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是胰脏急性疾病,早期临床症状未有典型表现,疾病进展快,死亡率 20%~30%。误诊率高,对监控治疗和护理需求高,因此本文就急性胰腺炎的定义、引发因素以及相关护理方式进行科普。
重症胰腺炎定义
急性胰腺炎是自我消化性化学疾病,分为坏死性胰腺炎及水肿性胰腺炎两个病理类型。前者症状表现较重,临床发展进程短,对周围脏器也有累及;前者表现为重症胰腺炎;急性胰腺炎多可能出现并发症及后遗症,可能并发胰腺脓肿、胰腺囊肿等病症。部分患者在康复后存在内分泌功能欠缺及胰脏外分泌功能缺失等后遗症,急性胰腺炎护理非常重要。
重症胰腺炎引发因素
一、肝胆疾病
患有胆管疾病或者有胆石症的患者出现该疾病的风险与正常人相比偏高例如胆管感染、胆管蛔虫等病症均会弓起急性炎,但急性胰腺炎与胰腺炎、胆石症这两种疾病之间紧密相连。对人体解剖学进行分析得出约70%~80%胰管可以与胆总管合并成统一通道,开口位于十二指壶腹部,若出现结石嵌顿,则很可能诱发胰腺炎、胆管炎。
二、药物因素
结合现代药物分析,部分药物如四环素、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等使用后可能不同程度的损伤胰腺,提高胰液分泌黏稠度及量,从而引发急性胰腺炎,多在服药2个月内出现,但与用药量关系尚不清楚。
三、日常习惯
部分患者有生活不良习惯,如摄食障碍、酒精依赖症等,其在短时间内摄取过多食物,会引起十二指肠堵塞,从而导致急性胰腺炎出现。酒精中的乙醇能够引起胰泌素、胃酸、缩胆囊素等内分泌增加。从而提高胰腺外分泌,引起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方法
一、有效的生命支持
确保循环有效。注重预防和迅速纠正休克,避免间接损害,密切观察患者精神和重要功能变化,持续心电监护,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可根据静脉压力和血压、脉搏、电解质等结果对患者进行血浆、全血、电解质、水等指标进行及时、足量、平衡纠正。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定期吸入氧气,氧气含量231/min,增加动脉和组织氧饱和度,根据需要使用气管插管、正际通气等辅助功能,根据血液分析结果纠正低氧血症。鼓励值班护上和医生随时观察患者缺氧、气促、胸闷等症状情况,引导患者进行有效呼吸和咳嗽以保持肺功能正常。
急性肾功能哀竭的防护。因为低血压和血管活性物质导致血管出现痉挛胰蛋白酶凝血功能作用,引起纤维蛋白沉积在肾小球,导致肾小球无法过滤出现排尿减少、无尿等情况。为预防以上症状出现应当为患者静脉注射呋塞米 qd~bid,每次20mg。每小时观察尿量颜色、性质等基本特征。
血糖的监护。血糖值稳定对于维持血液容量很重要,高血糖不但增加高渗利尿,对细菌感染也会增加。对血糖指标实时监测观察是否使用胰岛素,尤其在夜间需要加强巡房,若患者出现出汗、心慌等症状,怀疑为低血糖症状,由于及时调整了胰岛素应用及低渗液体的剂量。
二、管道的护理
通常急性胰腺炎发生后患者需要留置各种管道,手术患者可能还会留置多根引流管。每天更换一次负压器,每周更换一次胃管。有效负压在减缓胃酸、胰腺分泌和胰腺完全恢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三、心理护理
强烈紧张及极度不稳定的情绪会导致患者产生治疗的抵触心理,进而导致身体适应能力恶化和抵抗力降低。护士需要在心理上积极主动地考虑患者不同情况,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能了解患者需要什么来稳定情绪,安慰过度紧张的患者,创造一个愉快、平静的治疗环境,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四、健康教育
帮助患者及其家人了解疾病原因、预防、治疗和护理知识,说明出院后需要患者避免过度疲劳、绝对禁止饮酒和减少低脂饮食、逐渐将低浓度糖恢复到正常饮食,以及根据身体恢复程度适当进行体力和脑力劳动。若出现症状需及时纠正,预防胰腺炎复发。(达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蒋春)
编辑 陈施妤
校对 李 冉
审核 李妍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