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个心理学小知识之色彩心理学

2022年07月01日16:05:08 心理 1963

以下文章来源于杭商院心协

每天一个心理学小知识之色彩心理学 - 天天要闻

色彩心理学

每天一个心理学小知识之色彩心理学 - 天天要闻

Color psychology

色彩心理学是十分重要的学科,在自然欣赏、社会活动方面,色彩在客观上是对人们的一种刺激和象征;在主观上又是一种反应与行为。色彩心理透过视觉开始,从知觉、感情到记忆、思想、意志、象征等,其反应与变化是极为复杂的。色彩的应用,很重视这种因果关系,即由对色彩的经验积累而变成对色彩的心理规范,当受到什么刺激后能产生什么反应,都是色彩心理所要探讨的内容。


每天一个心理学小知识之色彩心理学 - 天天要闻

生活中的体验


1.运动潜水

在时下非常流行的休闲运动潜水中,人需要携带氧气瓶。一个氧气瓶大约可以持续40~50分钟供氧,但是大多数潜水者将一个氧气瓶的氧气用光后,却感觉在水中只下潜了20分钟左右。海洋里的各色鱼类和漂亮珊瑚可以吸引潜水者的注意力,因此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这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海底是被海水包围的一个蓝色世界。正是蓝色麻痹了潜水者对时间的感觉,使他感觉到的时间比实际的时间短。


2.灯光照明

这个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常见,灯光照明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在青白色的荧光灯下,人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而在温暖的白炽灯下,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因此,如果单纯出于工作的需要,最好在荧光灯下进行。白炽灯会使人感觉时间漫长,容易产生烦躁情绪。反之,卧室中就比较适合使用白炽灯等令人感觉温暖的照明设备,这样会营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悠闲空间。


3.快餐店不适合等人

快餐店给我们的印象一般是座位很多,效率很高,顾客吃完就走,不会停留很长时间。有人喜欢和朋友约在快餐店碰面,但其实快餐店并不适合等人。这是因为很多快餐店的装潢以桔黄色或红色为主,这两种颜色虽然有使人心情愉悦、兴奋以及增进食欲的作用,但也会使人感觉时间漫长。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中等人,会越来越烦躁。

比较适合约会、等人的场所应该是那些色调偏冷的咖啡馆。说句与颜色无关的话,咖啡的香味也有使人放松的效果,在这样的环境中等待自己的梦中情人,相信等再久也不会烦躁吧。

每天一个心理学小知识之色彩心理学 - 天天要闻


色彩与情绪

蓝色

冷静、平和、高远,能安抚焦虑的情绪。孩子考试前太紧张,可以考虑换蓝色的床单和被罩。

蓝色还代表忠诚,面试时候适合穿蓝色的西装、衬衫。蓝色是诚实和稳重的象征,同时在新时期也能代表科技感,企业可以利用蓝色为自己创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红色

热烈、兴奋、欲望,能调动情绪,但浓重的红色会让人精神一直处于亢奋状态,容易引发烦躁情绪。久居在红色的房间内的夫妻更容易吵架。


粉色

减少肾上腺激素的分泌,让发怒的人很快冷静下来。产科和儿科护士一般穿粉色制服,给新生儿带来柔和、温暖的感觉;把监狱墙壁刷成粉红色,狱犯人的暴力行为就会减少;据说喜欢穿粉衬衫的男员工人际交往更活跃,善于调节办公室气氛,薪水也更多。


绿色

是生命的色彩,生机勃勃。绿色环境能使皮肤温度下降1-2摄氏度,心跳减少4-8次/分钟,呼吸均匀,益于休养康复。手术室的墙壁和医护人员的制服多为浅绿色。


灰色

灰色作为单色一般不太招人喜欢,但它具有突出其他颜色的特性。所以喜欢灰色的人,总是为别人着想,与人方便。与抛头露面相比,他们宁愿支持和突出他人。


白色

纯粹、干净、真实、冰冷、孤独、完美……

成年人中,纯粹喜欢白色的人很少,但是向往白色的人却很多。喜欢白色,说明你是个理想主义者,而且多半是个完美主义者。

每天一个心理学小知识之色彩心理学 - 天天要闻

每天一个心理学小知识之色彩心理学 - 天天要闻


-End-


“有用就扩散”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