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场,美军的罐头中为何装的全是粪便?“都怪”狙神张桃芳

2025年04月02日23:23:07 军事 1281

1952年的年末,在上甘岭战役结束之后,我军陆续俘虏了美军的一些残敌,而这些美军俘虏身上有着大量的罐头,我军士兵第一时间就把美军身上的罐头给拿了过来,但是在上甘岭战场上的这些美军士兵,他们的罐头却跟平时的罐头不一样。

因为这些美军士兵的罐头里面,没有什么水果或者牛肉,竟然都是粪便。

我军战士以为美军士兵故意用这种行为来干扰我军,于是对他们进行问话,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

但美军士兵反而还委屈起来,他们用磕巴的中文说道:

“都怪你们的狙击手,那个叫张的人”。

士兵们反应过来,美军所说的,就是张桃芳

上甘岭战场,美军的罐头中为何装的全是粪便?“都怪”狙神张桃芳 - 天天要闻

经过问话,我军士兵才得知,原来他们会在罐头里面装满了这些排泄物,是因为张桃芳无时无刻都在瞄准着他们的阵地,他们的补给不敢送进来,不仅如此,他们连正常的排泄都不敢随便出去,这就导致了他们只能躲在阵地上解决这些问题,那么这些东西无处排泄,就只能装进罐头里面。

我军士兵们听到这些解释之后,也是无奈一笑。

确实,都“怪”张桃芳。

北京的中国军事博物馆内,一把步枪静静地安放在抗美援朝战争馆的展柜中。

它的枪身带着岁月的痕迹,木托上刻满细密的划痕,枪管在柔和的灯光下泛着冷光,这是一把叫做“M1944式莫辛-纳甘‬”的步枪,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志愿军战士曾经大规模的装备了这种步枪。

而志愿军战士们昵称它为‬“水连珠”。

在中国军事博物馆中的这把水连‬珠,它外表平凡,枪栓上还残留着些许锈迹,却有一块铭牌述说着不凡的过往:

32天内,它的主人用436发子弹击毙214名敌人,创造了朝鲜战场冷枪杀敌的最高纪录,而‬它的主人名叫张桃芳,被战友们尊称为“狙神”。

如今,枪声早已消散,张桃芳也已离去,这把老枪静静地躺在那里,但在一些参加过朝鲜战争的老兵眼中,这把枪,就宛如当年在战场上活跃的张桃芳,张桃芳前辈在2007年离去,可是他的身影,却一直站在朝鲜战场的每一个隐蔽山头,他带来的压力,也始终笼罩着每一个美军士兵。

上甘岭战场,美军的罐头中为何装的全是粪便?“都怪”狙神张桃芳 - 天天要闻

不过,狙击之神张桃芳,不是一下子练成的。

而其实‬,水连珠‬这把步枪也‬并非为狙击而生。

水连珠‬起源于苏联,二战末期由设计师莫辛与纳甘联手打造,它是一款非自动骑步枪,射手每次开枪后需手动拉动枪栓,退出弹壳,再推弹上膛。

因为‬它结构简单,枪身轻便,所以‬产量惊人,苏联生产‬超过1700万支。

战争接近尾声时,苏联未将它广泛装备本国部队,而是将其运往朝鲜战场,支援志愿军作战,志愿军战士接过它,试射几次后,给它取了个亲切的名字,那就是‬“水连珠”。

他们发现,它在朝鲜的严寒中依然运转自如,射击时枪声清脆,似水珠落地。

1952年1月29日,志愿军总部发出指示,要求战士们用步枪狙杀敌方单个目标和小群目标。

这就是冷枪运动。

冷枪运动在一个非常特殊的节点之上。

当时的韩国百般阻止停战,而美国也想要在谈判中获得更多的主动权,所以他们故意拖延,但在拖延的同时,又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热战争,所以这种局面就僵持下去,因为美军拥有大量的空军优势,所以在这种僵持的局面之中,我军在地面作战的优势就被瓦解。

上甘岭战场,美军的罐头中为何装的全是粪便?“都怪”狙神张桃芳 - 天天要闻

于是乎,在跟美军作战的这一年多时间里面,中央军委也体悟到了一种新的战术,那就是狙击战。

既然如此,我军就发挥单兵作战的优势,发动了冷枪运动。

而‬在‬派遣狙击手进入朝鲜之前,志司‬总部特别强调:

“我们反对认为步枪在现代战争中落伍的看法。”

所以‬水连‬珠‬这把枪虽然射速缓慢,远不及自动步枪,且枪管较短,子弹散布面较大,但它射击稳定,耐寒耐用,成为狙击手的标配武器,于是乎‬它被分发到前线,张桃芳所在的24军72师214团3营8连也收到一批。

当‬他拿起这把枪,擦拭枪身,检查枪栓时‬,他‬满意‬对身边‬的‬战友说:

“这枪看着不起眼,得试试才知道。”

正是这把平凡的水连珠,在他手中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张桃芳在之后的作战中,也成为了这把水连珠的代言人。

1952年9月2日,他随第24军72师214团3营8连奉命入朝作战,他跨过鸭绿江,背着新发的“水连珠”,跟随部队急行军。

而‬他入伍时只‬接受过两个月狙击训练,但‬练习射击时常名列前茅。

他自信地说:“打枪我有底。”

上甘岭战场,美军的罐头中为何装的全是粪便?“都怪”狙神张桃芳 - 天天要闻

但‬张桃芳‬入朝之后忙于行军,部队‬安排‬他担任连部通讯员,每天送信送信,几乎没时间摸枪,9月中旬,部队在元山附近的小村庄驻防,组织入朝后的第一次打靶训练。

连长站在队列前,喊道:

“张桃芳,上前打靶。”

他端起枪,瞄准50米外的靶子,他扣动扳机,三发子弹射出,结果却是三个零环。

连长皱眉说:

“吃了三个大烧饼。”

听到连长的这句话,战士们立即‬哄笑,张桃芳‬低头走回队列,脸上发烫,因为‬成绩‬太差‬,他被罚下厨帮炊,端着锅铲翻炒菜蔬,心中不甘。

他找到军械员,递上枪说:

“这枪有问题吗?”

军械员拆开检查,擦拭零件后说:

“新枪,没毛病。”

听到这句话之后,他回到军营,然后‬坐在床边,反思说:

“不是枪的问题,是我没练好。”

知道自己的技术不精‬,他也没有逃避事实,他随后拿定主意,回到9班,决心扭转局面,自此之后‬,他每天清晨起床,端着枪练习站姿。

他站在院子里,盯着准星,一站就是一个小时。

他要求自己保持枪口纹丝不动,即使手臂发酸也不放下,他自制沙袋,用破床单撕成布条,装满沙土,绑在双臂,他举起枪,感受十几公斤的重量,直到汗水浸湿军装。

上甘岭战场,美军的罐头中为何装的全是粪便?“都怪”狙神张桃芳 - 天天要闻

他对班长说:

“我要让枪听我的。”

他反复练习扣扳机,确保动作流畅。他在负重时开枪,子弹逐渐命中靶心。

他的努力为后来的传奇奠定了根基。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

张桃芳随部队奔赴597.9高地,这里因争夺惨烈被称为“伤心岭”。

张桃芳是知道伤心岭上的故事的,他‬带着沉重的心情,扛着枪爬上陡坡,驻守阵地。

这场‬战役持续43天,双方发射炮弹超过230万发,伤亡约3万人,11月25日,大战结束,双方换防,进入相持阶段。

与此同时,24军军长皮定钧来到前线,站在观察所拿起望远镜,他看到美军新兵大摇大摆修工事,有的送饭,有的晒太阳,他放下望远镜,皱眉说:

“他们轻视我们,我要教训他们。”

他召集军官,下令各阵地选出4名狙击手,展开冷枪作战。

张桃芳被选入9班射击组,他与谢维君、李家全、顾世令组成小组,守卫7号阵地,他趴在射击台上,用布擦拭“水连珠”,观察敌方动静。

他第一次开枪,瞄准地堡前的两名敌人,他扣动扳机,子弹射出,却因忘了计算提前量,未中目标。

他浪费22发子弹,蹲下躲避敌方炮火。

上甘岭战场,美军的罐头中为何装的全是粪便?“都怪”狙神张桃芳 - 天天要闻

他对观察员说:

“我得再试。”

第二天,他发现三个落单敌人,他端起枪,瞄准第一个敌人,他开枪击中,却打中第二个。

他又‬反思道‬:“我得算好提前量。”

他观察山坡角度,计算敌人移动速度,调整瞄准点。

张桃芳无时无刻都在精进自己的狙击技术,在战友们看不见的角落,张桃芳的双眼以及大脑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他的注意力开始变得集中,他的双眼变得锐利,每当瞄准敌人的时候,耳边只剩下风声,眼前只有敌人。

1953年的2月10日,在‬一次狙击战斗中,他趴在狙击台上,观察正南无名高地,他发现7名敌人出现,他端起枪,逐一瞄准,击发9次,射杀7人。

这一次,他的战绩他的成绩超过老兵,不了解他的战友们‬惊讶地说:

“他是猎人出身吗?”

从2月10号开始,一直到2月底,张桃芳‬用22天、247发子弹击毙71个‬敌人。

而‬他的事迹登上24军《火线报》,传遍前线,军长皮定钧听到消息后,立即拿起一双皮靴,对参谋说:

“去8连看看张桃芳,让他打3个敌人给我瞧瞧。”

参谋带着摄影记者王纪荣来到阵地,他站在雪地,搓手取暖,张桃芳端起枪,瞄准敌哨兵,他开枪,一名敌人倒下。

他转移位置,击中第二个敌人。

第三个敌人出现,他迅速开枪,再次命中。

参谋点头,将皮定均‬给的皮靴挂上张桃芳的脖子。

上甘岭战场,美军的罐头中为何装的全是粪便?“都怪”狙神张桃芳 - 天天要闻

之所以要给他皮鞋,是因为张桃芳当时的鞋子,因为长期的移动已经磨平了底,为了方便接下来的作战,张桃芳‬肯定需要一双更好的鞋子,所以‬皮定均‬才带来了一双皮鞋。

当皮鞋挂到自己的脖子上时,他羞涩地说:

“我脚上还有棉鞋呢。”

这一幕在战士们的记忆中非常深刻,当时战士们围坐坑道,笑着鼓掌。

1953年初夏,张桃芳迎来巅峰一战。

美军调来狙击手,决心除掉他,他沿着交通壕走进3号狙击台,一串机枪子弹擦着头皮飞过,他缩回壕沟,蹲下说:

“今天有高手。”

他捡起一顶破钢盔,用枪托顶出,晃动诱敌,对手毫无动静,纹丝不动,他爬到空地,敌人再次开枪,张桃芳佯装中弹,摔进掩体左侧。

看到了张桃芳‬似乎被击中‬的反应‬,敌人‬也就‬停火了‬,美军的狙击手以为得手,而‬实际上,张桃芳‬趴在掩体后,探头观察,他发现敌人在对面山头两块岩石的缝隙中。

他端起枪,瞄准对方脑袋,他准备扣扳机,但谁知道,对手同时也‬发现他了‬,机枪随后吐出火舌。

这一下子,他就只能被压制在掩体后,子弹打在沙袋上,尘土飞扬。

他观察弹着点,发现对方集中火力于左侧,忽视右侧狙击台,他在沙袋掩护下,爬到右侧,他架起“水连珠”,贴着沙袋伸出枪口,他等待十多分钟,确认对方未察觉。

上甘岭战场,美军的罐头中为何装的全是粪便?“都怪”狙神张桃芳 - 天天要闻

他看到对手转向左侧开火,他猛然起身,枪托抵肩,扣动扳机,子弹飞出,穿过敌人头颅,对手的点射同时射出,擦着他头皮飞过。

击中了敌人之后,他迅速低头检查,发现自己毫发无伤。

于是乎,他起身离开狙击台,对观察员说:

“这家伙不简单。”

但在观察员看来,张桃芳‬已经完成了封神之举,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场较量以他的胜利告终。

张桃芳在32天内击毙214敌,创下朝鲜战场冷枪杀敌纪录,他多次与死神擦肩,却从未受伤。

一次,他趴在阵地,敌军子弹射来。

他听到撕裂声,低头一看,棉大衣、绒衣被击穿,内衬变黄,他摸摸身体,却没有任何伤势。

他惊讶地说:

“这都没伤着?”

又有一次,他埋伏在高地,美军冷炮袭来,他感到头顶一凉,棉帽被削掉一半,他摸摸头,头发未掉一根。

他对战友说:

“命大。”

还有一次,他从前线撤回,在后勤部换车,敌机空袭,他与17名军官躲进掩蔽部,轰炸声震耳,碎石飞溅,有人跑出去逃命,多半阵亡。

他留在掩蔽部,大喊:

“这回完了!”

但在‬爆炸平息后‬,他走出了‬掩体,依然毫发无损。

上甘岭战场,美军的罐头中为何装的全是粪便?“都怪”狙神张桃芳 - 天天要闻

这一次,张桃芳‬不仅不害怕了,而且还开始调侃说:

“美国兵的上帝保佑我了。”

他回国前,皮定钧召见他。

他背着皮靴走进军部,皮定钧问:

“怎么背回来了?”

他放下靴子,发出响声,还没等他说话,宣传部长就‬说:“里面装着他打敌人的弹壳。”

皮定钧问:

“多少?”

他答:“211个。”

皮定钧说:

“214团,你得打214个。”

他点头返回阵地,一小时后击毙3敌。他带着3个弹壳回来,放在桌上,皮定钧抚摸弹壳,说:

“今天在我这吃饭。”

他坐下,吃着大米饭和六菜一汤,张桃芳‬的‬战场神话,让皮定均‬将军,都不得不惊叹。

吕长青是一名志愿军老兵,他与‬张桃芳‬同在3营8连9班,而且‬守过同一战壕。

他回忆‬张桃芳‬:

他眯着一只眼,瞪着另一只眼,仿佛仍在瞄准。

晚年‬接受采访的时候他对记者说:

军事博物馆那把枪我也用过,但这种效果,只有张桃芳‬打得出来”。

上甘岭战场,美军的罐头中为何装的全是粪便?“都怪”狙神张桃芳 - 天天要闻

他当年‬与张桃芳在团射击训练班相识,看着张桃芳一步步从不精通,到战场上的狙击之神,他看到张桃芳用沙袋练臂力,开枪稳如磐石。

他对张说:“你这眼力,天生是狙击手的料。”

张桃芳笑说:“练出来的。”

吕长青对记者说:

“狙击战果难统计,但张桃芳代表了我们所有人。”

一直到1953年的七月,夏季反击战结束,而这场‬冷枪运动毙敌1万余人,张桃芳‬作为冷枪‬运动‬的领头羊,用短短的时间创造了自己的神话。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烈士们,请归队! - 天天要闻

烈士们,请归队!

4月3日上午30名烈士被集中安葬到武乡县八路军烈士陵园80多年后他们终于“归队”回到了战友们的身边图为社会各界人士到纪念碑前敬献鲜花。无人机照片图为公安干警到纪念碑前敬献鲜花。新华社记者 樊欣阳 摄山西武乡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被誉为“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抗战期间是八路军总部机关所在地大大小小的战斗发...
国安揪出3名菲律宾间谍,个个身份不简单,花着中国的钱当间谍 - 天天要闻

国安揪出3名菲律宾间谍,个个身份不简单,花着中国的钱当间谍

文|咸菜编辑|江娱迟前言在中国南方某军事基地附近,一名外籍男子频繁出现,时而驻足观望,时而举起手机拍摄,他的行为看似普通游客的随意记录,却引起了国家安全机关的注意。经过长达数月的秘密侦查,一个由菲律宾情报机关精心布置的间谍网络逐渐浮出水面。
北欧小国的军援行动及其影响! - 天天要闻

北欧小国的军援行动及其影响!

北约“隐形金主”掀起军援风暴2025 年 3 月 8 日,丹麦国防部长特罗尔斯·波尔森在哥本哈根八国防长峰会上,宣布向乌克兰提供巨额军事援助。这已是丹麦连续第三年对乌军援突破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定比例,在北约成员国中处于领先地位。
今日油价调整,国内油价大降280元/吨,3月20日加油站柴油汽油价格 - 天天要闻

今日油价调整,国内油价大降280元/吨,3月20日加油站柴油汽油价格

油价一夜变天,国内油价大降!大家好啊,我是有料财经,今天是2025年3月20日,根据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和国际油价涨与跌的波动率,国家发改委从今天0时起下调全国加油站柴油汽油最高零售价格,每吨汽油价格下调280元、每吨柴油价格下调270元,近一年首次国内油价
听战斗老兵讲红色故事 - 天天要闻

听战斗老兵讲红色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4月2日,在天井湖社区,市家研会组织了一场“开展红色教育,赓续革命精神”的主题讲座。活动中,铜陵市家庭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许斌做了“开展红色教育、赓续革命精神”主题报告会。许斌作为一名老兵,不仅传递了他和战友们在战斗时的英勇,更强调了团结与信念的重要。他鼓励老党员们继续...
增至1470位!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单更新 - 天天要闻

增至1470位!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单更新

青山巍巍,松柏苍翠。4月3日,2025年各界人士清明凭吊抗日航空英烈活动在南京航空烈士公墓举行。活动现场,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公布了第二批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信息勘误补刻名单。至此,英烈碑上镌刻的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人数为1470人。
风雪边关——西藏高原巡逻路上的坚守与担当 - 天天要闻

风雪边关——西藏高原巡逻路上的坚守与担当

中新网拉萨4月3日电 (刘晓东 吴兆坤 蔡紫宇)阿里军分区某边防团驻守在“生命禁区”西藏高原。他们巡逻在漫长而艰险的边防线,不畏严寒酷暑,不惧艰难险阻,用青春和热血诠释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