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现代化猪场管理来说,如何防治呼吸道疾病一直是一个管理难点,也是提高猪群成活率的一个关键点,其中某一个猪场的死淘猪只的原因统计中,因为呼吸道疾病所导致的死亡占保育猪的30%,占育肥猪死亡的40以上;
其呼吸道疾病的外表症状主要有咳嗽、喘气、喷嚏及流鼻涕等,并且一旦进猪舍内听到明显的猪只咳嗽比例超过10%以上,那么此猪群的喘气发生比例和死亡情况就会快速上升,并且没有控制得当的话,还会快速波及至其他相邻栋舍的猪群,给猪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借此机会,小编给大家分享猪场的几种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和相关的控制方法:
1、猪支原体肺炎:
是支原体科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猪的一种接触性、慢性、消耗性呼吸道传染病。
①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急性病例以肺水肿和肺气肿为主;亚急性和慢性病例见肺部“虾肉”样实变。支原体使增生的淋巴小结会常常压迫支气管,引起支气管扩张困难,每次呼吸时,有效的气体交换就减少,从而迫使猪增加呼吸频率,病情严重的猪就会出现喘气现象。发病猪的生长速度缓慢,饲料利用率低,育肥饲养期延长。
②发病和混合感染机理:支原体聚集并粘连在支气管、细支气管以及气管上皮细胞上,首先附着在纤毛上皮细胞上,然后逐渐引起感染细胞发生病变、死亡,导致部分纤毛功能受损或脱落;由于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纤毛变短变少,纤毛正常的摆动功能显著的下降,以致无法排除肺泡分泌液、空气源性的微细粉尘和各种致病原,为继发性感染大开方便之门,近年来由于经常和蓝耳、圆环病毒等其它病原混合感染,使防控和治疗的难度增大!在6~10周龄感染较普遍,许多猪直到3~6月龄 时才出现明显症状。
③传播途径:主要为经呼吸道空气传播,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原体是经气雾或与病猪的呼吸道分泌物直接接触传播的,垂直传播中其母猪传给仔猪使本病在猪群中持久存在,并且在猪只抵抗力下降或群体出现应急时,如管理水平、季节、通风条件、猪的密度以及其它环境因素改变而有较大差异。
④预防:免疫按性质分为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两种。被动免疫是指仔猪从母乳中获得针对性的抗体。如母猪曾接种过疫苗或自然感染过,则它的初乳中就含有特定抗体,仔猪只需吃奶就能获得母源抗体;但母源抗体的保护是短暂的,并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稳定性;
在仔猪感染支原体前就要进行免疫,这时诱发的免疫保护效果会很好,而且保护时间会很长。由于无法预测仔猪在何时会受到感染,所以仔猪一出生,就应尽早进行预防接种。另外早期免疫接种要考虑到母源抗体会不会对疫苗产生不良影响。当然选择高质量的疫苗和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如一、三周龄进行两次肌肉注射)对免疫效果也至关重要。
⑤治疗和常用的抗生素有四环素类、泰乐菌素、林可霉素、泰妙灵、奎诺酮类(恩诺沙星、诺氟沙星等),但总的来说,使用抗生素不会阻止感染发生,且一旦停止用药,疾病很快就会复发。另外猪肺炎支原体对青霉素,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Ⅱ,磺胺二甲氧嘧啶,红霉素,竹桃霉素和多粘菌素都有抗菌性。
2、猪流感(SI):
①猪流行性感冒是高度传染性的猪只呼吸系统传染病,秋冬季易发病,其特点为发病急骤,突然发烧及其他伤风的症状,相应措施做的好的情况下康复亦和发生一样的快;发病初期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常横卧在一起,不愿活动,呼吸困难,激烈咳嗽,眼鼻流出黏液。发病率高死亡率低;
②预防:用猪流感佐剂灭活苗对猪连续接种两次,免疫期可达8个月。
③治疗:以控制继发感染为主,用适量抗生素(如氟苯尼考/阿莫西林)全群饮水,对发病严重的猪用复方氨基比林和青霉素和链霉素肌肉注射,另外可用板蓝根颗粒和荆防败毒散拌料或饮水,进行抗病毒和清热解毒使用;
3、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
①本菌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干燥的情况下易于死亡,对常用的消毒剂敏感,一般60℃5~20分钟内死亡,4℃下通常存活7~10天;
②其中6周龄至6月龄的猪较多发,但以3月龄仔猪最为易感。本病的发生多呈最急性型或急性型病程而迅速死亡,急性暴发猪群,发病率和死亡率一般为50%左右;
③急性:突然发病,未出现任何临床症状突然死亡。病猪体温达到41.5℃,倦怠、厌食,后期则出现心衰和循环障碍,鼻、耳、眼及后躯皮肤发绀。临死前血性泡沫从嘴、鼻孔流出。皮肤发红,精神沉郁,不愿站立,厌食,不爱饮水。
④亚急性和慢性:在急性期后出现。病程长约15~20天,病猪轻度发热或不发热,有不同程度的自发性或间歇性咳嗽,食欲减退,肉料比降低。病猪不爱活动,仅在喂食时勉强爬起。慢性期的猪群症状表现不明显,若无其他疾病并发,一般能自行恢复。本病应注意与猪肺疫、猪气喘病进行鉴别诊断。猪肺疫常见咽喉部肿胀,皮肤、皮下组织、浆膜以及淋巴结有出血点;而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变常局限于肺和胸腔。
⑤治疗: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磺胺类药物或泰妙菌素、泰乐菌素、新霉素、林肯霉素等抗生素,可控制猪群发病。
⑥防疫:国内外均已有商品化的灭活疫苗用于本病的免疫接种。一般在5~8周龄时首免,2~3周后二免。母猪在产前4周进行免疫接种。可应用包括国内主要流行菌株和本场分离株制成的灭活疫苗预防本病,效果更好。
4、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
①是典型的免疫抑制病,常常混合继发其他病原感染;传染途径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繁殖系统传播,本病传播力强,一旦感染可迅速传播,且流行后隐性感染增多,症状减轻,是病毒毒力下降和猪抵抗力上升的结果,并且在外界环境改变时容易发病;;
②急性感染主要为食欲减退,发热呼吸困难,很多母猪早产,哺乳仔猪整窝感染,气喘扎堆,进而消瘦死亡;保育猪往往出现在流行后期,断奶后出现厌食,呼吸困难和腹泻消瘦,死亡率高,存活的猪只容易成为僵猪;
③防疫:在流行地区必要时可试用灭活油佐剂疫苗免疫后备母猪和怀孕母猪,基础免疫进行两次肌注(间隔 21 天),在泌乳期进行一次加强免疫,对后各母猪或育成猪可接种弱毒疫苗,一次接种后可在7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可在 4个月以上。弱毒疫苗般还不允许用于种猪,但当猪群面临 PRRSV 的流行威胁,所有怀孕母猪和初产母猪均有易感性,可能引起繁殖障碍的情况下,有必要考虑对母猪免疫接种!
④治疗:以控制继发感染为主,用适量抗生素(如氟苯尼考/替米考星)全群饮水,对发病严重的猪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噻夫等肌肉注射,另外也可用板蓝根颗粒和荆防败毒散拌料或饮水,进行抗病毒和清热解毒使用;
由于篇幅原因,关于猪只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先汇总以上四种,其他的如猪多杀性巴氏杆菌(PmT)、萎缩性鼻炎(AR)等在后续的文章中继续给大家进行分享,感谢阅读,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