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又敏感,青春期孩子到底该怎么管?

2022年09月29日14:14:19 心理 1317

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容易自卑敏感?

家长、老师、同学无意中的一句话一个眼神,

孩子就会反复琢磨:他为什么这么说?是不是看不起我?……

自卑敏感的孩子,往近了说,在学校不愿意和老师同学交流,性格孤僻、成绩下降;

往远了说,他们容易自我怀疑、害怕社交、逃避问题,难有大成就。

如果你家也有这么一个敏感的娃,

熊猫君强烈建议,给孩子读一读混子哥新书《半小时漫画青春期:心理篇》

一本书搞懂父母说不清,学校不敢讲的青春期心理知识,笑着笑着解决孩子的青春期困扰

01

为什么会在意别人的评价?

首先,爸爸妈妈要认识到一点:在意别人的评价是人类的天性

为了生存,各个地方的生物都有合作求生的天性!连没啥生物的南极也不例外。

自卑又敏感,青春期孩子到底该怎么管? - 天天要闻

《半小时漫画青春期:心理篇》内文

为了不让生活“南”上加难,帝企鹅们靠抱团取暖来战胜寒冷,谋求生存。

动物如此,人类更是明白合作求生的好处,但人类要想合作,还有个前提条件——

获得团队的认可!

比如,在危机四伏的远古时期……

自卑又敏感,青春期孩子到底该怎么管? - 天天要闻

《半小时漫画青春期:心理篇》内文

小命保不保,常常取决于是否被团队认可:




《半小时漫画青春期:心理篇》内文

寻求认可的天性,随着人的繁衍也就一代代传了下来,

以至于到现在,很多人都会本能地在意他人的评价。

02

为啥青春期会更在意评价?

这个问题也得从头说起……

话说,孩子的脑袋里都有一只“鹅”,它的名字就叫前额叶。

自卑又敏感,青春期孩子到底该怎么管? - 天天要闻

《半小时漫画青春期:心理篇》内文

随着它的成长,孩子的理解能力也在发展。

理解能力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啥也不想

在孩子2岁以前,前额叶也是个宝宝,啥都不会,所以,孩子几乎没有任何的理解力。

自卑又敏感,青春期孩子到底该怎么管? - 天天要闻


《半小时漫画青春期:心理篇》内文

第二阶段:简单想想

到了2~8岁,前额叶开始慢慢发育,孩子大概能理解别人说啥,但还不大能理解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自卑又敏感,青春期孩子到底该怎么管? - 天天要闻

《半小时漫画青春期:心理篇》内文

这时的孩子经常会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的评价不太上心。

第三阶段:想得太多

到了青春期,前额叶开始快速成长,孩子越来越能理解别人的情绪,但阅读理解做多了,一不留神也会过度解读

自卑又敏感,青春期孩子到底该怎么管? - 天天要闻

《半小时漫画青春期:心理篇》内文

举个例子,随着前额叶的发育,孩子就慢慢开始想多了,对同一句话,都有着天差地别的解读。


自卑又敏感,青春期孩子到底该怎么管? - 天天要闻

《半小时漫画青春期:心理篇》内文

总而言之,这说明孩子:

脑子长开了,脑洞也开了!

03

为什么孩子更在意异性的评价?

话又要说回远古时期,那时人类有两大终极目标——除了生存,就是繁衍。

因此,存在着这么一种假说:当时男性为了吸引女性,会不断展示自己的优点。

女性为了能生育更优质的后代,会倾向于挑选更优秀的配偶,而挑选的过程,其实就是给予对方不同的评价。

于是,这种渴望异性关注、得到好评的本能也一代代地流传了下来。

而在青春期,孩子的身心都开始发育。

有时会对异性产生懵懵懂懂的感觉,变得更加在意异性的评价。


《半小时漫画青春期:心理篇》内文

04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别人评价?

现在各位爸妈明白了吧,在意别人的评价是人类的天性,

而孩子在青春期容易变得自卑敏感是由于大脑中前额叶的快速发育,一不小心就会理解过度。

要想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别人评价,远离自卑敏感,

可以把这本《半小时漫画青春期:心理篇》送给孩子,让他试试混子哥的三部曲。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黄金时期,

聪明的家长不会跟孩子硬碰硬,而是能正确引导,帮助孩子成长为出色的大人。

如果有些话你不好意思说出口,但孩子又应该知道,

不妨让这本《半小时漫画青春期:心理篇》帮孩子笑着笑着解决青春期困扰!

阅小淘推荐 >>>>

自卑又敏感,青春期孩子到底该怎么管? - 天天要闻

《半小时漫画青春期:心理篇》

陈磊·半小时漫画团队

读客/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文中所有图片均由读客提供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