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万公里巡线里程、50余项工具革新、48项实用新型专利——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国网阜新供电公司技术员卜洪亮23年如一日的坚守。脱下军装换工装,他将军人的铁血融入电力事业,在铁塔与线缆间书写新时代的奋斗篇章。
走进卜洪亮的退役军人创新工作室,他正展示着最新发明——自收紧式下线扁带爬梯。这套装置不仅能帮助高空作业人员保持平衡,还能降低输电线路受损风险。从业至今,他已完成50多项工具革新,每一项都凝聚着对电力安全的执着追求。“好用,安全!”工友们的夸赞,是对他最好的褒奖。
这份执着,源于卜洪亮的军旅生涯。1997年12月,他成为一名侦察兵,凭借扎实作风两次荣获优秀士兵。2001年退伍后,他将军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带到电力岗位。作为输电工区带电作业班技术员,他深知保障输电线路畅通责任重大。23年来,他累计巡逻线路长达25万公里,带电作业保持“零差错、零失误”,每次作业总是第一个爬上数十米高的铁塔。
面对电网数字化转型,卜洪亮带领团队迎难而上。他们研发的输电带电作业便携式升降装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将无人机自主巡检与数字化管理技术结合,推动输电线路巡线从人工作业向智能化转变。“技术在进步,我们也要不断提升。”卜洪亮始终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和团队。
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卜洪亮更是冲锋在前。“7.13”风灾、“11.18”冰灾抢修现场,他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十九大、国庆70周年等重大保电任务中,他带领团队圆满完成使命。多年来,他和团队累计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48项实用新型专利,创造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从军营到电网,从保家卫国到守护万家灯火,卜洪亮始终以军人的担当与工匠的执着坚守在一线。为此,他先后荣获“阜新市最美退役军人”“阜新工匠”等多项荣誉,成为辽宁省退役军人创新工作室带头人。
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