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的变术真是一出接一出。这次又轮到了对华鹰派纳瓦罗吃了“闭门羹”。
白宫一纸命令,这位曾扬言要让中国"付出代价"的美国贸易顾问被踢出了即将在瑞士举行的中美贸易谈判队伍。
特朗普政府这一出人意料的举动,让不少人看到了缓和中美关系的希望。可这背后,真有特朗普所谓的"诚意"吗?
2025年5月7日,美国财长贝森特站在财政部宣布了一个震惊华盛顿政治圈的消息:
被称为"中国死对头"的彼得·纳瓦罗将不会参与三天后在瑞士举行的中美贸易谈判。
这位财长面对记者提问时表情严肃,语调平稳,仿佛这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事变动。
纳瓦罗这个名字在中国政商界几乎无人不知。
这位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不仅是"对等关税"政策的主要制定者,还出版过多本批评中国的书籍,包括广为人知的《致命中国》。
他曾多次公开称中国为"经济侵略者",主张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现在,就在关键谈判前夕,这位鹰派人物被踢出了谈判团队。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北京的例行记者会上确认了谈判消息,语气冷静而克制:
"我们注意到美方相关表态,中方始终主张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分歧。"
他没有对纳瓦罗被排除一事做出直接评论,只是强调中方希望美方"拿出诚意,共同寻求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
特朗普这步棋下得妙。表面看来,排除纳瓦罗是对中方释放善意,为即将到来的谈判创造良好氛围。
可细究背后,这位商人总统的算盘打得精明。
就在纳瓦罗被排除的同一周,白宫悄然宣布了另一项任命:对华态度同样强硬的戴维·珀杜将出任新一任美国驻华大使。
珀杜这个人物同样值得警惕。
这位前商业巨头在公开场合多次将中国描述为"美国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主张限制中国企业获取美国技术。
在一次国会听证会上,他甚至声称"每一个中国留学生都是潜在的间谍",引发广泛争议。
特朗普一手排除纳瓦罗,一手任命珀杜,这种"两手策略"令人不禁怀疑其真实意图。
美方提出谈判的背景也耐人寻味。
5月6日,中国与欧洲议会宣布相互取消交往限制,标志着中欧关系进入新阶段。这让华盛顿坐不住了。
美国一直试图构建"围堵中国"的全球联盟,中欧关系的改善无疑是对这一战略的重大打击。
美日贸易谈判的不顺利也给了特朗普压力。
4月底在东京举行的美日经济对话几乎无果而终,日本坚决拒绝了美方提出的汽车关税调整方案。
面对亚太地区不断变化的经济政治格局,白宫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对华策略。
谈判前景如何?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明指出:
"特朗普政府的动作更像是一种表面姿态,实质性内容有限。在美方真正采取降低关税等实质性行动前,不应对谈判成果抱有过高期望。"
对于特朗普来说,中美贸易谈判既是外交棋局,也是国内政治的一部分。
当前美国经济面临通胀压力,消费者对高关税导致的物价上涨怨声载道。
通过展示谈判"诚意",特朗普既可安抚国内民众,又能为可能的谈判失败预先甩锅给中方。
随着5月10日“谈判”的到来,国际社会的目光都聚焦在瑞士日内瓦。中美贸易关系能否迎来转机,让我们拭目以待!
信息来源:
中国外交部2025年5月7日例行记者会记录
美国财政部2025年5月7日官方声明(No.2025-0507-TRD)
国际贸易研究院《2025年中美贸易关系前景分析》报告(第85期)
《环球时报》2025年5月8日国际版报道
路透社2025年5月7日华盛顿专电
《金融时报》2025年5月8日"国际贸易"专栏分析文章 数据截至2025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