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虎门渡轮关停的消息刷爆了东莞、广州两地人的朋友圈,不少人感慨:渡轮要成为回忆了。当大多数人在感慨以及追忆的时候,虎门渡轮还在正常营业,全体370名员工还在岗位上完成自己的任务。梁伟强是其中一位,他是编号6607船的总轮机长,负责“照料”船的“心脏”。今年是他在虎门渡轮的第28年。

相处时间最长的船有18年
“指标正常”,经过一轮航前检查之后,梁伟强在航行日志上登记好轮机仓里所有机电设备的指标,并告知船长可以通航。就这么一项每天重重复复的工作,今年55岁的梁伟强一做就是28年。回想起刚入职那一年,仿佛还只是昨天的事情。
1991年7月,梁伟强是个刚从部队退伍两年的27岁青年,得知虎门渡轮在两个月前开渡之后,觉得这家公司发展前途不错,加上自己在部队时也是做与船轮机相关的工作,有一定的经验,于是就应聘了虎门渡轮担任轮机员。当初的梁伟强也没有想到,会做到渡轮关闭的那天。

回想起每一艘经过自己手的船,梁伟强还能记得清清楚楚它们的编号,尤其是那一艘编号是6606的船,因为从它出厂的那一天开始,梁伟强与之一同共度了18年时光。“那时候是在船厂里‘接’它出来的。”梁伟强说,刚开始时,虎门渡轮只有两个码头、3搜船,还是双体船,能装50辆车左右,在通船3、4个月之后,车流量不断增多之下,虎门渡轮增加3搜新船。
其中一搜就是梁伟强最难忘的编号6606船,是单体船,比“旧”船长10米左右,能够多运载10辆车。梁伟强介绍上面层可以载24辆小轿车,下面层可以载16辆大货车,要是全部运超大货柜车的话,可以载9辆。
“对于我来说它就是我的家。”梁伟强说,18年来每天都要在那搜船上,船的每一部分都十分熟悉。后来因为船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打变得陈旧,公司决定要淘汰掉,随后梁伟强也被分配到其他编号的船上。2017年,梁伟强担任编号6607船的总轮机长。

收获满满的成就与欢喜
在虎门大桥通车以前,虎门轮渡是24小时运营的,高峰期间每天运输车辆10000多辆次,虎门大桥开通后,虎门渡轮每天开通16个小时的时候,平均每天运输车辆7000辆次,改为开通12小时后,每天只能运送车辆3000至4000辆次。
还是24小时运营时,渡轮的工作人员是3班制轮岗,梁伟强说,那时一艘船上包括轮机员、轮机长、总轮机长一共7个,一同“照料”船的“心脏”——轮机仓;后来改成12小时运营时,人员减少到4个。梁伟强表示,无论人员如何变动,细心、负责、敏锐是工作人员进入轮机仓后必须带上的“工具”。
轮机仓位于船最下方,因为机器的运作,轮机仓室内温度时常是30摄氏度左右,加上机器运作产生的噪声,一般人待不到一会便觉得难受。可是对于梁伟强这样的轮机工作人员来说,一旦下去了,就要待上4个小时。

水温表、油压表、气压表……别看每一个表都长得差不多,指针的位置分分钟影响到航行。在梁伟强看来,机器出现故障称为船”生病“了,而他们就是“医生”,从船出航前到靠岸,即便船走一趟只是18分钟的事情,梁伟强都时刻关注着每一个刻度是否在正常的范围内。
让梁伟强特别得意的事情是,这么多年以来,经他手的船都是零事故,所遇到的故障他都能够用自己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及时解决好。“这是一个轮机员最大的成就。”梁伟强说。
除此以外,梁伟强特别喜欢看着渡轮上人来人往、车来车往的,感受人生百态,“以前过来渡轮的还有很多客运车,会看到好多好多人,非常热闹。”梁伟强说,尤其是春运的时候,看着各式各样的人赶回家过年,心里会觉得很欢喜。
据梁伟强的回忆,在95年以前,虎门渡轮现在的大货车车道边还有各式各样的大排档,人们在等候渡轮的时候,都会在那买上一两份小吃。后来为了保障安全,在95年的时候将大排档全部撤掉。

假若不关停,会一直做到退休
虎门渡轮的航线是从东至广州南沙、西至东莞沙田,全程2公里左右,一趟渡轮18分钟。在这28年里面,梁伟强已经记不清楚来回渡过了多少个18分钟,他大致计算了一下,每天在岗的8个小时里面,大概出航11个航次(来回)。
在这成百上千次的航次中,梁伟强见证着两岸城市的发展。在梁伟强的记忆当中,渡轮成立之初,两岸的山都是光秃秃的,周边可以用荒凉来形容,现在周边交通更加灵活,两岸也越来越多高楼大厦。还有具备标志性的虎门大桥和南沙大桥,从桥墩到通车,梁伟强都是见证者。

这28年来,梁伟强早已经把这里当成自己归属地,从来没有想过离开的那天。“太突然了,十分舍不得。”对于渡轮关闭这件事情,梁伟强是在20日才知道的。按照原本的设想,梁伟强打算一直做到退休,没想到接到这样的消息。

一个人的工龄在30年左右,梁伟强在虎门渡轮贡献了自己28年的时间,“可以说我这一生的工作就在这里完成了。”为了留下更多回忆,在这最后的几天里,带着自己的孩子、孙子感受渡轮,留下一张张照片,“希望若干年后,提到这段历史,他们会说自己的爷爷在这里工作过。”梁伟强说。
采写:南都记者 黄馨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