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有5种异常“喜好”的,属于精神疾病,但不属于异类

2022年10月13日14:17:39 心理 1219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

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这些目标构成了心理学事业的基础。

心理学家认为矛盾、危机、紧张和创伤可能会导致精神疾病障碍,患者在认识方面,在情感意志方面,以及动作行为方面,都会出现了异乎寻常的表现,无法完成正常的工作学习。

心理学:有5种异常“喜好”的,属于精神疾病,但不属于异类 - 天天要闻

什么是精神病?

精神疾患是精神疾病的总称。精神错乱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神经活动障碍,表现为认知、情绪、行为等多方面的心理异常,影响其社会功能。

代表性的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也称心情障碍。心情障碍常见的就是包括抑郁症和双向情感障碍,这是第二类,还有智力发育次之,癫痫等严重的脑病,伴发的精神疾病,这些都是比较严重的精神疾病。

这些精神疾病共同的特点是精神症状更严重复杂,出现的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

心理学:有5种异常“喜好”的,属于精神疾病,但不属于异类 - 天天要闻

精神病人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1.注意力障碍

表现为过分注意某些事物、无法集中注意力、不断转移注意力,或当前只能注意一件小事等变化。

2.记忆障碍

比如突然记起已经遗忘的事情,或记忆力突然减退,甚至对以往的记忆出现异常,还表现为虚构和错误记忆。

心理学:有5种异常“喜好”的,属于精神疾病,但不属于异类 - 天天要闻

3.神经症症状

精神病患者经常出现一些神经症状,如头痛、失眠、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以及癔症样表现等。

用脑时精神容易兴奋,有时对声音和光很敏感,入睡困难,睡后梦多,且醒后感到不解乏,终至睡眠感丧失,睡眠觉醒节律紊乱,是精神病的症状之一。

心理学:有5种异常“喜好”的,属于精神疾病,但不属于异类 - 天天要闻

4.幻听

有些患者会出现幻听的问题,明明没有的声音却让患者认为有人在和她说话,或者是出现了幻觉而按照幻觉来进行服从,甚至是有自伤、自杀、离家出走等症状的表现。所以对于患者和家人来说,这种疾病带来的麻烦是非常大的。

心理学:有5种异常“喜好”的,属于精神疾病,但不属于异类 - 天天要闻

引发精神病的原因

1.生化因素

生化因素是患精神病的原因之一,患者在胎儿时期,曾受到病毒感染,在成年后换上精神病的概率也是远高于普通人群,在胎儿时期受到各种合并影响,也会使精神病的发病率增高。

2.器质性精神障碍

这类患者脑器质往往受到了损害,比如车祸所致的脑外伤脑出血脑梗塞脑萎缩等。这类疾病治疗起来比较困难,只有患者原发疾病好转后,精神症状才能得到一定的控制。

心理学:有5种异常“喜好”的,属于精神疾病,但不属于异类 - 天天要闻

3.环境因素

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外部影响,通常也属于导致精神障碍原因中较为重要的诱因或导火线。

比如父母长期打骂,威胁恐吓,老师批评、领导施压、同事嘲讽等突发性事件,可能成为导致抑郁症、焦虑症以及社交恐惧症等精神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

4.遗传因素

精神病也是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存在的,若是家庭中有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的情况,则家族中患有精神病的可能会大大的增加。

一般来说血缘关系越近,发生精神病几率也会加大。比如癫痫性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精神疾病都有很大的遗传性。

心理学:有5种异常“喜好”的,属于精神疾病,但不属于异类 - 天天要闻

5.心理因素

精神障碍较大程度上受患者自身心理因素影响,其中包括患者自身认知、情绪、性格、人格、情志等多个方面。若患者情绪异常或心理承受能力较低,在遇到突发事件后便会表现出与常人不同的心理反应,当反应过激时便会影响精神。

心理学:有5种异常“喜好”的,属于精神疾病,但不属于异类

1.斜视症

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精神疾病,他们通常偏爱斜视看人,一种非常极端的嗜好。对这类人而言,斜视能够给他们带来莫名的快感,会让他们内心产生欲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得心理问题逐渐加重,他们会慢慢对斜视群体产生依赖一般来说,这类人可能在小时候受到过比较严重的刺激,才会出现极端一样的兴趣爱好。

心理学:有5种异常“喜好”的,属于精神疾病,但不属于异类 - 天天要闻

2.恋足癖

在认知心理学的层面分析,人类的恋物的癖好与人类先天的基因有着密切联系。性学专家艾利斯认为,个体对足部的特殊喜爱一部分来自于先天,还有一部分与人类进化和遗传有着紧密的联系。

事实上个体对足部的特殊喜好可能源于个体在青春期时心理的不成熟,以及对性没有正确的认识。

心理学:有5种异常“喜好”的,属于精神疾病,但不属于异类 - 天天要闻

3.强迫症

很多人都有着一定的强迫行为或思想,比如,出门前总要回想家门到底关上没有,拥有洁癖的人在强迫这方面甚至可以做到极致。他们格外在意自己接触过的地方是否充满灰尘与污染,总是出现强迫性的洗手行为。

在精神疾病的领域,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日常生活中,说自己有强迫症的人,只是有一些强迫症状,并不能构成精神上的疾病,而那些精神上拥有强迫症的人,通常会在脑海中反复出现强迫性思维。

心理学:有5种异常“喜好”的,属于精神疾病,但不属于异类 - 天天要闻

4.成年幼稚

成年幼稚属于一种心理障碍,男女都有,并没有明显的区别。

一般有三种原因:一是父母采用保护型和溺爱型的不良教育方式,让孩子缺少责任感,一直都像未成年时期一样;二是因为封闭式的不良教育,父母害怕孩子和外界接触,生怕他们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很容易让孩子身心脱节;

最后是家长人为地让孩子一直生活在风平浪静的状态下,让他们只知道享乐,吃不了苦。这一类人喜欢把自己当成是婴儿,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2-30岁之间。

心理学:有5种异常“喜好”的,属于精神疾病,但不属于异类 - 天天要闻

5.烹食幻想

人吃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很难被理解的,但生活中就有那么一类人,他们经常会有烹食同类的幻想。

这些人通常还有这样一些特征:有施暴或受虐的倾向、有反社会人格妨碍,与常人的人格特征有很大偏离, 攻击性强,无同理心,杀害别人的行为也丝毫不罕见。心理学家认为这是恋物癖中较为罕见的一种,已经接近精神病的边缘。

心理学:有5种异常“喜好”的,属于精神疾病,但不属于异类 - 天天要闻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