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润燥正当时~清肺热、止咳嗽,还得是它

2022年10月12日22:01:55 健康 1091

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随着秋分的到来,昼夜温差变大、降水减少、天气越发干燥,许多人的身体因此也发生着不小的改变。

快看看你有没有同款症状

1.口干嘴唇干裂,常舔嘴唇,或者经常要水喝;

2.阵发性咳嗽,干咳,声音沙哑,喉咙疼痛以及口腔溃疡;

3.皮肤干燥起皮,瘙痒甚至皲裂;

4.鼻敏感,不停流鼻涕打喷嚏,鼻黏膜干燥,挖鼻子还容易导致鼻出血

5.头发干燥枯黄,容易掉落;

6.心绪不宁,夜间睡觉容易出现惊厥现象;

7.大便干燥,拉羊咩屎。

如果中了两条以上,那么就是被秋燥影响了。

入秋之后“燥气当令”,秋燥进入人体导致阴津耗损,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症状,并伤及人体肺部,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燥邪”

中医认为,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燥是无形之邪,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出现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种秋燥病症

金秋润燥正当时~清肺热、止咳嗽,还得是它 - 天天要闻

秋气内应于肺”,肺与秋季相对应,而秋季干燥,肺是喜润恶燥的脏器,所以燥易伤肺

肺之气阴不足会对外界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出现鼻痒干燥、咽干喉痛、咳喘等一系列呼吸道疾病

而“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因此秋燥还会影响皮肤、毛发的健康及消化系统的功能,还易出现皮肤干痒、口干唇裂、头发毛躁、大便干结、大便不畅等秋燥症状

舒坦过秋,防止秋邪作祟,秋季养生第一课,应当注重养阴润肺

//

养阴润肺“梨”不开

说到秋季润肺、生津,绕不开的就是“梨”!


梨,味甘性寒,具生津、清热、化痰之功效,特别适合秋天食用。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说:“梨很多品种,都是上等品,能治百病。”指出梨具有“润肺凉心、化痰降火、解疮毒、解酒毒”的功效。

传统中医一直认为梨是生津润燥、清热滋阴、止咳化痰的良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梨还具有诸多功能

金秋润燥正当时~清肺热、止咳嗽,还得是它 - 天天要闻

①清热润燥

梨又凉又多汁。当气候干燥时,人们经常感到皮肤瘙痒,口鼻干燥。此时,吃梨可以有效缓解病情

②润肺止咳

干燥的气候容易伤害唾液,导致干咳。梨尝起来又甜又酸又清爽。具有润肺、清干、止咳、化痰的功效。因此,它对喉咙干燥、瘙痒、疼痛、嘶哑和痰浊有很好的疗效。

③护心降压

梨富含B族维生素,可以保护心脏,减少疲劳,增强心肌活力,帮助降低血压。

④通便减脂

梨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刺激肠道蠕动,减少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并具有排便和减脂的作用

//

生吃梨能清热,熟吃梨能滋阴

明代医学家李中梓在其编著的《本草通玄》中记载了梨“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简单的归纳就是,生吃梨能清热,熟吃梨能滋阴

入秋后,不少人会给家人熬煮雪梨饮、梨汁粥、川贝冰糖梨、雪梨膏等,不仅清热润肺,香甜可口,还有很好的食疗价值

金秋润燥正当时~清肺热、止咳嗽,还得是它 - 天天要闻

而由秋梨和祛痰中药配伍加工而成的雪梨膏,滋阴润燥之效尤佳。《医学从众录》中就有用雪梨、蜂蜜、饴糖等中药熬制雪梨膏的记载

雪梨膏是中药膏方的一种,梨香芬芳、甜润可口,相传始于唐朝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则经典润肺止咳的膏方可养阴生津,润肺止咳,润燥清痰

适用于阴虚肺热,干咳无痰,或痰少黏稠难咯,甚至胸闷喘促,口干咽燥,心烦喑哑等症

金秋润燥正当时~清肺热、止咳嗽,还得是它 - 天天要闻


​I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甘草学园公众号、作者姓名。

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老年人晚餐越早越好?医生直言:60岁后,晚餐尽量注意这4件事 - 天天要闻

老年人晚餐越早越好?医生直言:60岁后,晚餐尽量注意这4件事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爸爸,晚
世界高血压日 株洲恺德医院以行动守护血压健康 - 天天要闻

世界高血压日 株洲恺德医院以行动守护血压健康

红网时刻新闻5月17日讯(通讯员 黎婕妤)你的血压稳定吗?近日,株洲恺德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达标中心与心血管内科联合开展了“世界高血压日”大型健康义诊讲座活动,为市民提供公益诊疗和科普讲座服务,将守护自身血压的健康知识送到群众身边。义诊专家公益健康咨询当天上午,株洲恺德心血管病医院新华路门诊大厅人头攒动。...
久咳不愈要当心,有3个细节,或是肺癌的苗头,别到咳血才就医 - 天天要闻

久咳不愈要当心,有3个细节,或是肺癌的苗头,别到咳血才就医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久咳是一件琐碎的小事,大
60岁到65岁脑梗易发,4大隐患成“帮凶”,赶紧避开,别耽误 - 天天要闻

60岁到65岁脑梗易发,4大隐患成“帮凶”,赶紧避开,别耽误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60岁到65岁这几年,是
压力山大,还是心梗?医生:不想心脏报废,4个雷区要避开 - 天天要闻

压力山大,还是心梗?医生:不想心脏报废,4个雷区要避开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压力到底能不能压出心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