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
我们先给家长们引入一个热门话题来带入今天的主题:
婴幼儿秋季腹泻行将到了每年的季节性发病时间,家长们会问:有没有必要接种轮状病毒疫苗?传说这种疫苗是自费的、属于二类疫苗,国家并没有列入儿童计划免疫项目中。
何况,接种时医生常说:接种了也未必能保证孩子不患病,接种与不接种都由家庭自己选择。
呵,这锅甩的,那我们家长到底怎么决定,我们懂吗?又不是买股票——一切风险自己承担。
同样的问题女儿也问过我,我的回答是:应该接种!不管这疫苗是一类还是二类、是免费还是自费,事实证明,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对孩子是最基本的保护。
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孩子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父母最大的牵绊就是孩子生病,什么营养问题、发热、腹泻、抽搐等等,简直让家长们操碎了心。怎样能让孩子在每个阶段以及传染病来临的季节都能能安然无恙,健康的成长,就成为家长们最美好的愿望了。
是疫苗吗?
那我们进入今天的主题:
为什么孩子要接种轮状病毒疫苗,能防得住秋季腹泻吗?又是病毒、到底是什么病毒?怎么知道是轮状病毒感染?
孩子长到6个月以后,各种营养缺失都来了,家长正追赶着补营养,可“拉肚子”又跟孩子“杠”上了,这像“豆芽”一样的小身体还怎么长好?难道孩子就绕不过这一道道“坎”吗?是家长在喂养孩子的过程中做错了哪些事呢?
成长的烦恼?
一、何谓秋季腹泻?婴幼儿秋季腹泻与轮状病毒性肠炎有什么关系?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为什么会一直是人们高度关注的一种疾病?
1、秋季腹泻与轮状病毒感染: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统计:每年入秋以来,6个月以上至5岁的婴幼儿,几乎均出现过不同程度的腹泻现象,像一波波感冒、发热的流行“潮”,孩子们难逃拉稀水便,出现眼窝凹陷甚至脱水。
我们把在秋冬季节引起的小儿腹泻俗称为“婴幼儿秋季腹泻”,由于秋季腹泻多数与感染有关,而感染中80%是由肠道轮状病毒引起。因此,《儿科学》将婴幼儿秋季腹泻统称为《腹泻病》,其中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是秋季腹泻的一种,而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的主要致病病原体。
婴幼儿秋季腹泻病
2、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病率及现状越来越不容轻视:
▶ 轮状病毒感染高患病率:
我们打个比方哈:把这比喻为一个分子式,婴幼儿腹泻病为分母,那么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就为分子,分母一般不变,那么分子越高,即轮状病毒的发病率越高,婴幼儿腹泻病的发病率就越高,毕竟,轮状病毒感染占感染性腹泻总发病率的80%。
自1990年以来,我国对婴幼儿腹泻病开展了历年来的流行病学基础检测:轮状病毒依然是婴幼儿腹泻病的最主要病原体。我国每年大约有1000万婴幼儿曾经患过轮状病毒性腹泻,其中住院患儿的腹泻患病率在42.6%,门诊为32.5%,约占婴幼儿总数的1/4之多。这样的高发病率不得不引起社会各界人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临床医学及家长们。
轮状病毒肠炎的高发病率
▶ 轮状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病死率及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全球每年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婴幼儿死亡人数大约为9万;其中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的婴幼儿;而且,轮状病毒感染往往从无症状、轻度腹泻到致命性感染性肠炎、急性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可持续3~9天不等。其次还会引起心肌炎、肺炎、脑炎及感染性休克等合并症。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及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肠道病毒感染特别是轮状病毒已逐渐占绝对优势,成为5岁以下儿童脱水性腹泻的首要致病原。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孩子脱水症(眼窝凹陷)
小贴士:婴幼儿腹泻病具有季节性的高发病率,主要致病原是轮状病毒感染,因此,家长一定要对婴幼儿特别是半岁以后的孩子密切关注。
二、什么是轮状病毒感染?为什么是婴幼儿容易发病?
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核糖核酸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其中,轮状病毒A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该病毒结构相对稳定,在外界存活时间长,耐热、耐酸碱,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不容易做病毒分离。
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腹泻分子模型
轮状病毒是由粪-口传播,也可经呼吸道冷凝胶传播。可与小肠的肠黏膜细胞直接感染,并且产生肠毒素而引起肠炎,导致婴幼儿以腹泻、水电解质紊乱为主要表现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年龄越小,越容易被轮状病毒感染:经临床调查,大多数5岁以下的小孩都有感染过轮状病毒的病史。然而,随着第一次感染后,孩子会产生相应的抗原-抗体免疫反应,机体免疫力反而会逐渐增强,即使下次再感染,机体也会反应性的识别轮状病毒,感染力就会逐渐减弱,因此,年长儿及成人就很少受到轮状病毒影响。
污染的餐具
三、婴幼儿为什么容易被轮状病毒感染?有哪些原因?
1、小婴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
这是主要的内源性因素,小孩子一般肠道相对长、肠壁薄,通透性强;小肠粘膜血管丰富、渗透力强,因此,容易造成病毒、细菌等一些有害微生物从小肠直接进入血液,同时,由于小孩子的肠道动力不足,也会使病原微生物在肠管滞留和排泄延迟。
2、肠道益生菌及双歧因子少,不能阻止病原微生物生长:
小婴儿肠壁上绒毛短小,不能较好的阻挡微生物的侵入,同时正常的肠道菌群还较少,不能保持正常的肠道微生态平衡。加之后期母乳中的双歧因子及分泌型IGA抗体减少,就不能很好的阻挡这些病原微生物如轮状病毒及大肠杆菌生长,那人工喂养的孩子还不如母乳喂养。
婴幼儿肠道发育不成熟
3、轮状病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其传染性又非常强:
病人和隐性病毒携带者是传染源,可以引起散发和流行。轮状病毒主要是通过胃肠道、密切接触和呼吸道传播,这是外源性因素。
而对孩子最不利的是,婴幼儿需要家人贴身照护,几乎所有人身上都有轮状病毒,成年人因为身上已经有了抗体,故而一般不会腹泻,但是如果我们家长自己不注意讲究卫生、冲奶不洗手、外出回来不换衣服或直接给孩子喂奶,加上孩子的奶瓶、餐具及玩具不消毒,那么孩子被轮状病毒感染的机会就大大增加,这都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轮状病毒污染
四、如何知道婴幼儿腹泻是轮状病毒引起的呢?它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1、不洁的饮食习惯:
前面我们已经说了,轮状病毒几乎无处不在,孩子的饮食起居都是家人贴身照护,如果我们在给孩子吃奶的某一环节不够注意卫生,如妈妈洗手、奶瓶及玩具消毒,衣物换洗等,对于大人来说无关紧要,但是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无疑感染上轮状病毒就不奇怪了。
护理婴幼儿前勤洗手
2、典型的临床症状(临床特点):
(1)起病急: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体温不高,起初会以为是“感冒”,最初1~2天有些孩子会出现呕吐,随之就会出现腹泻。
(2)典型的稀水样便:腹泻次数多,一日7~8次甚至十几次,大便水分多,多呈淡黄色稀水样或蛋花汤样便,伴有少许粘液,无腥臭味。如果孩子腹泻没有及时纠正脱水,继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
稀水样、蛋花汤样便
(3)大便常规实验室检查:少量白细胞,1~3天病毒从粪便排出,可在电镜下检测到病毒及病毒核酸。
大便可检出病毒
(4)可自愈:本病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3~8天腹泻可减轻直至停止。
五、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病不可以做的几件事,为什么?
1、不能随意或自行应用抗菌药物:
如果孩子明确了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或者说孩子就是拉的稀水样便,说明是病毒感染占优势,几乎没有细菌什么事,前面我们已经替家长分析了孩子秋季腹泻的原因,其中就是肠道微生态平衡的问题,本来孩子肠道中的益生菌就比较少,比如大肠杆菌、大肠埃希氏菌等,如果我们一味的给孩子用了抗生素,就会将益生菌消灭,那么孩子就会肠菌群失调,肠道免疫功能差,将适得其反,腹泻只能越来越重。
婴幼儿腹泻不能滥用抗菌药物
2、不能用饮料代替水来纠正脱水:
孩子腹泻在丢失水分及电解质,为了防止脱水,我们应及时的补充水分,但是,有些家长自作主张,给孩子喝一些有味道的果汁、糖水什么的,诸不知,家长这么做是“雪上加霜”。为什么?因为饮料中含有高分子的糖和矿物质,其浓度高、渗透压自然就会高,一旦这些高渗性的饮料进入孩子的肠道,那么为了保持自身体液平衡,身体就会发动更多的水分来稀释它,这样岂不是脱水更加严重。因此,孩子腹泻家长不能“好心办错事”。
腹泻不能用饮料代替水
3、不能随意给孩子用止泻药物:
我们已经说过,婴幼儿腹泻病是自限性疾病,腹泻是可以将病毒从粪便中排出来的,一般我们应该“因势利导”不主张随意用一些止泻药如洛哌啶醇,因为这些止泻药会抑制胃肠动力,从而增加病毒复制、细菌繁殖及毒素的吸收,对于感染性腹泻是非常危险的。
六、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病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有家长又会晕圈了,向我们发问:你前面说,孩子腹泻这药不让用、那也不能做,那腹泻怎么治呀?万一拉肚子不停怎么办?是啊,可是我们有一至关重要的解释:本病系自限性疾病,好话说三遍,所谓自限性就是此病能够自愈。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办呢?
关键四个字:对症处理!
1、饮食疗法:腹泻孩子本来就是入少失多,营养不足和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因此,及时的给孩子进行饮食合理调整,是治疗的关键。
此时应尽快恢复母乳喂养及原来已经熟悉的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给孩子喂食与之年龄相适应的易于消化的食物。
轮状病毒腹泻会继发乳糖酶不足,因此,最好给孩子喂食淀粉类食物,也可以吃去乳糖配方奶粉以减轻腹泻,缩短病程。
腹泻一旦停止,就要逐渐恢复营养丰富的饮食,并每日加餐一次,至少2周。
去乳糖配方奶
2、口服补液:现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通常是口服补充低张性或等张性口服含钠液,原则上是按合作每公斤体重计算:生理所需+丢失量,如果纠正不能理解,自然是一个到医院遵医嘱口服补液。
袋装的口服补液盐
3、及时补充钙、镁、锌:腹泻会一定程度使钙、镁离子丢失而引起婴幼儿抽搐,因此,应该适当补充。同时,世界卫生组织指出锌补充剂可以降低腹泻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减少腹泻的复发。应在医嘱下酌情补充,这里只是给家长一个原则和建议。
4、肠生态疗法及肠粘膜保护剂: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并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定植于侵袭,从而控制腹泻。一般是口服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
肠粘膜保护剂如思密达有吸附毒素,维持肠道的吸收及分泌功能。
益生菌
七、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怎么预防?轮状病毒疫苗如何接种?
其实,又要说到疾病预防了,对于家长来说,无疑预防更重于治疗:
1、合理喂养,依然突出母乳喂养: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我们应适时的开展辅食的添加,每次仅限一种,逐步增加,坚持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的原则,适时断奶。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一定要注意奶制品的保存方法及奶瓶、餐具、便器及玩具的定期清洁消毒,置于干燥通风处。要勤洗手,包括大人及孩子,勤换洗衣物。
3、为避免轮状病毒感染积极做好人员、物品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4、按时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目前是轮状病毒减毒重组活疫苗,接种疫苗对婴幼儿来说是理想的预防轮状病毒感染的方法。
口服轮状病毒重组减毒活疫苗,不用热水服
轮状病毒疫苗:轮状病毒疫苗主要是预防重症腹泻和因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腹泻,并且也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一般是服用后两周产生抗体,4周抗体的浓度达到了最高峰,对于重症腹泻的保护高达90%。
目前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腹泻,没有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只能够通过治疗症状得以缓解;我国接种的疫苗一般都是甜味儿口服液,不用注射,以便于孩子服用;轮状病毒疫苗是减毒的活性疫苗,所以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该疾病最经济又最有效的手段。
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方法:接种对象主要为2个月~5岁以下婴幼儿。使用方法用手开启瓶盖,用吸管吸取本疫苗,直接喂于婴幼儿,用量为每人一次口服3ml,每年接种一次,切勿用热水送服。
腹泻是自限性疾病——可以自愈
综上所述:关于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病,俗称婴幼儿秋季腹泻病,该病具有高发病率,几乎5岁以下或者均有腹泻的经历,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因为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感染休克而死亡,因此,婴幼儿腹泻病始终都引起了社会不同人士的高度关注。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是自限性疾病,只要我们做好预防,做好饮食卫生,合理营养搭配,结合每年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无疑是对婴幼儿最好的保护。
说明:如果文中有引用用药图片,纯属针对药物,与药品商家无任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