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81式大五叶迷彩服的侦察大队侦察兵。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为卡尔加里小虎原创作品,仅在头条号发表,现已开通全网自动维权,谢绝任何形式的搬运抄袭,转发请注明出处!
1984年7月,武汉军区第43军所属侦察分队,统一组成第二侦察大队。
于1984年7月至1985年5月,赴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者阴山战区遂行对越侦察作战任务。
第二侦察大队共计767人,共编成5个侦察连:军属侦察连为一连(115人),第127师师属侦察连为二连(145人),第128师师属侦察连为三连(125人),第129师侦察连为四连(129人),第127师所属各团侦察排组成五连(140人)。
轮战期间,第二侦察大队共俘虏越军16名(押送中亡8名),15个侦察大队中俘敌人数第一。
另击毙越军143名,击伤23名。而第二侦察大队自身牺牲2人,伤20人。
那么第二侦察大队,怎么创下如此战绩的?
第二侦察大队战后总结中,有这样一句话:
实战证明,仗打得越多,部队战斗力就越强;战斗条件越困难,部队战斗力提高得就越快。
第二侦察大队真实战斗照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1.战前针对战区地形特点,狠抓耐力和适应性训练。把野战生存、爬山、穿林等训练作为提高山岳丛林地作战能力的突破口。
2.循序渐进,进入战区后,先分批组织干部战士到国境线上勘察地形,观察敌情,使大家消除紧张心理。
(老卡:哪怕训练中成绩再好,没有实战经验,侦察兵上战场心里也紧张。但第二侦察大队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先不出境捕俘,在国境线上勘察地形,观察敌情,多进行几次后,就不那么紧张了。)
侦察匕首。图片来源于网络。
3.最初的几次作战行动,为了让更多的指战员得到锻炼,组织的规模都比较大,一般是一至两个连集体行动,主要遂行渗透侦察和破袭作战。
(老卡:侦察兵不是普通步兵,出境侦察的时候人数要精干。但刚上战场的侦察兵,实战经验不足,所以多派人行动,一则更安全,二则让更多侦察兵得到锻炼,逐渐有了实战经验。)
就这样,第二侦察大队不断加码,侦察兵们在实战中不断得到提高,战斗力也就越来越强。
第二侦察大队在轮战期间共作战34次,但执行作战任务最多的连,就遂行战斗11次,占全大队的三分之一。如不出意外,这个连的战斗力很可能就是第二侦察大队中最强的。
毕竟,实战经验最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