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佼连爆13名艺人丑闻,这才是最大的丑闻。
很难想象,台娱竟然能抢选战的戏。我一直以为台湾选战比娱乐节目有意思多了。但娱乐圈这次加了猛料,加料者,艺人黄子佼也。
黄子佼1972年出生,10岁时母亲离家,15岁时父亲遇车祸,后得台湾女艺人张小燕扶持和照顾。2001年,黄子佼与女艺人曾宝仪交往,而此时他已与小S相恋,这件事情曝光后,弄得大家都很不体面。2014年,黄子佼开始与女艺人孟耿如交往,后来在一次颁奖典礼上,小S、黄子佼和曾宝仪三人得以和解。2020年3月5日,黄子佼宣布与孟耿如登记结婚。2022年5月19日,孟耿如宣布产下一女。
走到这一步,对于一个五十出头的男艺人来说,快接近happy ending了。
但就在2023年6月19日这天,旅居法国的网红Zofia在脸书上指控某男主持人在她17岁时强吻并拍摄未成年少女私密照片。
对号入座,很容易能辨识出某男就是黄子佼。
黄子佼即日承认,表示歉意,然后酒后发视频,连爆13名艺人丑闻,包括大S、小S、具俊晔等多位艺人吸毒,自己多年前还被具俊烨硬塞毒品,等等。
他这是自杀式爆料,爆料不久后他有自杀行为,被送医救治,目前并无生命危险。
事情来得太突然,来得太猛烈,台湾娱乐界一片哗然,一时间柯文哲的新闻都靠边了。当然,大陆这边的张兰和汪小菲母子更是坐不住——怎么又牵扯到大小曲线和光头身上去了呢?Small world.
每次看到他母子俩及曲线一家,我就觉得台湾和大陆真的是血肉相连啊,婆媳纠纷都是纯正的中国味。怎么能分得开?
事情大体就是这个样子。怎么看?
我的看法是:
一,个人发布视频所提供的材料,暂时不具备法律上的意义。一个案件在判决之前,原告和被告都认为自己代表着真相和正义,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终的是非曲直一定要法官定夺,居中裁决。
黄子佼的话,说过听过就可以了,不好太认真,他只是从他自己的立场传递一些信息,这些信息与真相有很远一段距离。
接下来被爆料的艺人一定会纷纷出面自证清白,毫无疑问,他们所说的话也都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并不代表完全的真相。
请记住,不要在社交媒体上无条件地相信任何一个人。当然,也包括我自己。
二,私底下,我会相信黄子佼说的那些事情吗?
我不需要通过他来说,根据我的常识判断,他说的并非完全不可信。
撕开世界的面目,任何一个人都有不堪的一面,有的属于法律层面,有的属于道德层面,有的纯属隐私,例如个人癖好等。这些东西撕开,摆到聚光灯下,并用手机屏幕放大看,都不好看。
娱乐名人,被撕开后,难看的一面会更难堪一些,这不光在台湾,就是在大陆,在香港,在首尔,在好莱坞,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他们有更多的资源,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他们有更多的诱惑,而他们并不具备超越普通人的道德感和约束力。
娱乐名人也是人。
三、我个人非常反感黄子佼的这种爆料的做法,所以我要说一句“黄子佼连爆13名艺人丑闻,这才是最大的丑闻”。
他对自己曾经的丑闻,不,曾经的犯罪,表示道歉,表示抱歉,三言两语后,就开始往大小S吸毒上扯,然后扯出一连串的所谓猛料,“我不管了,我就是要说出来,管你们去死,反正没有人管我去死,说明他们就可以若无其事地红下去......”
他的基本逻辑是:我做错了,但我身边的人也不是什么好人;如果我被自己曾经的作恶“报应”了 ,那么,我现在就要成为我身边所有人的“报应”。
他对自己的恶并没有真心忏悔,他以为曝光别人的恶就能减轻自己的恶。他要把别人拖下水,自己死,也要拉一群垫背的。
我极度恶心他的这种做法,这就是“告密文化”的翻版,刻薄,阴损,毫无一个男人的担当。如果有人为他的“坦诚”而欢呼,我只能说,这是人性的悲哀——这近乎没有人性。
艺人之间的交往,也有隐私的界限。玩不到一起去,可以不玩;看不惯的,可以不看;触犯法律的,做为一个守法公民,可以选择报官。
暗中写下小报告,等自己的丑闻曝光,再把这些小报告拿出来为自己赎罪,这是人之下品。
这种风气风行下去,人人自危,这个社会会变成什么鬼样子?
我认可台警方的做法:对于黄子佼曝大小S吸毒,无实证且过追诉时效,将不会侦办。
演艺明星不是完人,他们跟普通人一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包括拥有不可以随随便便就被“有罪推定”的权利。
至于“事件”的实质,民众自己心里会做出判断,她们的商业价值就能体现民众的判断。
再说一遍:遵纪守法,远离毒品。
顺着黄子佼,我想起另一位黄姓艺人,黄海波。2014年5月15日黄海波因涉嫌一起诡异的嫖娼案被抓进看守所,2014年11月30日释放,2014年12月1日凌晨,黄海波向公众致歉:
“各位好。事发至今,恍若隔世。关于我的事情终于可以亲自向大家有所交待。真诚地向全社会说一句:对不起!
身为一个公众人物,我做出了错误的示范,愧对于观众朋友们的喜爱支持,也给合作伙伴们带来了重大损失和诸多困扰。
事已至此,所有对我的惩罚,我全盘接受。未来,我将会用很长一段时间来反思和沉淀自己,并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没有人可以做到不犯错,但有人可以做到自己的错自己咽下去。
小人无过,君子常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君子与小人的差异在哪里?“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出了问题找自身的原因,小人出了问题找别人的茬。
黄子佼就是小人,他不是君子。《论语》里一共出现过24处“小人”,其中19处是作为“君子”的对立面而出现的,黄子佼不过是跨越千年的一个脚注而已。
孔子不喜欢这样的人,MeToo。
|原创作品·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