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厂:从黄田坝到“航空新城”,解码中国战机的“成都密码”

2025年04月02日00:32:03 军事 1748

成都132厂:从黄田坝到“航空新城”,解码中国战机的“成都密码”

132厂:从黄田坝到“航空新城”,解码中国战机的“成都密码” - 天天要闻

一、历史篇:荒田上的 “航空报国” 梦

1.1 神秘代号 “95 信箱” 的诞生

1958 年,成都青羊区黄田坝,一片荒芜的农田和沼泽地,却承载起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希望。国营 132 厂(现中航工业成飞)作为苏联援建的 156 个重点项目之一,在这里破土动工。当时,为了保密需要,工厂对外通讯地址仅有一个神秘代号 ——“95 信箱”。从那时起,无数怀揣着航空梦想的建设者们,从五湖四海汇聚于此,在这片荒田上开启了艰苦卓绝的创业之旅。

第一代建设者彭茂全回忆起当年的场景,依然感慨万千:“建厂时条件极其艰苦,没有大型机械,我们就靠人力。在清水河捞石头时,大家都光着脚,冰冷的河水刺骨,但没有人喊累。铺设电缆时,肩膀被又粗又重的电缆磨得血肉模糊,可所有人只有一个信念:‘战机早上天,再苦也心甘。’” 正是凭借着这股子坚韧不拔的精神,他们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在荒地上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航空工厂。

132厂:从黄田坝到“航空新城”,解码中国战机的“成都密码” - 天天要闻

▲ 建厂初期的原国营132厂大门

1.2 从仿制到自主创新的跨越

建厂初期,132 厂主要承担着仿制苏联战机的任务。1964 年,歼 5 甲首飞成功,标志着工厂建成投产,也意味着中国航空工业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这架仿制的战斗机,虽然在技术上借鉴了苏联的米格 - 17,但对于中国航空人来说,却是意义非凡,它是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的重要标志。

1966 年,歼教 5 首飞成功,这是工厂在歼 5 甲基础上自行改型设计的歼击教练机,实现了从测绘仿制到自主改型的重大突破。此后,132 厂不断探索创新,在航空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1983 年,歼 7M 首飞成功,并荣获国家金牌,成为中国首个获此殊荣的战斗机。歼 7M 在国际市场上也备受青睐,出口到多个国家,为中国航空工业赢得了国际声誉。

进入 21 世纪,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国航空工业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2011 年,歼 - 20 隐身战机首飞成功,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装备五代机的国家,实现了中国航空工业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歼 - 20 的出现,不仅提升了中国空军的战斗力,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强大实力。

132厂:从黄田坝到“航空新城”,解码中国战机的“成都密码” - 天天要闻

二、成就篇:“成都智造” 的全球印记

2.1 军机:守护蓝天的 “空中利剑”

在军机领域,成飞堪称 “明星制造机”,打造出了多款举世瞩目的战机。歼 - 7 系列战斗机,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经典之作,总产量超过 4000 架 ,出口到 30 多个国家,成为中国军机出口的 “王牌产品”。在漫长的服役生涯中,歼 - 7 以其出色的机动性和可靠性,在国际市场上备受青睐,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中国航空工业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更是众多国家空军的得力战将,见证了无数次的蓝天保卫战。

歼 - 10 战斗机的诞生,则是中国航空工业的又一座里程碑。这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斗机,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歼 - 10 的成功研制,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实现了从第二代战斗机到第三代战斗机的跨越,使中国空军的战斗力得到了质的提升。如今,歼 - 10 已成为中国空军的主力机型之一,翱翔在祖国的蓝天,守护着国家的领空安全。它就像一把锋利的 “空中利剑”,随时准备出鞘,捍卫国家的尊严和荣誉。

而歼 - 20 隐身战机的出现,更是让中国航空工业站在了世界的前沿。作为全球第二款装备服役的五代机,歼 - 20 具备高隐身性、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等特点,它的列装,让中国空军正式迈入了 “五代机时代”,在国际航空舞台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歼 - 20 的诞生,凝聚了无数航空人的智慧和汗水,是中国航空工业自主创新的杰出成果。它不仅是一款先进的战斗机,更是中国综合国力提升的象征,展示了中国在高端制造业领域的强大实力。

132厂:从黄田坝到“航空新城”,解码中国战机的“成都密码” - 天天要闻

2.2 民机与无人机:多元突破

在民机领域,成飞同样成绩斐然。作为 C919 大飞机机头的唯一供应商,成飞承担着机头的研制与生产任务 。C919 机头外形呈现多曲面,设计精度要求高,制造难度大,但成飞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精湛的工艺,成功攻克了一道道难关,为 C919 的顺利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C919 已投入商业运营,成飞制造的机头也随着这架国产大飞机,飞向世界各地,展示着 “成都智造” 的魅力。

AG600 水陆两栖飞机机头的下线,也是成飞在民机领域的一大亮点。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 / 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 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对于提升我国应急救援能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成飞参与 AG600 机头的研制,再次彰显了其在航空制造领域的深厚实力和卓越技术,为我国 “大国重器” 的打造贡献了重要力量。

在无人机领域,成飞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创新能力。“云影” 察打一体无人机作为中国首款高空高速外贸无人机,一亮相便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它具备优异的气动特性,采用小后掠角大展弦比下单翼、V 型尾翼、背负式 S 弯进气道,全机复合材料用量超过 60%。配装涡喷发动机,使其高空高速性能出色,能在 14000 米高空进行巡航,最大飞行速度为每小时 620 公里,可躲避近程对空武器系统,迅速秒杀目标。“云影” 无人机分为察打一体和侦察两大构型,可执行多种作战任务,其先进的性能和强大的功能,让它在国际市场上极具竞争力,成为中国无人机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

成飞还积极参与翼龙系列无人机的研制生产,与其他单位共同推动中国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翼龙系列无人机涵盖了多种型号,可执行侦察、监视、打击、通信中继等多种任务,在国内外多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反恐维稳到灾害救援,从农林植保到测绘勘探,翼龙无人机的身影无处不在,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做出了积极贡献。

132厂:从黄田坝到“航空新城”,解码中国战机的“成都密码” - 天天要闻

三、人物篇:两代航空人的 “黄田坝记忆”

3.1 彭茂全:建厂 “主力军” 的青春热血

在 132 厂的发展历程中,有无数默默奉献的航空人,他们用青春和汗水铸就了成飞的辉煌。彭茂全,便是其中一位典型代表。1961 年,年仅 16 岁的彭茂全,满怀着对航空事业的憧憬,来到了国营峨眉机械厂(即 132 厂) 。那时的他,或许未曾想到,自己将在这里度过一生,见证工厂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伟大跨越。

进厂时,彭茂全的全部家当只有两件衣服、一床草席和一床铺盖卷。当时的厂区还在建设之中,条件十分艰苦,但他和工友们没有丝毫怨言,迅速投入到了紧张的建厂和生产工作中。那时候不分工种,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干,彭茂全和其他 “愣头青” 们成为了建设的 “主力军”。

1962 年夏天,132 厂要在七里沟修建远距离导航台,需要在地下挖沟槽埋电缆。没有机械化机具,他们就靠着铲子、锄头等简单工具作业。成都的夏天闷热潮湿,大家干起活来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电缆又粗又重,需要 10 多个人侧身并排站在沟槽里,把电缆扛在肩上,找到准确位置后才能放下。由于沟槽狭窄,人们只能侧身而行,电缆常常把肩膀磨得血肉模糊,但没有一个人喊疼。

到了冬季河道枯水季节,需要加固厂房。彭茂全和工友们就在 132 厂附近的清水河里打着光脚捞石头,冰冷的河水刺骨,他们的牙齿都冻得直打颤,但为了工程进度,依然咬牙坚持。“只要战机早上天,再苦再累也心甘。” 这是他们共同的誓言,也是那一代航空人最真实的写照。

在随后的岁月里,彭茂全参与了歼 5 甲、歼 - 10 等机型的生产。他见证了工厂从 “一穷二白” 到 “世界一流” 的蜕变,也亲身感受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飞速发展。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彭茂全,回忆起当年的点点滴滴,依然感慨万千:“当年图纸靠手绘,现在全数字化设计,但‘航空报国’的初心从未改变。” 正是这份初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空人不断前行,为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132厂:从黄田坝到“航空新城”,解码中国战机的“成都密码” - 天天要闻

3.2 刘常德:从 “计算尺时代” 到技术革新

如果说彭茂全代表了 132 厂建设初期的艰苦奋斗精神,那么刘常德则是技术创新的典型代表。今年 83 岁的刘常德,退休前是航空工业成飞的一名工程师。出生在南京的他,亲历了日本侵略分子的暴行,这段痛苦的经历为他埋下了航空报国的种子 。

1961 年 8 月,23 岁的刘常德响应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的号召,来到了 “三线” 的国营峨眉机械厂,并被分配到设计科成为一名飞机燃油系统专业设计员。刚进厂时,他就深刻体会到了航空工业对严谨和细致的要求。“设计员笔下有黄金,必须老老实实按样机办事。” 他至今记得,当时设计科科长上课时说的一句话:“斜方向写数字要注意,别让人把 6 误读成了 9。” 这句话,深深地刻在了他的骨子里,也成为了他一生工作的准则。

歼 5 甲是刘常德工作后接触的第一个真实飞机型号。作为新进厂的 “学生兵”,他趴在图板上,推着丁字尺画图,一点点摸索、体会,慢慢积累飞机设计的初步知识,也养成了敬业、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歼 5 甲设计、试制成功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歼教 5 教练机。在歼教 5 的设计中,他们在飞机燃油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这让刘常德有了发挥自己才智的机会,也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专业技术在航空工业中的重要性。

随着参与设计的项目越来越多,刘常德愈发热衷于改图和创新,努力将各方反馈的意见反映到产品图纸上。在那个没有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年代,他靠着计算尺、圆规、三角板等简单工具,完成了一项又一项复杂的设计任务。每一个小小的技术进步,都能让他收获满满的成就感。1969 年,在歼 7 飞机改型中,刘常德主动发起了大副油箱项目。他和同事们经过不懈努力,成功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最终该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也因此被授予了厂里的一等功

在成飞工作的近 40 年里,刘常德干过设计员、技术管理、项目管理等多个岗位,亲历了歼击机从仿制、测绘设计、改型设计到自行设计的全过程,也见证了转包生产国外民航飞机大部件的开创时期。退休后,他依然心系航空工业,以 “志愿者” 的身份在社区宣传航空工业知识。“无怨言,也不退却。” 回顾过往,刘常德感慨地说,虽然经历过环境的困苦,但大多数人都很纯粹,一心一意地搞技术、干工作。正是这种纯粹的精神,铸就了中国航空工业今日的辉煌 。

132厂:从黄田坝到“航空新城”,解码中国战机的“成都密码” - 天天要闻

四、现状与未来:改革与创新的 “双轮驱动”

4.1 重组与产业集群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成飞积极顺应发展趋势,通过一系列重大举措,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2024 年,成飞以 174 亿元 “嫁入” 中航电测 ,这一重大资产重组事件成为了当年航空领域的焦点新闻。此次重组,不仅加速了成飞的资产证券化进程,也为其未来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资金和资源支持。通过与中航电测的深度融合,成飞能够更好地整合产业链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自身在航空领域的地位。

如今,成飞所在的青羊区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航空产业核心区。这里依托成飞、611 所等龙头企业,构建起了一个完整而强大的航空产业链。从航空研发到制造,再到维修,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截至目前,青羊区已聚集了航空产业上下游企业 111 家 ,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集群。这些企业涵盖了航空材料、航空电子、航空零部件制造等多个领域,为成飞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配套支持。2022 年,青羊区航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 760 亿元,占全市 60% 以上,占全省航空与燃机产业规模近 1/3 ,展现出了强大的产业实力和发展潜力。

132厂:从黄田坝到“航空新城”,解码中国战机的“成都密码” - 天天要闻

4.2 工业上楼与城市融合

为了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青羊区积极探索 “工业上楼” 的新模式。位于青羊航空新城的航空智能集成创新园,便是这一创新模式的典型代表。在这里,工业厂房不再是传统的平铺式布局,而是向空中延伸,变身为 “垂直工厂”。

走进航空智能集成创新园,你会发现这里的工业厂房设计独具匠心。首层高 8 米,承重可达 3 吨 /㎡,能够满足大型设备的安装和生产需求。入驻企业可以在这里实现 “生产 + 研发” 一体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目前,园区已有多家企业入驻,涵盖了航空仿真集成、航空产品集成交付和航电系统等多个领域。成都智明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园区首家正式迁入并开始生产的企业,乔迁后的年产值预计将达到 20 亿元 ,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未来,青羊区还将以航空智能集成创新园为核心,打造 “15 分钟产业生态圈”。在这个生态圈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更加紧密,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效应将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航空科技也将与城市生活深度交融,为市民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体验。想象一下,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不仅可以在城市中感受到航空科技的魅力,还能亲身参与到航空产业的发展中来,共同见证中国航空事业的辉煌成就 。

132厂:从黄田坝到“航空新城”,解码中国战机的“成都密码” - 天天要闻

结语:黄田坝的 “飞天密码”

从 “三线建设” 的保密工厂到 “航空新城”,成都 132 厂用 66 年书写了中国航空工业的传奇。它不仅是战机诞生的摇篮,更是一座城市创新精神的图腾。当歼 - 20 掠过成都天际,当 C919 机头从这里运往浦东,黄田坝的故事仍在继续 —— 这是属于中国的 “蓝天梦”,更是属于成都的 “硬核浪漫”。

132厂:从黄田坝到“航空新城”,解码中国战机的“成都密码” - 天天要闻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台独”挑衅一日不止,反“独”惩戒一刻不停!“海峡雷霆”释放严厉信号 - 天天要闻

“台独”挑衅一日不止,反“独”惩戒一刻不停!“海峡雷霆”释放严厉信号

【环球时报记者 郭媛丹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立非】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2日表示,当天东部战区位台湾海峡中部、南部相关海域组织“海峡雷霆-2025A”演练,重点实施查证识别、警告驱离、拦截扣押等科目,检验部队区域管控、联合封控、精打击要能力。当天,解放军实施远程火力实弹射击演练,对重要港...
日本长崎上空,快看出现了! - 天天要闻

日本长崎上空,快看出现了!

日本长崎上空,快看出现了,有敌人来袭,跟广岛的情况一样,快逃快点。美军B-29轰炸机,你们要去哪儿?救命救救我!释放被关战俘,这边,别打了,快逃!跑!那是B-29轰炸机小子,是逃不掉的。美军投下原子弹,快跑马上!
一纸证书,半世牵挂:“烈士褒扬从来就不是口头工作” - 天天要闻

一纸证书,半世牵挂:“烈士褒扬从来就不是口头工作”

散葬各地的多处无名烈士墓墓碑经过清理,烈士遗骨遗物被清点装罐,合墓至渡海作战纪念碑旁。(王瑭琳/摄)临近清明节,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角尾乡灯楼角景点处,游客们望着展板出神,上面印着的是牺牲船工名单。在陈列馆里,摆放着“革命烈士证书”。证书边缘
以军袭击加沙地带 已致71人死亡 - 天天要闻

以军袭击加沙地带 已致71人死亡

总台记者当地时间4月2日获悉,自当天黎明以来,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袭击已造成71人死亡。 加沙地带卫生部门负责人2日表示,以军对位于加沙地带北部杰巴利耶难民营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