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焦虑情绪?

2022年11月27日23:22:05 心理 1743

提起焦虑情绪,相信人人都不会陌生。

人的一生中,会有或多或少的时光,会被焦虑伴随。

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出现,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消失。

它就像一场感冒,总在我们猝不及防时,进入我们的生命里。

面对焦虑,我们好像总显得无能无力,只能让它扰乱我们的心神,打破我们做事的节奏,降低我们生活的质量。

焦虑到底什么时候出现?又什么时候消失?我们该如何把控它,又该如何减少它对我们的影响?

首先,我们要明白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焦虑是我们的天性。

我们通常什么时候会焦虑?当我们欲望与能力不匹配的时候,我们就会焦虑,我们想要的无法通过我们的能力去获取,这时候我们就会焦虑。

想要太多,而且要立马得到,这是我们的天性使然。

我们是那么贪婪却又是那么没耐心。

既然焦虑是我们的天性,是我们骨子里默认的设置,那么对焦虑我们就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了。

我们不妨来直面焦虑。


如何化解焦虑情绪? - 天天要闻

先来看看焦虑分为哪几类?

01:定位焦虑

在一个领域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因为选择了错误的参照者而产生的焦虑。

比如说明明是初学者,却老想着跟那些熟练者,大咖相比。

看到别人在领域内做得很成功,再对比自己的平庸,就会感到很焦虑。

老拿自己的起点跟别人的终点比,自然会焦虑。

解决这一类焦虑的办法,就是承认自己的现实水平,接受自己的暂时平凡,只跟自己比,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优秀了,那就行了。

一切都不晚,努力总比不努力强。

02:能力焦虑

这类焦虑很常见:比如说给自己定的目标太多,给自己分配了太多的事情,导致自己完不成了。

再比如说事情对于自己目前的能力来说太难了,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因为能力达不到自己的期望而产生的焦虑情绪,我们称之为能力焦虑。

针对这类能力焦虑,我们也有解决方法,一是每天不要给自己安排那么多任务,适可而止,劳逸结合。

不要贪多,每天完成二,三件重要的任务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二是集中所有精力攻克难点。难点必须突破,不要为难,难点突破之后,事情才会圆满完成。

如何化解焦虑情绪? - 天天要闻

03:环境焦虑

环境焦虑,指的就是受环境所累,不得放弃一些自己想做的事,而去坚持自己不想做的事。

比如说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从事一些自己不喜欢干的工作,而放弃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妨放宽心,接受现实,从一些自己的业余时间突破 ,一点点完成自己的梦想。

04:选择焦虑

做选择也是一种损耗能量的行为,当我们这也想要,那也想要,这也想做,那也想做,选择太多时,我们就容易陷入焦虑。

我们天性喜欢唯一与确定,摇摆不定让我们焦虑。

我们只有一个表时,我们可以知道时间,我们有两个不一样的表时,我们反而不知道时间。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先想清楚,然后迅速确定当下唯一的选择。如果觉得两者比重差不多,那么随便挑一个立即开始,不能把时间浪费在犹豫不决上面。

如何化解焦虑情绪? - 天天要闻

以上就是最常见的四种焦虑,如果我们感到焦虑了,我们可以第一时间把自己的焦虑情绪写下来,写下来可以让我们情绪平静,帮我们理清思路,认清自己遇到了哪一种焦虑,然后对症下药,采取对应的措施去解决焦虑。

总之,焦虑情绪并不是什么疑难杂症,焦虑是我们的天性,只要我们保持耐心,认清焦虑的真相,主动用行动去化解焦虑,相信焦虑再也无法掌控我们,相反我们却能自如地掌控焦虑。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