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性胃炎分A、B型,哪种最容易发生癌变?

2023年08月09日20:27:02 健康 1944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因素多种多样,目前认为其发生发展与年龄、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因素、其他胃病史及家族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


慢性萎缩性性胃炎分A、B型,哪种最容易发生癌变? - 天天要闻


在不同部位发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萎缩严重程度不一样,胃窦部慢性萎缩性胃炎较轻,而胃窦并胃体部次之。

胃体部慢性萎缩性胃炎较重,这与不同部位所致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类型不同有关。

胃窦部多为B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与高酸,消化性溃疡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有关;A型萎缩性胃炎以胃体萎缩为主的慢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性胃炎分A、B型,哪种最容易发生癌变? - 天天要闻


1、A型萎缩性胃炎


病变主要见于胃体部,多弥漫性分布,胃窦黏膜一般正常,血清壁细胞抗体阳性,血清胃泌素增高,胃酸内因子分泌减少或缺少,易发生恶性贫血,又称自体免疫性胃炎。

由于自体免疫性损伤发生在壁细胞,故病变以胃体部较重,胃体腺被破坏而萎缩,故胃泌酸功能明显降低或无酸,并因而而造成血清胃泌素水平增高,最后可发展成胃萎缩。


2、B型萎缩性胃炎


病变多见于胃窦部,呈多灶性分布,血清壁细胞抗体阴性,血清胃泌素多正常,胃酸分泌正常或轻度减低,无恶性贫血,较易并发胃癌,这是一种单纯性萎缩性胃炎。

并不是免疫性疾病自身抗体呈阴性。其发病与十二指肠液反流或其他化学、物理损伤有关,胃窦部黏膜较胃体部黏膜通透性更强(H+逆弥散的能力胃窦部强于胃底部20倍)。

由于胃窦的黏膜屏障作用比其他部位小,加以易受十二指肠液及其内容物反流的影响,故胃窦部最易受累。胃体部病变轻,故胃泌酸功能一般正常。

胃窦部病变损害了幽门腺中的G细胞,胃泌素分泌减少,故一般血清胃泌素水平低下。萎缩性胃炎的癌变以B型为主,其癌变过程可长达10多年或更久。


慢性萎缩性性胃炎分A、B型,哪种最容易发生癌变? - 天天要闻


慢性萎缩性炎的诊断应以病理诊断为准,胃镜下肉眼观察价值不大,建议对于每个做胃镜检查的患者无论有无肉眼可见的黏膜的萎缩表现,均应常规做病理活检。

另外慢性萎缩性胃炎随着年龄增大发病率增加,活动性炎症是萎缩性胃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与胃黏膜的肠化、异形增生有密切关系。

由于肠化及异形增生尤其是重度异形增生是公认的癌前病变,故及早诊治并定期复查,有利于胃癌的早期防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三日减重攻坚战:向目标发起全力冲刺! - 天天要闻

三日减重攻坚战:向目标发起全力冲刺!

#在头条记录我的2025#​凌晨五点,城市尚在沉睡,闹钟还未响起,我已精神抖擞地掀开被子。拉开窗帘,窗外的路灯在薄雾中若隐若现,远处传来零星的虫鸣声,为这寂静的清晨增添了几分生机。深吸一口气,我走向体重秤,61.
街头这些花,别碰别摘!美丽外表下暗藏致命危险 - 天天要闻

街头这些花,别碰别摘!美丽外表下暗藏致命危险

初夏时节,有一种花卉迎来盛放期,娇艳的花朵引得市民纷纷驻足拍照。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份美丽背后竟隐藏着致命危机——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夹竹桃。看似无害的花朵,实则伤人事件频发,已让多人中招。 近日,54岁的赵先生因上火牙疼,在外出游玩时看到路
晨起后有这4个习惯的人,更健康长寿! - 天天要闻

晨起后有这4个习惯的人,更健康长寿!

一日之计在于晨晨起后的这段时间是养生的“黄金时间”但你知道吗?喝水、如厕、吃早餐这看似简单的三个动作暗藏健康密码做对了能防病做错了可能伤身01 晨起喝水好习惯:晨起小口慢饮300ml温白开水,可稀释血液、降低血栓风险,从而预防中风。
瑞金医院闵行院区项目在“大零号湾”正式启动 - 天天要闻

瑞金医院闵行院区项目在“大零号湾”正式启动

闵行区新闻办介绍,今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闵行院区项目正式启动,预计2028年竣工。建成后,闵行院区将补齐闵行南部没有市级三甲医院的短板,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级,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流的医疗保障。详见据悉,瑞金医院闵行院区位于闵行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区域MHC11102单元04A-13A地块,北...
健康趣游园 携手育未来 - 天天要闻

健康趣游园 携手育未来

5月17日,金山区“爱我宝贝 健康家庭”第十届健康活力宝贝科学育儿指导活动在吕巷水果公园举行。活动以健步游园的方式进行,设置了健康科普区、田野探趣区、亲子游戏区、健康集市区等区域,通过丰富有趣的亲子活动和科普体验,让孩子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增进亲子感情。本次活动旨在提升托育服务质量 ,积极推进健康家庭建设,...
新冠又见“抬头”,群体免疫真的“破防”了吗? - 天天要闻

新冠又见“抬头”,群体免疫真的“破防”了吗?

编者按日前,全国多地新冠阳性率明显上升,南方省份尤为显著。监测数据显示,新冠病毒已连续三周成为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住院病例比例也有所增加。这一波小高峰的再现,让许多人思考:在经历了大规模感染和疫苗接种后,为何疫情仍会反复?群体免疫是否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