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诊了一位48岁的患者让我百感交集,患者的胃镜结果是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反流性食管炎伴糜烂,幽门螺杆菌呈阳性,症状表现为嗳集,肚子疼,时常感到胃胀,吃一点食物就胀,平时不反酸,稍微吃一点稀饭就会反酸,情绪不稳定,心慌,易怒,耳鸣的厉害,还有频繁的背痛,病本身并不严重,但患者的症状非常严重,还伴有植物神经紊乱,这里要纠正大家的一个认知误区,不是说病不严重症状就不严重的,该患者就是因为长期的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过大、以及生气等原因导致病症加重。
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并不会在胃上出大问题,胃不舒服的时候整天情绪不好,这叫肝气不舒,要用中药慢慢调养,除了配合医生的治疗,自身的情绪调整也很关键,我适当调整当归,白术,茯苓等较贵的药材使用尽量减少患者的负担,我可以竭尽全力治疗患者的病症,但很难缓解患者的心病。
说到这里的时候病人已经哭出来了,心理压力特别大,在百度搜索吃了两个月的药都没有用,因为胃病不能上班,不能挣钱又愁,一愁胃就不舒服,一不舒服干什么都没劲,陷入了恶性循环,胃病不是大病,但是特别折磨人,在脾胃科扎根20年,我见过形形色色的患者,和数不胜数的病症,每一次面对这些患者,这些老百姓,我都要扪心自问,医生到底是治病,还是治人,病人来到医院时,不仅仅只有治好疾病的需求,我希望在患者生病痛苦无助的时候,能从我这里获取到关心,理解和同情。我希望帮助患者相信“一定会好起来的”,给患者足够的信心和勇气。
治病是术,救人是心,医术不是万能的,更不能起死回生,中医是一种实践,一种传承,一种先人智慧的结晶,一门不断完善的科学,医学能够治愈的疾病十分有限的,甚至有很多我们还没有发现,或者是根本治愈不了的疾病,所以,作为一个医生,我们能做的事情,往往就是“有时是治愈,常常是缓解,总是去安慰”。
再次提醒大家,不要忌医讳医,更不要病急乱投医,中医讲究平衡,强调“三因制宜”,即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需要分析患者的情况才能得出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