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缓解压力?

2022年06月16日10:47:16 心理 1644

如何有效缓解压力? - 天天要闻

但也会有一些对普通人都能用的基础套餐。如何疏导情绪,疗愈创伤,滋养内在,启动智慧,这是一套系统的学问。

首先需要照顾自己的情绪。学习放松,关照自己的感受。有时也可以调整一下思维,那些不理性的信念:不用一下做到完美,不必一直保持完美的状态。

从情绪开始,看紧张到哪个程度?如果紧张到脸红、心跳加速,喉咙里卡着,说不出来的程度。

那这个最合适的方法,应该就是去见一下精神科医生。听一下医生的意见。因为心理学认为,出现一种情景,这种情景引发了生理指标的变化,出现器质性病变。

去见一下精神科医生,吃一点药就会缓解状态。这是非常合适的。因为如果见心理咨询师的话,成本很高,但有可能彻底告别这种状态,会治愈。

紧张,其实是正常情况,谁都会紧张,第一次演讲,第一次见女友,第一次面试。但有的紧张会随着一些场景的变化,事情的消失而消失。

如何有效缓解压力? - 天天要闻

这一部分针对不会消失的紧张,是莫名的慌。坐不住到影响日常的生活、工作的情况下。还可能是他对某一场景,有过一些不愉快的经历,于是形成了遇到这场景就紧张。

要做的是,了解成因,评估目前的情况,再针对性的设定改善方案。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理解与接纳

如果是一般,轻微的紧张,那可以首先了解自己紧张的原因。理解和接纳的态度,更有助于一个人状态的改善。

父母可能因为有不同的孩子儿,爱的有差异。我认为,在世界上,身体是最爱自己的,没有之一。

比如心情不好就会难受,会觉得世界是灰色的,心觉得心在一抽一抽的疼,会觉得胳膊酸腿疼。身体和心灵是在一起的。

身体出现紧张,大概率是心里不舒服。实际上,紧张对本人是有好处的。虽然紧张影响了交友,却可能让一个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圆满,也可能回避了某些不想出现的状态……

如何有效缓解压力? - 天天要闻

在我看来,紧张是一种选择,甚至生病也是。本质上人是因病获益的。身体和潜意识做出了一种选择,当我们看不到选择带来的好处时,就觉得他生病了,很痛苦。

那如果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潜意识做出的这个选择带来的好处。认真的衡量评估,决定自己是否紧张。那这个人就拥有了更大的自由。

有时人痛苦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愿意接受。比如一个母亲痛苦于儿子不上学和女儿哭闹。她觉得自己想法是对的,为什么孩子就是不听呢?她把自己的想法当做真理一样。

我当时在想是,女儿不上学这件事的痛苦级别高呢?还是她试图改变女儿的努力,痛苦级别高呢?

更本质上,这是一种权力斗争。妈妈试图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女儿身上,这导致了女儿的身体痛苦,情绪痛苦,于是和她对着干。

女儿的对着干,让妈妈受不了,于是发动全家人去压制女儿……如果持续下去,女儿可能会用更严重的手段来对抗,比如虐待自己的身体,离家出走。

如何有效缓解压力? - 天天要闻

潜台词是:我对抗不了你的意志,我可以离开你。其实更好的方法是,接受身体痛苦和情绪痛苦的存在,深入其中,好好感受这些痛苦,让它们自由流动。

缓解压力自助餐

中国人说话很有智慧,我们说通情达理,是一定要先把感情理顺,再讲道理。这样才能有用,当感情不通时,任何的话都是白费,无法走进对方的心里。

感情理顺之后,再聊心理疏导这部分。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有个标准,他认为心理健康是自信加热情。意思是:

当活力能滋养自体时,就是自信,当活力能滋养客体时,就是热情。坦白说,按这个标准,我认识的心理健康人士真的太少了。

这是理想状态,是我们可以始终努力的方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一个人能追求的最高理想就是自我的完善。

面对日常的压力和情绪处理,其实是这条路上的一部分。关于压力,我印象最深刻的处理方式是岳老师教的,情绪自助餐。

如何有效缓解压力? - 天天要闻

简单来说,就像唱戏的10个字,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武。手就是做手工,写文章,做点手部运动,对于有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排解压力的好方式。

眼可以去看风景,看电视,看综艺,对于某些人来说,这也是一种缓解压力的方式。身体就是那可太多了,瑜伽运动,锻炼健身,跑步等,都是非常好的缓解压力的方式。

当一个人应对压力,策略越多,效果就越好。因为他面对压力,面对挫折,有更多的时间感和空间感,就更可能从逆境中走出来,相比一般人这种类型的挫折商更高。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缓解压力的方式,越独特的越有价值。策略是术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学习一套心法,让自己身处洪流之中,身处惊涛骇浪之中,依然可以稳定自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你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与诸君共勉。

部分观点来自武志红,岳晓东和科胡特。谢谢你的欣赏,欢迎留言咨询。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