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痛风,应该静养还是运动?不吃药能不能“降酸”?专家有话说

2022年07月05日07:31:08 健康 1995

李先生,今年29岁,因为工作比较忙,平时经常有熬夜以及吃外卖的习惯,生活非常不规律。在3年前的一次体检中,被查出了高尿酸血症,甚至尿酸一度达到了500多。

但是,当时的李先生还没太在意,觉得痛风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疾病,谁知一年后,李先生在一次旅游时去爬长城,当晚回来就感到了脚步不是,结果越来越痛,送到医院一查,李先生的尿酸已经高达792,且并发急性痛风症状。医生给开具了止疼药和非布司他,第二天,李先生的症状才有所好转。

得了痛风,应该静养还是运动?不吃药能不能“降酸”?专家有话说 - 天天要闻

痛风并非“突然出现”,日常有3种习惯,警惕痛风来袭

就以李先生的事例来看,看似好像是在旅游的时候,痛风突然发作的,但结合他的日常生活经历以及尿酸情况,其实患有痛风,是早就埋下的“伏笔”。

根据我国疾控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高尿酸症人数已经超过了2亿,其中有痛风经历的就超过8000万人,并且额仍然在持续增长中,截止2020年,痛风已经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症状。

也就是说,痛风并非立即出现,高尿酸症状是引起痛风的大前提。日常生活中的3种习惯,是尿酸升高、诱发痛风的主因

习惯一:饮食偏向于“肥厚甘腻”

简单来说,就是在日常饮食中,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吃得太多,久而久之就会引发肥胖。

根据美国癌症研究所的研究显示,肥胖人群身体脂肪代谢紊乱,黄嘌呤氧化程度高,身体尿酸的合成效率也会因此提高,从而增加肥胖者高尿酸,甚至诱发痛风的风险。比如肥肉,精致碳水,甜品等要尽量少吃,管住嘴,身体才能更健康。

得了痛风,应该静养还是运动?不吃药能不能“降酸”?专家有话说 - 天天要闻

习惯二:饮酒过多

很多人认为:啤酒中的嘌呤高,所以只有喝啤酒会增加痛风概率。

但实际上,无论是啤酒,白酒,还是葡萄酒,其中都含有酒精,酒精在人体代谢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叫做单磷酸腺苷的物质,这种物质同样会促进尿酸生成,增加痛风风险。不仅仅是啤酒,任何酒都不要喝太多,理应克制。

习惯三: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

尿酸属于身体代谢物的一种,代谢系统效率越高,体内尿酸水平得到控制,痛风的风险也就会更低。

而睡眠,是人体自我调节和代谢的重要环节,如果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身体代谢系统处于紊乱状态,大量的尿酸就会在身体里聚集,增加痛风的概率。

由此可见,痛风从来都不是“突然来袭”的,高尿酸是诱发痛风的根本基础,规避掉尿酸升高的日常习惯,才能从根本上防治痛风。

不过话说回来,我国痛风人群位于世界前列,这是不争的事实,依旧有不少人像李先生一样,因为日常生活缺乏控制,遭遇了痛风。

因此,得了痛风以后,及时调养也很重要,为了尽快恢复,是安心静养好、还是积极运动好得快呢?

得了痛风,应该静养还是运动?不吃药能不能“降酸”?专家有话说 - 天天要闻

得了痛风后,静养好得快、还是积极运动好得快?

从理论上来看,痛风是多是因为血尿酸水平过高所致,积极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新陈代谢效率,尿酸排出效率加快,这对于痛风的恢复是有利的。

但是,痛风这一症状,却存在2个不同的病期,分别是急性期和间歇期。

所谓的急性期,其实就是痛风发作,患者依旧感觉到疼痛的时间段。这个时候,关节或肌肉间的痛风石正在刺激身体组织,如果贸然运动,可能会导致摩擦和刺激加剧,反而会加重痛风症状。

间歇期,就是痛风疼痛暂时结束,但身体仍然处于高尿酸状态的时期,类似于吃完药后,病情稳定的李先生。

对于此类人群来说,暂时不存在痛风石的刺激威胁,积极运动,加速尿酸排出是很有必要的。

根据鲁尼医科大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坚持运动可以有效辅助降低血尿酸,以慢跑为例,每多跑1km,血尿酸平均降低0.006到0.007mg,运动依旧是恢复健康的有效手段。

总而言之,对于痛风急性期的朋友来说,暂时静养比较好,而处于稳定期的朋友,可以适当尝试慢跑,游泳等轻中度运动,促进恢复。

另一方面,想要痛风恢复得更快,积极用药也是很有必要的,但很多人秉承“是药三分毒”的观念,觉得吃药对身体不好,转而寻求不吃药降尿酸的方法。

得了痛风,应该静养还是运动?不吃药能不能“降酸”?专家有话说 - 天天要闻

得了痛风,不吃药能不能“降尿酸”,听听专家怎么说

在全国颈肩腰腿痛研究会上,广州中科痛风医学研究院首席姚大璋教授表示:尿酸是人体代谢运转的一部分,自然降酸可行,但存在条件。

例如在日常饮食中减少嘌呤摄入,积极运动提高代谢能力等,都是不用吃药,就能有效降酸的手段,日常通过生活手段降酸是完全可以的。

而“条件”就是,自然降尿酸的方法,存在“时限”,如果在采用生活方式以后,尿酸依旧居高不下,为了避免长期尿酸过高导致出现肝肾疾病隐患,还是需要通过药物来辅助治疗的。

根据临床方面的数据,如果在观察1至3个月,尿酸情况依旧没有改善,可以借助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降酸药物治疗,尽早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痛风症状是“有迹可循”的,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调整,才能有效降低疾病风险。对于痛风患者来说,后续恢复同样需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切勿持续运动或静养,根据不同病期,合理安排时间,斟酌用药,才能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参考资料:

[1] 《【健康】医生自己患了痛风才悔悟,原来这些习惯这么要命!》.人民日报.2018-06-29

[2] 《简说内分泌 | 尿酸升高不重视,小心痛风并发症!》.广东省中医院.2020-07-15

[3]刘旭. 痛风患者运动有讲究[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0(4):1.

[4]卢纹凯. 降尿酸药物且用且谨慎[J]. 江苏卫生保健:今日保健, 2015(8):1.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内镜下开“隧道” 精准摘除消化道肿瘤 - 天天要闻

内镜下开“隧道” 精准摘除消化道肿瘤

【来源:红网】为患者实施手术。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鄢婷 肖会玲 娄底报道近日,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团队成功运用隧道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TD)为一名乙状结肠早癌患者实施微创治疗。此项技术的开展,填补了娄底市该领域的空白,为提升内镜微
血常规上的“箭头”代表什么?这4个指标很关键→ - 天天要闻

血常规上的“箭头”代表什么?这4个指标很关键→

拿到血常规报告单时许多人不知道该看哪个指标看到箭头多先别慌抓住这几个关键指标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就能快速抓住重点↓↓↓血常规优先关注这4个核心指标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
科学与健康丨第一时间掌握!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来了 - 天天要闻

科学与健康丨第一时间掌握!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来了

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 题:第一时间掌握!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来了新华社记者顾天成7月2日,国家疾控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为何发布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如何分级?与普通天气预报有哪些不同?怎样筑牢高温下的“健康防线”?——预警分5个等级,按照与高温相关疾病风险分...
一动就出汗的人,是身体虚?可能得排查一下这4种病! - 天天要闻

一动就出汗的人,是身体虚?可能得排查一下这4种病!

闷热的天气出汗多,这不难理解。但同样的环境下,有人轻汗微微,有人则汗流浃背,甚至吃个饭,稍微走一走,整个后背都湿了……爱出汗的人,是身体虚吗?需要警惕哪些疾病风险?01比别人出汗多,或是天生的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重要手段。
荣耀手表5 Ultra发布:首发防猝筛查研究与心脑血管风险评估 - 天天要闻

荣耀手表5 Ultra发布:首发防猝筛查研究与心脑血管风险评估

在 7 月 2 日的荣耀 Magic V5 暨 AI 终端生态发布会上,荣耀正式推出了全新的旗舰智能手表 —— 荣耀手表 5 Ultra,并行业首发“防猝筛查研究”与“China-PAR 国人专属心脑血管风险评估”两大创新健康能力,以“AI 健康专家”的身份,为用户带来全方位的心脏健康守护与个性化健康管理体验。据介绍,荣耀手表 5 Ultra 行业首...
张家港首家“小哥体检中心”启用 - 天天要闻

张家港首家“小哥体检中心”启用

昨天(7月1日)下午,张家港市健康护航·“新”有所医关爱新就业群体健康项目启动,张家港市首家“小哥体检中心”正式揭牌。外卖小哥在“小哥体检中心”体检。通讯员 袁艺/摄新就业群体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
脾虚湿重别只知道参苓白术丸!这味中成药才是“全能选手”! - 天天要闻

脾虚湿重别只知道参苓白术丸!这味中成药才是“全能选手”!

一说到脾虚湿重,十个人里八个都知道参苓白术丸。但你有没有发现:吃了一阵子,舌苔还是厚得像白漆,肚子依旧胀得像气球?其实啊,调理脾虚湿重就像修下水道——光往堵了的管道里倒“补药营养液”可不行,得一边排水、一边修管道,双管齐下才有效! 为什么参
脾虚调理误区:别瞎补!中医说关键要让脾胃“动起来” - 天天要闻

脾虚调理误区:别瞎补!中医说关键要让脾胃“动起来”

很多人一听说脾虚,第一反应就是买人参、山药、黄精猛补,结果越吃越胃胀、口干,甚至便秘——其实这是踩了调理的大雷!中医里“脾虚”的核心不是“缺营养”,而是脾胃的“运化功能”罢工了。就像厨房下水道堵了,你还拼命倒鸡汤,只会让管道更堵一样,补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