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癌症晚期,治疗还是放弃?这位医生的做法值得学习

2022年10月08日18:18:06 健康 1063

在我国,每年新确诊癌症患者超过450万,平均每一分钟就有7名患者查出癌症。这是一组毫无温度的数字,可背后却是无数家庭的负债累累、支离破碎、人财两空。癌症是全球因病离世的第二大因素,死亡率、发病率极高,目前无特效药治愈。

而且癌症前期发病非常隐秘,压根不会大作妖,患者觉出问题时,通常进入了中晚期,奈何有些症状和普通炎症十分相似,拖来拖去,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期。

亲人癌症晚期,治疗还是放弃?这位医生的做法值得学习 - 天天要闻

晚期癌症患者非常痛苦,他不仅承担身体上无休止的癌痛,还要接受经济、病情反复的打压,从而出现恶病质,导致问题进一步加重。若是自己家人不幸患上癌症,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是砸锅卖铁努力治疗还是顺其自然听天命?

亲人癌症晚期,治疗还是放弃?这位医生的做法值得学习

郑医生从医15年,是非常知名的肿瘤医生,临床经验丰富,帮助很多家庭走出困境。可他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父亲居然也成为了癌症患者,病情如此严重。

一次莫名疼痛,郑医生带父亲去医院检查确诊为腹膜恶性间皮瘤,这是恶化率极高的罕见癌症种类,进入晚期后,迅速扩散转移,附着在其他器官组织上。不幸的是,郑医生父亲已经出现转移迹象。

自己本就是医生,从检查报告上也能看出父亲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他寻找过很多尖端论文、专家,结果都是一样。

亲人癌症晚期,治疗还是放弃?这位医生的做法值得学习 - 天天要闻

化疗期间,作为孩子的私心,自然是希望父亲多活几年。可看着他如此痛苦,又怎么忍心。而父亲也多次表示,自己不想再接受任何治疗,只想回到老家度过最后时光。经过漫长的思考后,郑医生决定让父亲出院回到老家,尽可能提高其生活质量,而不是吃各种药,插各种管子,躺床上望着天花板。

回到老家的父亲每天只服用止痛药,采用姑息治疗,远离了医院,如此压抑痛苦的环境,心情渐渐开朗起来。最后原本估算的半年生存时间,郑父坚持到了一年半。

亲人癌症晚期,治疗还是放弃?这位医生的做法值得学习 - 天天要闻

临床上30%以上的晚期癌症患者确诊后,不顾身体如何就随便放化疗,只想着治病,没想过救人。这些手段综合一起对精神肉体造成巨大冲击折磨,很多老年人不堪重负死在了治疗路上。

晚期癌症患者如何治疗?主要看以下几点,切勿盲目

个人想法如何

很多人无法决定自己生死,尤其是中国讲究一个孝字,从小到大被灌输尽孝的理念。若父母生病,一定会尽最大努力。但大家压根没考虑癌症患者面对治疗时的痛苦,他们更希望有尊严离开。人都是独立个体,自己有自己想法,如果他们生存意愿强大,那么亲人是没资格说放弃的,如果他们压根不想浪费时间金钱,甚至到了难以救治的阶段,倒不如给他们创造一个美好的患病环境。

看患者体质怎样

晚期癌症患者需要治疗,但手段怎样还是看个人体质。治疗方案主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经济情况,个人原因进行特殊化,不能完全一刀切。若是在整体过程中因为过度治疗过度医疗导致副作用产生,甚至出现了强烈的排斥反应,需另寻出路。

亲人癌症晚期,治疗还是放弃?这位医生的做法值得学习 - 天天要闻

病情发展程度

癌细胞发展这种情况,尤其是特异性晚期癌症,一旦其浸润到了的骨髓、组织、关节、神经、器官时,会导致多功能衰竭,这种情况医生不建议治疗,而是选择姑息疗法,尽可能延长生命周期,提高生活质量,以至于离开时没那么痛苦。

写到最后

癌症治疗提倡以人为本,过度治疗或只会平添痛苦,癌症不是绝症,更不是家庭疾病,希望大家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人民日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对待患者就讲一个厚道 - 天天要闻

人民日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对待患者就讲一个厚道

厚道,是一种兼具道德厚度与行为温度的价值准则,不仅是衡量医德的精神刻度,更是践行医者初心的精神底色。近日,《人民日报》以《对待患者就讲一个厚道》为主标题,生动报道了我院医务工作者传承“厚道行医”文化,为无数家庭点亮生命曙光的感人事迹。
体重管理起来!成都“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启动 - 天天要闻

体重管理起来!成都“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启动

5月8日,由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成都市体育局联合主办的成都市2025年“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启动仪式在温江区金马街道滨河公园举行。本次活动积极响应“体重管理年”的号召,旨在通过推广健走运动,帮助市民管理体重,迈向健康生活。
国家喊你来减肥 一起“享‘瘦’生活” - 天天要闻

国家喊你来减肥 一起“享‘瘦’生活”

自2024年6月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多部门正式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行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体重管理"议题已引发广泛讨论,成为社会关注热点。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显著提升,科学管理体重、维护体态健康逐渐成为全民共识。
七旬老人胃肠“越狱”腹壁撕开31厘米 医生妙手修补成功 - 天天要闻

七旬老人胃肠“越狱”腹壁撕开31厘米 医生妙手修补成功

两年前,七旬老人张阿姨因多次腹部手术后腹壁形成长达31厘米的切口疝,肠管、胃等脏器“越狱”脱出腹腔外,在皮下形成“第二腹腔”生活备受影响。经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疝与腹壁外科团队多学科协作,最终成功修复。该院疝与腹壁外科主任郑燕生强调:“腹壁切口疝早期易被忽视,但拖延治疗将导致手术风险倍增,患者需抓住黄...
早睡1小时,变化有多惊人?第一个就没想到 - 天天要闻

早睡1小时,变化有多惊人?第一个就没想到

1.早睡一小时,躺着就能瘦瘦瘦! 一项来自26个国家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睡得晚和睡得少都与全身肥胖和腹部肥胖风险增加有关。习惯晚睡,还必须早起的人,胖上加胖。简单来说,睡眠与肥胖的关系是:睡得少,吃得多;睡得多,吃得少。早睡,只要早睡1小时
今天起,戴手套!戴口罩!(不是所有人) - 天天要闻

今天起,戴手套!戴口罩!(不是所有人)

近日一名乳腺癌患者发布了视频提醒大家关注购物小票中含有双酚A可能会影响生殖发育并致癌该内容登上了热搜并引起了网友热烈讨论这种说法是真的吗?什么是双酚A?双酚A对身体有哪些影响?双酚A真的会增加乳腺癌发生风险吗?如何减少双酚A对身体的伤害?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