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发现自己拥有了两幅面孔

2022年10月11日22:38:04 心理 1367

尽管内心深处感到极度的痛苦和压抑,却仍会每天微笑着面对工作、家人。你以为这是成长的代价,但其实,还有一种可能是,你患上了微笑型抑郁症。


如果你发现自己拥有了两幅面孔 - 天天要闻


10年前,有个叫走饭的网友发布了一条微博。她说:

“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

时至今日,依然每天有人在走饭的这一条微博下,留下自己无望无助的痛苦感受。


抑郁症已经成为21世纪的全球流行病

这并非危言耸听,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有超过3.5亿人罹患抑郁症,近十年来患者增速约为18%。而在今年3月发布的科学简报中明确提到,新冠疫情导致全球抑郁症发病率大幅上升了28%

我国抑郁症患者超过9500万,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调查研究显示,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28%,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接近于成人。


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漏诊率

自杀是一名抑郁症患者最严重的后果之一,近几年,时常会有名人因此而登上热搜榜首,引大众惊叹:这不是荧幕上那个乐观、开朗、阳光的人吗,怎么竟会受到抑郁症的折磨,且病得如此之重。

如果你发现自己拥有了两幅面孔 - 天天要闻


“当情绪长期低落时,47%的人选择独自一人默默忍受,将负面情绪压抑在内心。”

也许《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中的这段分析,可以令我们窥见一些抑郁症的诱因。

另外,大众对抑郁症缺乏科学认识,分不清抑郁症和普通情绪低落的区别,当前临床诊断上主要依靠现象学及量表式检查,也意味着抑郁症的低识别率和高漏诊率

根据《柳叶刀·精神病学》发布的调查显示,目前国内抑郁症患者就诊率仅9.5%,治疗率仅6.8%,这意味着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并没有得到有效治疗


早在千年前,中医就已经注意到了抑郁症状

虽然传统中医没有“抑郁症”这个概念,但中医古籍中可以查阅到非常多关于抑郁现象的研究,比如《黄帝内经》中大量记载了“悲”、“不乐”、“忧”等情绪词;汉代的《金匮要略》中提到了“喜悲伤欲哭”、“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等症状,都与如今的抑郁症有相似之处。


如果你发现自己拥有了两幅面孔 - 天天要闻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皆分阴阳,肾为先天之本,人体的阳气生发的根本——元阳,正是藏在肾。阳气主向外向上升发,如果肾阳亏虚,阳气不能温煦全身,就会很容易导致压抑或者是沉重的状态,进而影响整个人体的代谢减弱。

肾阳不足是人体所有阳虚的根本,由此引致的脏腑功能减退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疾病,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分泌不足,中医辨证多属肾阳虚,要通过补肾阳治疗。


中药治疗抑郁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面对抑郁症这个世界难题,同仁堂研究院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药物实验,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抗抑郁创新中药——巴戟天寡糖胶囊。

如果你发现自己拥有了两幅面孔 - 天天要闻

传统中药材巴戟天,味甘、辛,性微温,归肾、肝经,是既能够温补肾阳,又能够填补肾精的补肾良药。

而巴戟天中含有的非常特殊的成分——巴戟天寡糖,经现代药理研究,对五羟色胺、多巴胺神经功能具显著增强作用,针对抑郁症,能够提供稳定的治疗作用。

目前,巴戟天寡糖胶囊广泛应用于轻、中度抑郁症,在急性治疗期、巩固治疗期、维持治疗期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对肝肾无负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每个人都有可能患上抑郁症

卓别林到憨豆先生,从张国荣崔雪莉,抑郁症并不会因为你的能力高低、年龄大小、贫穷或是富贵,就对你区别对待。

多年来,一直有很多人对抑郁症存在偏见,“矫情、想太多”的声音比比皆是,这也导致很多人在得了抑郁症之后不敢寻求帮助。而早期的识别,恰恰是阻止抑郁症从轻度转向重度的最关键阶段。

不经他人苦,莫论他人非。很多时候,对于他人的痛苦,我们其实并没有办法真正地感同身受。


如果你发现自己拥有了两幅面孔 - 天天要闻


如果每一个人,无论是朋友、亲人、临床医生,甚至是陌生人,都能给予真心的关爱和呵护,尽己所能地提供陪伴和支持,才能更好帮助身边的潜在抑郁症患者早发现、早检查、早治疗,走出抑郁的困境。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