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认知!NEJM超8万人研究:结直肠癌筛查金标准作用或被高估?

2022年10月13日22:57:07 健康 1408

点击关注不迷路 ↑ ↑

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

改变认知!NEJM超8万人研究:结直肠癌筛查金标准作用或被高估? - 天天要闻

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类型以及第二大癌症死亡原因。基于此,在癌症早期筛查领域,结直肠癌一直是人群关注的重点目标之一。目前结直肠癌筛查中最广泛应用的手段包括粪便潜血试验和内镜筛查(乙状结肠镜或结肠镜)。

需要指出的是,绝大多数结直肠癌是由良性息肉发展而来,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内镜检查发现并切除。在当前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结肠镜是结直肠癌筛查普遍应用的金标准。目前海内外学术团体制定的结直肠癌筛查指南/专家共识多推荐每10年进行一次结肠镜筛查。

但是,2022年10月9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最新发表的一项大规模、基于人群的随机试验结果指出,结肠镜筛查在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方面的作用或许被高估了!

改变认知!NEJM超8万人研究:结直肠癌筛查金标准作用或被高估? - 天天要闻

截图来源:NEJM

论文指出,目前针对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有多种不同手段,但是哪种检测手段是结直肠癌筛查的最佳手段,目前尚缺乏高质量的证据。多项随机试验的结果表明,愈创木脂粪便潜血试验筛查可以降低人群约15%的结直肠癌相对死亡风险。但是,该种筛查方法对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具有极少或几乎没有影响。

不少临床专家认为,相较于粪便隐血试验,内镜筛查或能更有效地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相较于粪便隐血试验,内镜筛查或能更有效地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一项汇总分析研究(共纳入3项随机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接受乙状结肠镜筛查的受试者随访10~12年后,其结直肠癌发病率的降低幅度竟高达25%。

此外,结肠镜筛查或许比乙状结肠镜检查更为有效,因为内镜医师可在结肠镜可视镜头下完整地检视整个结直肠的情况。因此,乙状结肠镜检查在很大程度上已被结肠镜检查所取代。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结肠镜筛查尚缺乏获益方面的充足随机试验证据,因此目前尚未得到全球广泛开展。此外,由于结肠镜检查具有侵入性且需要充分的肠道准备,因此人群参与率依然欠佳。

改变认知!NEJM超8万人研究:结直肠癌筛查金标准作用或被高估?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123RF

NordICC试验是一项大型、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基于人群的结肠镜筛查对10年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以及结直肠癌相关死亡风险的影响。研究纳入来自波兰挪威瑞典以及荷兰这四个不同的国家的受试者(年龄为55至64岁之间),并以1:2的比例随机分配,使其接受一次性结肠镜筛查(筛查组),或不进行筛查(常规组)。

筛查开展时间为2009年6月8日至2014年6月23日期间。结肠镜检查中发现的所有病灶在可行情况下需进行切除;肿瘤病灶均需进行活检。研究主要终点为中位随访10~15年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和结直肠癌相关死亡风险;次要终点为全因死亡。

本次论文报告了其中84585例受试者(筛查组和常规组分别有28220例和56365例受试者)的随访数据,其中男性占50.1%;随机分组时受试者的中位年龄为59岁。截至当前分析时,两组受试者的中位随访时间均为10.0年。

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国家接受筛查的受试者(即纳入筛查组且实际真正接受筛查)比例不同,从33.0%至60.7%不等。总体而言,男性比例要高于女性,老年人群比例要高于年轻人群。

研究中有62例受试者(在筛查受试者中占比0.5%)在筛查时被诊断为结直肠癌。此外,有3634例受试者(在筛查受试者中占比30.7%)在筛查时检测到腺瘤并进行了切除。共有15例受试者(0.13%)发生息肉切除术相关的大出血(所有出血病例均通过内镜进行了治疗,且无需进一步干预)。筛查后30天内未有受试者发生穿孔或筛查相关死亡。

总体而言,筛查组受试者10年结直肠癌发病风险为0.98%(259例),常规组为1.20%(622例),两组受试者风险比(RR)为0.82(95%CI:0.70-0.93)。这表明,接受结肠镜筛查的受试者结直肠癌的新确诊病例减少了18%

分析指出,10年内需通过结肠镜筛查预防结直肠癌发生的患者共有455例(95%CI:270-1429)。对于确诊为结直肠癌且疾病分期已知的受试者而言:筛查组和常规组中分别有0.38%和0.44%的受试者被诊断为早期(A期或B期)结直肠癌,此外,筛查组和常规组中分别有0.40%和0.50%的受试者被诊断为晚期(C期或D期)结直肠癌。

随访10年后,筛查组受试者结直肠癌相关死亡风险为0.28%(72例死亡),常规组为0.31%(157例死亡)(RR=0.90;95%CI:0.64-1.16)。论文指出,两组受试者结直肠癌相关死亡率均较低,这与过去10年中结直肠癌治疗方案的改善有关。此外,与未接受筛查的受试者相比,筛查组受试者的死亡率并没有发生显著降低。

全因死亡方面,10年随访期间,筛查组中有3036例受试者(11.03%)死于任何原因,而常规组中有6079例受试者(11.04%)死于任何原因(RR=0.99;95%CI:0.96-1.04)。

校正后的分析结果显示:若所有被随机分配至筛查组的受试者均实际接受了筛查,10年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将从1.22%下降至0.84%(RR=0.69;95%CI:0.55-0.83)。此外,筛查组受试者结直肠癌的死亡风险为0.15%,而常规组为0.30%(RR=0.50;95%CI:0.27-0.77)。

论文作者强调,当前这项研究系“全球首个利用结肠镜筛查预防结直肠癌的随机研究”,但是不幸的是,根据当前分析结果,结肠镜筛查在结直肠癌发病风险中的预防作用可能并没有显著优于粪便潜血试验。分析结果提示结肠镜检查或许并不是预防结肠直肠癌的有效武器。

未来,研究人员还将继续对这些受试者进行随访,从而观测筛查效果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为明显。




参考资料

[1] Michael Bretthauer et al, Effect of Colonoscopy Screening on Risks of Colorectal Cancer and Related Death,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2). DOI: 10.1056/NEJMoa2208375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晚上运动伤身?其实注意这 2 点,好处真的意想不到 - 天天要闻

晚上运动伤身?其实注意这 2 点,好处真的意想不到

减肥要运动,健康要运动!运动几乎成了这几年自律、积极的代名词。但回归到生活里,要保持运动真的挺难的。就拿什么时候锻炼来说,就是个很让人发愁的事:🤔 早上运动好?要是起得来,和工作不冲突,谁不想就早早运动洗个澡出门精气神满满开启新一天呢。🤔
咳嗽迟迟不好怎么办?试试线上问医生 - 天天要闻

咳嗽迟迟不好怎么办?试试线上问医生

“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近期呼吸道问题高发,咳嗽总爱找上门,而且反反复复总是好不利索。其实,咳嗽是一种保护性的防御反应和生理反射。当喉部或者气道遇到一定强度的刺激时,就会出现咳嗽,它的病因有很多:急性咳嗽:感冒、流感、肺炎、呼吸道
小心!这两种饮料千万不要混着喝!可能会永久损伤大脑 - 天天要闻

小心!这两种饮料千万不要混着喝!可能会永久损伤大脑

进入夏季许多不爱喝白开水的人又到了靠饮料解渴的时候了爱喝饮料的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想法?把“酒和饮料”搭配混着喝甚至调配成鸡尾酒喝这样味道、口感都有一些新变化能得到双倍快乐不过最近一项研究却发现这两种饮料千万不要混着喝可能会永久损伤大脑!
全国新冠阳性率攀升?这份防治锦囊请收好! - 天天要闻

全国新冠阳性率攀升?这份防治锦囊请收好!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乔芮/文 张林康/图)5月20日,“新冠感染又抬头”话题冲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5月8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2025年4月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显示,全国多地新冠阳性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哪些人群需重点防护?有哪些常备药?……这份防治锦囊请收好!...
这4个器官“用得勤”的人,更长寿 - 天天要闻

这4个器官“用得勤”的人,更长寿

尽管长寿老人们存在生活习惯、饮食上的偏好和差异,但他们大都有个共同特征——勤快。这份勤快并非单纯的身体忙碌或高强度运动,总结起来可概括为“四勤”。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哪些器官要勤用,教你科学地“少静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