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瑭忱
编辑|瑭忱
引言:
白领犯罪是指那些由职业、技术或知识特长者在其职业活动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非法手段获得个人或集体的利益,并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损失的行为。
白领犯罪的危害性不亚于其他类型的犯罪,而且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华尔街之狼》是一部以白领犯罪为主题的电影,通过对华尔街股票经纪人乔丹·贝尔福特的生活和事业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贪婪、欲望和道德沦丧的世界。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贝尔福特的人格特质、心理机制和社会环境对其犯罪行为的影响,并探讨了如何通过心理学手段防止和治疗白领犯罪。
一、贝尔福特的人格特质
- 自恋型人格特质
自恋型人格特质是指个体高度自我中心、自我追求、自我放纵、自我夸大和自我中心化的人格特质。
贝尔福特在电影中表现出了极强的自恋型人格特质,他自视甚高,自认为是华尔街的“狼”,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可以征服一切。
他对自己的能力和成就非常自信,对别人的意见和看法漠不关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欲望。这种自恋型人格特质导致了贝尔福特的道德沦丧和犯罪行为。
- 内向型人格特质
内向型人格特质是指个体倾向于回避社交场合、不善于表达自己、缺乏自信和自尊心的人格特质。
然而,贝尔福特在电影中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内向型特质,相反,他非常善于言辞和表达,可以轻易地说服别人相信他的观点和想法。
这表明内向型人格特质不是白领犯罪的必要条件,而其他人格特质如自恋型、冒险型和利己型等更为重要。
- 冒险型人格特质
冒险型人格特质是指个体具有冒险、刺激和寻求刺激的倾向,喜欢挑战极限和尝试新事物的人格特质。
贝尔福特在电影中表现出了极强的冒险型人格特质,他不断地追求新的挑战和刺激,不断尝试新的投资方式和交易策略,甚至不惜冒险违法行为,以获取更大的利益。
这种冒险型人格特质是白领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
- 利己型人格特质
利己型人格特质是指个体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人利益和满足的人格特质。
贝尔福特在电影中表现出了极强的利己型人格特质,他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欲望,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权益。他不择手段地获取财富和权力,甚至不惜伤害他人的利益和生命。
这种利己型人格特质是白领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贝尔福特的心理机制
犯罪意识形态
犯罪意识形态是指个体对犯罪的态度、信念和价值观念。
贝尔福特在电影中表现出了一种特殊的犯罪意识形态,即“华尔街文化”。他认为在华尔街,只有强者才能生存,只有胆大心细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他把犯罪视为一种手段,一种合法的行为,可以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目标。这种犯罪意识形态是白领犯罪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三、贝尔福特的社会环境
- 职业文化
职业文化是指某一职业所具有的特殊文化和价值观念。
在华尔街,股票经纪人所处的职业文化是充满竞争、贪婪和道德沦丧的文化。
这种职业文化使得股票经纪人不断地追求利益和成功,不择手段地获取财富和权力,甚至不惜犯罪行为。
贝尔福特在这种职业文化的影响下,逐渐丧失了自己的良知和道德观念,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 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是指某一社会对于某种行为的普遍态度和价值观念。
在美国,社会风气是充满竞争和功利主义的,成功和财富被奉为最高价值。
这种社会风气使得人们不断地追求成功和财富,甚至不择手段地获取利益。
贝尔福特在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下,逐渐丧失了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良知,变得越来越贪婪和残忍。
- 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指某一组织所具有的特殊文化和价值观念。
在贝尔福特所在的券商公司,组织文化是充满竞争和利益驱动的文化。
公司鼓励员工不断地追求利益和成功,提供各种奖励和激励措施,甚至容忍和纵容员工的犯罪行为。
这种组织文化使得贝尔福特可以在公司内部得到支持和保护,更容易犯罪。
四、防治白领犯罪的心理学手段
- 人格特质评估
人格特质评估是指通过心理测量和评估,对个体的人格特质进行分析和评估。
这可以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预测个体的行为和适应能力,并为个体提供相关的心理辅导和治疗。
对于白领犯罪防治,人格特质评估可以帮助企业和政府对员工和公务员进行筛查和监管,防止潜在的犯罪行为。
- 道德教育和职业伦理培训
道德教育和职业伦理培训是指通过教育和培训,对个体的道德观念和职业伦理进行塑造和提升。
这可以帮助个体了解和认识自己的道德和职业责任,提高个体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从而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 心理治疗和心理辅导
心理治疗和心理辅导是指通过心理学的手段,对个体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进行治疗和辅导。
这可以帮助个体了解和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压力,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从而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结论:
白领犯罪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犯罪行为,需要通过多种手段进行防治。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可以对白领犯罪的人格特质、心理机制和社会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估,探讨如何通过心理学手段防止和治疗白领犯罪。
人格特质评估、道德教育和职业伦理培训、心理治疗和心理辅导等手段可以帮助个体了解和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压力,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从而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文献参考:
- [1] 犯罪心理学视角下的腐败行为根源探析[J]. 彭琨.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9)
- [2] 查封“华尔街”何其难[J]. 杨泳.时代消防,2001(08)
- [3] 犯罪心理学视角的周克华犯罪案例分析与探讨[J]. 高红光;朱荣艳.法制与社会,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