,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疾病,珍惜生命的每一天。

让生命不再因无知而凋零,这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72岁大爷少吃高糖食物,却糖尿病并发症去世?医生:是无知害了他 - 天天要闻

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文中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身体不适应及时寻求医师帮助)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你真的需要减重吗? “科学减重标准”了解下 - 天天要闻

你真的需要减重吗? “科学减重标准”了解下

转自:经济日报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主任纪立农教授与阿里健康联合发布“科学减重标准”,希望通过规范的营养管理、运动干预、药物治疗,帮助超重与肥胖人群开启科学减重之旅。
油腻大叔控糖 60 天变型男,控糖真的这么管用吗? - 天天要闻

油腻大叔控糖 60 天变型男,控糖真的这么管用吗?

最近几年,互联网上刮起了一阵“控糖”风,说“控糖”能减肥,能美容、养颜,控糖60天就能从油腻大叔变成健硕型男,还能预防各种慢性病。身边好多朋友都在喊着要“控糖”。不过,控糖控的到底是什么糖呢?饮食里的碳水又该怎么算?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好好唠唠
西安一医院为天水血铅异常幼儿开单独诊室,医生回应两地检验结果悬殊 - 天天要闻

西安一医院为天水血铅异常幼儿开单独诊室,医生回应两地检验结果悬殊

极目新闻记者 陈洋洋7月1日,甘肃省天水市查获一起某幼儿园违规使用添加剂导致部分幼儿血铅异常案件。随后几天,陆陆续续有家长带孩子自行前往西安进行血铅检验。查血铅的单独诊室挂牌5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再次赶往西安市中心医院,发现与昨日不同的是,儿科门诊已开辟单独的诊室供天水血铅异常幼儿就诊。下午3时许,仍有...
医生坦言:能活过80岁的糖尿病人,身上会有这7个特点 - 天天要闻

医生坦言:能活过80岁的糖尿病人,身上会有这7个特点

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所说,在我国大约有1.5亿人存在糖尿病高患病的风险,近几年也逐渐成为了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和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怕的不是糖尿病,而是患上糖尿病后的并发症,当多个并发症找上门,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