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那个掏空家底买航母送给祖国的徐增平,如今过得怎样?

2022年06月30日01:06:07 军事 1870

中国人的“航母梦”,最早可追溯到1928年!

这一年,张学良东北易帜,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当年年底,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司令兼海军署署长陈绍宽将军,给国民政府上了一个呈文,要求扩充海军。

在呈文中,陈绍宽将军提出要花2000万元建造一艘航空母舰

结果这一建议,却在1929年1月举行的全国编遣会议上遭到了否决。

这一结果让陈绍宽备受打击,他与时任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双双愤然辞职。

为了安抚人心,蒋介石许诺5年内建造60万吨舰艇,其中包括3艘航母,这才将他们留住。

尽管陈绍宽知道,到时候蒋介石也许还会变卦,但为了能强大中国海军力量,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

1998年,那个掏空家底买航母送给祖国的徐增平,如今过得怎样? - 天天要闻

图 | 陈绍宽将军

时间来到1943年,这年11月,国民政府海军总司令部提出了海军建设的具体规划。

该规划中:拟将中国沿海划分为4个海军区,每个区成立一支海防舰队,拥有5艘航母。

这样算下来,全国沿海就需要20艘航母,按每艘航母造价18亿元计算,20艘航母就得花费360亿元。

很显然,这对正处于抗日战争中的中国而言,根本不可能实现,那既然如此,陈绍宽为何还要做出这样的规划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他这样做的目的,不过是为了再次向蒋介石强调一下航母的重要性。

抗战胜利后,陈绍宽将20艘航母的计划,缩减为12艘,并计划在30年内完成。

结果解放战争爆发,陈绍宽的“航母梦”最终变成了泡影!

1998年,那个掏空家底买航母送给祖国的徐增平,如今过得怎样? - 天天要闻

1970年,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参谋长的刘华清将军,曾组织过航母的专题讨论,并上报过工程方案。

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致使我国的航母建造事业,迟迟没有被提上日程。

1980年5月,刘华清将军访问美国时,参观了美军的“小鹰”级航母

其无论是规模气势,还是现代化作战能力,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当时,刘华清将军非常想仔细看一下航母的具体构造设施,结果美军却以保密为由,不让他的身体触碰到航母上的任何设施。

为了能看得清楚一点,老将军使劲踮起脚尖,前倾着上身,目不转睛地盯着航母上的构造设施……

这一幕,不知道看哭了多少中国人!

1998年,那个掏空家底买航母送给祖国的徐增平,如今过得怎样? - 天天要闻

图 | 刘华清将军参观美军航母

从美国回来后,刘华清将军就立誓:无论多么艰苦,一定要将航母搞出来。

老将军甚至还说出了:“中国不造航母,我死不瞑目”的话来。

1982年8月,刘华清出任海军司令员,全力着眼于建设强大海军,提出了海军作战方针和海军装备发展方针。

他曾说:“搞航母,不能等,财力不够也要早论证。”

老将军的具体设想是:“七五”开始论证、“八五”搞研究,对平台和飞机的关键课题进行预研,2000年视情况上型号。

但遗憾的是,老将军于2011年1月14日就与世长辞了,没有亲眼见到他梦寐以求的中国航母

然而,为了实现中国人的“航母梦”,无数有识之士从未停止过脚步,徐增平就是其中之一。

1998年,那个掏空家底买航母送给祖国的徐增平,如今过得怎样? - 天天要闻

图 | 刘华清将军(上将)

说起‘徐增平’,可能很多人对他都不熟悉,但要说起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那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而“辽宁舰”的前身“瓦良格”号,就是徐增平当年掏空家底,从乌克兰购买来的!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998年,那个掏空家底买航母送给祖国的徐增平,如今过得怎样? - 天天要闻

图 | 徐增平

“瓦良格”号,是苏联为了能与美国在大洋上抗衡建造的第三代航空母舰。

在此之前,苏联虽然先后设计建造了“莫斯科”级和“基辅”级两型航母,但其大量甲板空间都被用于搭载反舰、防空和巡航导弹,所以只能算是航母和巡洋舰的混搭版,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航母。

而“瓦良格”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设计建造的。

1985年底,“瓦良格”号正式开工建造,由于其规模实在庞大,因此光船体就建了3年。

1988年,船体终于建造成功,并于同年11月25日下水!

最初的时候,它被命名为“里加”号,1990年7月改名为“瓦良格”号,以纪念在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沉没的“瓦良格”号巡洋舰

截止到1991年11月,“瓦良格”号已经完工了68%,其舰长304米,拥有长300米、宽70米的飞行甲板,标准排水量5.5万吨,满载排水量6.7万吨。

在当时,“瓦良格”号航母的规模,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美国在二战后发展的几代常规动力航母,其舰长与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相差无几。

1998年,那个掏空家底买航母送给祖国的徐增平,如今过得怎样? - 天天要闻

然而好景不长,原以为“瓦良格”号会继续建造,完成剩下的32%,但仅仅一个月后,苏联就宣告解体了!

苏联解体后,15个加盟共和国忙着瓜分家业,“瓦良格”号与黑海造船厂归属乌克兰所有。

对于当时的乌克兰来说,他们并没有装备航母的必要,因此只能寄希望于俄罗斯,希望俄方能出资完成建造。

在此之前,苏联政府已经为“瓦良格”号支付了70%的建造费用,俄方原以为只需要支付剩下的30%就可以了,没想到乌克兰亲兄弟明算帐,要求俄方支付全部造价20亿美元。

很明显,乌克兰就是想以一艘完整军舰的价格卖给俄罗斯。

刚分完家的俄罗斯,根本无法支付这笔巨额费用,但又不想半途而废,双方分歧很大。

最终,俄罗斯还是选择了放弃,而乌克兰政府只能宣布停建“瓦良格”号。

时间来到了1995年,时任乌克兰总统的库奇马,决定将“瓦良格”号的命运交给黑海造船厂处置。

不过,“瓦良格”号最初的买家都不太靠谱,他们要么想将其改造成奢侈的“海上机场酒店”,要么改造成“装甲式监狱”,但最后都没有买下。

1998年,那个掏空家底买航母送给祖国的徐增平,如今过得怎样? - 天天要闻

乌克兰人眼中,“瓦良格”号就是一块鸡肋,但在贺龙元帅之子、时任中国海军副司令员贺鹏飞将军的眼中,它却是一块梦寐以求的——无价之宝。

贺鹏飞将军有着浓厚的“航母梦”。

当时,航母尚未被列入国家计划,但贺鹏飞将军和几位海军高级将领认为:放弃“瓦良格”号,将是中国海军的巨大损失。

为此,他们曾在1992年派遣代表团前往乌克兰考察“瓦良格”号,希望能引进这艘航母,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取得任何结果。

然而尽管如此,贺鹏飞将军依然没有放弃对“瓦良格”号的引进。

到了1996年,“急不可耐”的贺将军,决定动用民间力量来购买“瓦良格”号。

为此,他们先后在香港找了3个商人,最终决定由具有军人背景的徐增平出面购买。

1998年,那个掏空家底买航母送给祖国的徐增平,如今过得怎样? - 天天要闻

图 | 贺鹏飞将军

贺鹏飞将军为什么那么执着于购买“瓦良格”号?

因为这艘航母是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标准建造的,舰上所用的很多钢材,中国还没有能力生产。

我们要达到那样的工艺、结构水平,不仅得花费几十年的时间,还得花费巨额的科研经费。

就当时我国的情况而言,购入“瓦良格”号,比我们自主建造的效率要高得多。

要知道,当时我国在航母建造领域可谓一片空白,如果能购入“瓦良格”号,那我们就能对其进行分析、仿造和改进,这对于我人民海军的发展,其意义是非常之大的。

1998年,那个掏空家底买航母送给祖国的徐增平,如今过得怎样? - 天天要闻

1996年底,徐增平应邀前往北京探望贺鹏飞将军。期间,贺将军对他说道:

“以前不会有人卖给我们,以后也不会有。这是唯一的机会,如果错过,我就连自己都不能原谅。”

所以由此可见,贺鹏飞将军是多么急切地希望能购入“瓦良格”号航母!

在临别时,贺将军紧紧握着徐增平的手说:“为了国家,为了军队,我拜托你,一定要把它弄回来!”

此时,徐增平虽然已经退伍经商,但他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曾经的军人身份。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就算只当了一天兵,也永远是军人。”

而作为一名军人,就应该主动承担起强军强国的伟大责任,只要国家需要,就算倾尽所有也要办到。

1998年,那个掏空家底买航母送给祖国的徐增平,如今过得怎样? - 天天要闻

但徐增平想要以个人名义向一个国家购买航母,可能性几乎为零,况且乌克兰还开出了四个极为苛刻的条件:

1. 购买者在银行必须拥有5000万美元以上的存款;

2. 保证不做军事用途;

3. 项目要获得国家批准;

4. 要获得目的港所在国家签发的进口许可证

这其中除了第一条比较容易办到外,其他3条的难度可谓非常之大,徐增平一度感到十分为难。

1998年,那个掏空家底买航母送给祖国的徐增平,如今过得怎样? - 天天要闻

在万般无奈之下,徐增平决定放手一搏!

他通过各种关系,在澳门注册成立了“澳门创律旅游娱乐公司”,并证明购买“瓦良格”号的目的,是为了改造成海上豪华赌船,绝不做军事用途。

为了办理各种手续,徐增平前前后后花了600多万元!

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1998年大年初一早上,当全中国人民都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时,徐增平和助手就带着200万美金和5箱62度的二锅头,飞往乌克兰首都基辅。

来到黑海造船厂,徐增平见到了锈迹斑斑的“瓦良格”号,以及老厂长马卡罗夫。

然而,乌克兰要价很高,大大超出了徐增平的预算,仅仅4台发动机的折价,就要8000多万美元。

当时,徐增平还故意打趣说道:“那就把发动机拆了吧,反正我改成娱乐城也用不上。”

但老厂长马卡罗夫却为难地说:“拆不了,这4台发动机完好无损,是和舰体嵌在一起的。”

事实上,这刚好是徐增平所想要的,如果这4台航母发动机真的能全部打包带走,那这将对我国海军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但乌方的要价实在是太高了,徐增平一下子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只能先试图讲一讲价。

徐增平说:“拆不了也可以,但折价是不可能了,这样吧,就当作废钢材卖给我们吧!”

1998年,那个掏空家底买航母送给祖国的徐增平,如今过得怎样? - 天天要闻

在那段时间里,徐增平就只做了两件事:砍价、喝酒!

由于语言不通,所以喝酒就成为了双方重要的沟通方式,徐增平试图在酒桌上为中国拿下这艘航母。

据徐增平后来回忆说:为了拿下这艘航母,他曾在10多分钟里,连喝了6斤白酒。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有点夸张,一个正常人的酒量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大。

但文史君相信,为了祖国利益的徐增平,当时肯定是“爆发”了,这酒量完全是被“逼”出来的。

最终,乌克兰人被徐增平的诚意感动了,他们决定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将“瓦良格”号和图纸一并打包卖给徐增平。

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1998年,那个掏空家底买航母送给祖国的徐增平,如今过得怎样? - 天天要闻

就在徐增平前往乌克兰购买“瓦良格”号的同时,包括美国、印度、日本、越南等国在内的好几个国家,都对中国这次购买航母提出了质疑,并一致要求公开拍卖。

不过,乌方负责人也告诉徐增平:

“我们既要尊重其他国家的要求,又要考虑到我们谈判的成果,所以才决定3天后公开拍卖。”

这句话,无疑给徐增平吃了一颗定心丸。

因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其他国家的购买者根本来不及考虑和准备,所以最终能中标的只有徐增平。

1998年,那个掏空家底买航母送给祖国的徐增平,如今过得怎样? - 天天要闻

遗憾的是,尽管最后徐增平成功买下了“瓦良格”号,但在美国人的压力下,“瓦良格”号上的舰载武器装备、线路、动力系统等均被拆卸一空。

除保留上层建筑外,整个航母几乎成了一个空壳子!

但幸运的是,与“瓦良格”号一同交付的,还有近40吨重的建造图纸。

所以,我国虽然花费2000万美元只买到了一个空壳子,但如果算上这堆图纸的话,这个价格还是非常划算的。

不过,对于徐增平来说,这2000万美元仅仅只是购买费而已,想要将这艘航母运回国,还得花费高昂的运输费、人工费、改造费等,前前后后至少得花费1亿美元。

为了筹措这笔钱,徐增平掏光了自己的全部家底!

他用在香港坪洲岛海边土地,以及7处优质物业等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又四处找人筹借,总算凑够了金额。

1998年,那个掏空家底买航母送给祖国的徐增平,如今过得怎样? - 天天要闻

1999年6月14日,“瓦良格”号和拖船所组成的船队,正式踏上了漫漫的归国旅程。

结果,在准备通过土耳其控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时,在美国及其他北约国家的施压下,土耳其以“船体过大,影响博斯普鲁斯海峡其他船只正常航行”为由,拒绝“瓦良格”号通过。

“瓦良格”号在黑海又漂荡了一段时间后返回原海港。

在这期间,徐增平的创律公司,每天要向拖船公司支付8500美元,且每个月还必须向乌克兰港口管理局缴付1.7万美元的停泊费。

不仅如此,澳门创律公司还为滞纳款的罚息、合同纠纷、欠债等项目支付了巨额款项,从而使“瓦良格”号的实际成交总成本,达到了一亿美元之多。

在那段时间里,徐增平每天都心急如焚,甚至连头发都愁白了!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他总说:

“那段时间,是我最苦的日子,真可以说是忧心如焚……那个时候我已经倾家荡产了……”

万般无奈之下,徐增平只好再次开口向朋友们借钱,但大家只肯借给他10万元或20万元,并对他说:“老徐啊,这些钱纯属是佩服你才借的,就不用还了!”

但内外交困的徐增平并没有选择放弃,此时的他,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万一航母真的拖不回来,宁愿把它击沉于海底,也不要落于他国之手。”

这就是徐增平的决心!

1998年,那个掏空家底买航母送给祖国的徐增平,如今过得怎样? - 天天要闻

2001年3月28日,海军副司令员贺鹏飞将军因病逝世,享年55岁。

徐增平闻讯后,悲痛万分,他暗暗立誓:自己哪怕拼了命,也要完成贺将军的遗愿。

就在徐增平为此感到焦急万分的时候,国家终于出手了!

2001年7月,经过长达一年多的官方谈判,土耳其政府终于同意放行“瓦良格”号。

不过,土耳其也向中方提出了20项安全条件。

其中包括:中方需支付10亿美元的“风险保证金”;中国官方提供书面保证;必须由国际认可的保险公司担保;通行时,有关航行安全、装备、技术及人员调度指挥均须听从土耳其方面指挥等等。

在极短的时间内,中方就备妥了土耳其当局要求的多项安全措施,租用了世界上最大马力的希腊籍拖船,同意给予“国家担保”,避免了10亿美元的“风险保证金”。

1998年,那个掏空家底买航母送给祖国的徐增平,如今过得怎样? - 天天要闻

2001年11月1日,“瓦良格”号,这艘失去了任何动力的庞大战舰,在11艘拖船和12艘救援船的前呼后拥下,缓缓前进。

2日早晨,“瓦良格”驶入达达尼尔海峡,当日下午即出现在了爱琴海

至此,“瓦良格”号终于离开黑海,结束了长达一年多之久的“囚禁”生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3日夜间,船队在斯基罗斯岛附近的国际海域遭遇强风暴,拖船和“瓦良格”之间的钢缆断裂。

顿时,“瓦良格”号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向埃维亚岛漂去,一度距离该岛不到80公里。

在与风暴搏斗了12个小时之后,拖船和“瓦良格”号重新连接,不过,一名挪威拖船的水手因失手被沉重的钢缆砸死了!

从风暴中脱险之后,船队试图通过苏伊士运河继续前行,结果却遭到了埃及政府的阻拦。

最后,“瓦良格”号只能穿越地中海,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大西洋,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

2002年2月5日,“瓦良格”号穿过马六甲海峡,于20日顺利进入中国领海。

同年3月3日,历经千难万险的“瓦良格”号,终于成功抵达大连港。

1998年,那个掏空家底买航母送给祖国的徐增平,如今过得怎样? - 天天要闻

图 | “瓦良格”号停靠在大连港

凌晨5时,“瓦良格”号在6艘拖轮的拖行下向内港驶去,上午9时许,正式抵达内港。

中午12时整,“瓦良格”号安全靠泊在大连内港西区4号散货码头,结束了航程1.52万海里,耗时4个多月的艰难远航。

而就在同一天,澳门创律公司的博彩营业许可证,被澳门特区政府给吊销了。

此时,中国政府已经成为“瓦良格”号的新主人。

2005年4月26日,“瓦良格”号被拖进大连造船厂的干船坞,开始进行建造改进。

经过7年时间的艰苦奋战,2012年9月25日,“瓦良格”号正式更名为“辽宁”号,交付予中国海军。

至此,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诞生了!

它如同定海神针一般,雄踞海域,撑起了中华水师守卫祖国领海的底气!

在这之后,“山东舰”、“福建舰”陆续问世,极大增强了我人民海军的硬实力。

然而,在为祖国买下“瓦良格”号后,徐增平已是债务缠身,不得不宣告公司破产。

但他表示从不后悔买下“瓦良格”号,因为在他看来,他艰难迈出这一小步,却让国家走出了一大步!

1998年,那个掏空家底买航母送给祖国的徐增平,如今过得怎样? - 天天要闻

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徐增平不仅东山再起,而且还还清了所有的债务。

在他的债务中,最大的一笔是朋友借给他的2.3亿港元,这笔钱连本带利,整整还了18年之久。

在还清这笔钱时,徐增平的这位朋友已经80多岁了。

当初徐增平曾许诺一定要在他老人家的有生之年,把这笔钱还完。徐增平果然没有食言!

为了感谢这位朋友对他的信任,徐增平特地寄去了一封感谢信,对方则回信道:“是你的诚意感动了我!”

1998年,那个掏空家底买航母送给祖国的徐增平,如今过得怎样? - 天天要闻

还完巨额债务后,事业重新走上正轨的徐增平,依然没有忘记对祖国的奉献。

2011年,徐增平给清华大学物理学院捐赠了2亿元人民币,用于与军队建设密切相关的科研工作。

后来,徐增平还被选为政协委员,曾参与《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并在香港大力宣传。

如今的徐增平,创办了一家新能源公司,他还准备将公司研发的清洁能源燃料用在装甲车、舰船、飞机等装备上。

2022年5月,徐增平先生还担任了广东国防科技产业促进会荣誉会长。

1998年,那个掏空家底买航母送给祖国的徐增平,如今过得怎样? - 天天要闻

《左传·昭公·昭公元年》中,有这样一句话:

“临患不忘国,忠也。思难不越官,信也。图国忘死,贞也。”

面临祸患而不忘国家,这是忠心的表现;想到危难而不擅离职守,这是信义的表现;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置生死于度外,这是坚贞的表现。

而徐增平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以天下为己任,时时刻刻挂念着祖国和人民,这样的英雄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佩和学习。

文章的最后,让我们一起为徐增平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吧!

1998年,那个掏空家底买航母送给祖国的徐增平,如今过得怎样? - 天天要闻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金日成催促中国立即出兵,毛主席说他想多了,得让苏联和他说说 - 天天要闻

金日成催促中国立即出兵,毛主席说他想多了,得让苏联和他说说

就在早前,朝鲜已经接到了毛主席亲自签发的电报,明确表示中国将出兵援朝,并已做好准备。然而,朴一禹来到沈阳后,并没有就志愿军入朝具体事宜进行沟通,只是传达了金日成首相的要求,希望中国军队立即过江,并说金日成现在德川,志愿军指挥部也应该设在那里
来自铁军第43军的两大王牌师,六大军长,皆是军中翘楚 - 天天要闻

来自铁军第43军的两大王牌师,六大军长,皆是军中翘楚

在1948年十一月,由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改编而成的第43军,是解放战场上,四野大军的头号主力部队之一,为加快促进东北地区的解放立下赫赫战功。在战略追歼阶段,第43军与兄弟部队共同南下作战,参与衡宝战役,和兄弟部队共同重创白崇禧军事集团。此举
战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来战争新纪元 - 天天要闻

战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来战争新纪元

战争冲击波,科技世界的重塑与变革。近期战火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再次点燃,但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对地理和政治版图的重新划分,更是一场科技领域的无声革命。战争的硝烟背后隐藏着科技创新的澎湃动力,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世界。首先,我们看到了无人机技术的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