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飞的歼-36,是三发第六代战斗机。沈飞的歼-50,是双发第六代战斗机这“哥俩”几乎都在2024年12月26日成功实现了首飞,均在国内外引发了轰动效应。
毫无疑问,“成六代”——歼-36,却明显要比“沈六代”——歼-50,在国外军界和媒体的风头旺。看看战区、防务新闻、航空爱好者等军事网站的持续报道,它们重点关注的就是歼-36。
五角大楼在回应媒体记者提问中国第六代战斗机实现首飞时,新闻发言人帕特·莱德空军少将说到的也是歼-36,可见外界重点关注的仍然是“成六代”。
关注中国空军动态的网友,也注意到了国外的这种迹象,这可能与歼-36在全球战斗机研发史上首次搭载了三台航空发动机,且进气道罕见地设置在了机体背部等因素有关。
一言以蔽之,歼-36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确实要远高于歼-50。与歼-36比歼-50多一台发动机大概率有关,毕竟外界普遍揣测歼-36的三台发动机中,其中一台极有可能就是带有试验性质的变循环发动机。
其实,歼-50美誉度不如歼-36,绝非六代机技术水平的高下,而是沈飞这次落后的原因,可能是在宣传推广方面,没有成飞公司做得好。换言之,就是沈飞公司的宣传不如成飞公司到位。
沈飞和成飞,是中航集团最为著名的两家战斗机研制大厂。2024年12月26日,在同一天发布各自研制的第六代战斗机,可见是极其不寻常的态势。
成飞的歼-36,就整了个低空通场,特意选择在白天,成都的闹市区上空飞。有意让外界眼中的“第五代半隐形战斗机”,即双发双座“黄皮版”——歼-20S进行伴飞。
生怕网民特别是其中的军迷看不清楚已经刷上空军蓝灰色涂装的歼-36这只空中“大鸟”。由于飞行高度的原因,机上的编号“36011”都若隐若现。
瞧见没有,歼-20S刚在第十五届珠海航展上露脸,还未正式装备中国空军,这款五代半战斗机就已沦为配角,执行伴飞第六代战斗机的任务,让成飞的歼-36这只空中“大鸟”顿时高大起来!
一时间,全网都是成飞的这只蓝灰色的空中“大鸟”——拥有巨大的三角翼气动布局的战斗机。随即,互联网上各种短句、长文和视频,似井喷一般冒出来,不是对三引擎的分析,就是对气动布局的描述。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众多网友其实算是明白了,成飞的潜台词就是:“我只负责飞,你们给我吹!”不得不说成飞的对歼-36这只空中“大鸟”的宣传推广,真的非常麻利!
沈飞的歼-50,极有可能出于保密等原因考虑,就未选择在闹市区上空飞行。而且被网友拍摄到的视频和照片,都只有一抹模糊的剪影,除了有点“褐海燕”模样外,其他,还真没有看出什么名堂来。
表明歼-50在进行首次飞行测试时,他的飞行高度明显偏高,至少要高于首飞的歼-36。这从网络上披露的被拍摄到歼-36和歼-50首飞时的相关影像资料,网友即可窥探。
关键是歼-50两台发动机的常规布局,比成飞歼-36少了一台发动机,反倒加深了对成飞那只空中“大鸟”的印象,“褐海燕”网友的脑海中就又越来越模糊了。
此后,沈飞或许才认识到在舆情上,已经被成飞盖住了,就开始有意恶补,释放出了某些关键的信息。于是,网络上陆续就有了相关的涉及到歼-50气动布局的论文,各种CG渲染图也都出来了。
尤其是歼-36CG动态渲染图,让许多网友眼前一亮,原来“沈六代”技术更为狂野啊!设计师竟然搞出了带全动翼尖飞翼布局的战斗机。将飞翼搞成了隐藏式,翼尖拥有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的功能。
歼-50,当翼尖上下偏转时,可充当垂直尾翼,提供偏航控制力矩,帮助飞机调整方向;两侧翼尖同时偏转时,能产生滚转力矩,实现飞机的滚转操纵。
飞翼布局的歼-50,将机翼与机身合二为一,使飞机结构更加紧凑,同时全动翼尖的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机翼的结构重量,提高结构效率。
原来在战斗机上,全动翼尖与全动尾翼,两个只需要选择一个即可。提高了战斗机的隐形性能、机动性能沈飞对战斗机飞翼的控制,已经到了随心所欲的态势,沈飞歼-50战斗机的这个设计堪称天才!
现有各种迹象都指向,沈飞公司继为中国海军航空兵打造第一款双发隐形舰载战斗机歼-35以后,歼-50极有可能将成为中国海军第二款双发隐形舰载战斗机,而且是技术碾压第五代隐形战斗机的第六代战斗机。
这让沈飞这个中航集团的大厂,在隐形舰载战斗机的研制领域,可谓后来居上,这个就真的非常牛逼了!他国装备的是单发的第五代隐形舰载战斗机,第六代隐形舰载战斗机,还停留在PPT和CG渲染图阶段,距离实体机参与飞行测试,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