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温铁军教授是经济学家,但是他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三农问题专家,而三农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因此他提出的一套理论自然也对各方面都有涉及。
最近网上很多人喷温铁军教授,既不是探讨理论,也不是研究事实,就是直接扣帽子,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说温教授不学无术,有人说他挑唆工农矛盾,有人说他信口开河,更有甚者,直接喊温铁军做个人吧。
温铁军教授的观点有可能是对的,也有可能是错的,但是至少他一直在践行,没有循规蹈矩,而是利用自己的调查研究,归纳总结出自己的一套观点。
温铁军并没有按照西方经济学那一套来研究,而是独辟蹊径,利用扎实的调查研究提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也写下了像《八次危机》《去依附》《全球化与国家竞争》等有代表性的著作。
我觉得温铁军教授代表了一种底线思维,只要未来还有战争的可能,还有大规模疫情的可能,那么我们就应该早做准备。
照搬西方教科书那一套并不是没用,而是要去伪存精,结合我们的国情,否则就是邯郸学步。
温铁军也知道自己虽然投入了几十年研究,但是理论并不是很完善,所以一直抱着敞开的态度,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甚至笑称被喷惯了,但是他会笑眯眯的接受一切批评。
推荐大家可以看看温铁军的《八次危机》《去依附》《全球化与国家竞争》《农村农业三部曲》等书,有点像中国经济发展史,至少能引导你学会独立思考。
温铁军教授比较反感现在的很多专家,都是坐在办公室里研究,根本不进行实际的调查研究,不过他也没时间回应很多批评,70多岁的他说得最多的就是时不我待,在这百年大变局中,能多做点就多做点。
温铁军已经70多岁了,本来想60岁退休的,但是确实事情太多,他说自己停不下来,未来的规划是到80岁就不写了,到90岁就不说了。
我觉得温铁军教授通过实际的调查研究还是给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并不是为了摆明自己的观点,而是通过调查研究得出来很多听起来不可思议的观点。
也许温教授的很多理论有局限性,但是眼光还是很长远的,把农村农业的很多问题都分析透了。
像《八次危机》就是把从1949-2009我们遭遇到的八次大的经济危机做了一些总结,看起来触目惊心,也正是因为我们城乡二元化的结构,才让我们抵御过了这八次危机。
对于过度的城市化,温铁军教授并不是太感冒,从西方来说是如此的,但是我们跟西方的底蕴不一样,完全照搬很可能造成更大的麻烦。
城市化的结果是更加高效,而且能把蛋糕做大,但是分蛋糕不一定公平,而且越来越大的城市,面对战争、瘟疫等问题的时候,确实抵抗危机能力很弱。
温教授所说的乡村振兴,不是单独去发展农村,而是发展乡镇化,百业百兴,正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思路。
三农是个很大的课题,不管是乡村振兴还是未来的生态文明,都不可能只靠温教授一个人,而是需要更多人去思考,去一起努力,这也是温铁军教授不断讲课、写书的原因。
喜欢温铁军教授的可以跟着他的思路,去系统地思考,去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建议好好看看温铁军教授这套作品集,包括《八次危机》《去依附》《全球化与国家竞争》《农村农业三部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