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玲玉的自杀重击了上海这个城市。
她得到了一场举城瞩目的葬礼,短短三天,万国殡仪馆人人争睹她最后的面容;举殡之日,有三十多万人在道路两旁为她哀悼。
人们因为这个精彩生命的逝去而感到无比难过。
从那天报纸的记录可以知道,胶州路人山人海,租界出动大批警察来保证秩序的顺畅,在电影界,这是前所未见的。
《纽约时报》驻沪记者将当时的场景描述成“是世界最伟大的葬礼”。
阮玲玉
而这样的情形所能说明的,除了人们对阮玲玉银幕形象的无限怀念,更有一份愤恨。
而对于很多和阮玲玉一起工作过的导演们来说,他们所看到的是电影中的悲剧变成了现实:主人公用自己鲜活的生命唤醒了银幕上伟大的悲剧力量。
鲁迅、聂绀弩、柯灵等当时的文人名士在阮玲玉辞世后集体写文以悼念,感叹天妒红颜,有病在身的鲁迅先生以赵令仪的笔名,发布了《论“人言可畏”》这篇文章,表扬“颇有名,却无力”的女演员可以称作是“勇者”,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导致阮玲玉悲惨人生的根本原因。
阮玲玉
阮玲玉的自我了结使悲痛之中的上海市民联想到电影《新女性》落幕时她那“我要活啊!我要活啊!”的声嘶力竭的喊叫,它表达了“新女性”们对活着的真实期盼阮玲玉之悲剧,如今已经过去了好几十年,但是现在,仍有不计其数的人为之感慨。
直至今天,阮玲玉的世界仍像一个不允许别人随便打扰的地方,很少有人敢走进去窥探,连温柔细密的关锦鹏和张曼玉,也只能带着对她的祟敬,小心谨慎地雕琢着这个女子的形象。
晦暗的旗袍,细致的面容,凄楚的神色……阮玲玉如昙花一般带着寂寞的芳香。
如今,更多的人凭借着《阮玲玉》这部哀伤至极的电影来了解当年的女子。
阮玲玉
如今荧幕上的阮玲玉与那个时代的阮玲玉就像两个隔空对话的人,明晰却飘渺。
尽管人们在荧幕上能够看到阮玲玉的悲惨经历但阮玲玉那时的惆怅、悲伤的心境人们恐怕也再难还原。
虽然在电影荧幕上,阮玲玉绽开了娇艳的人生之花,但是她自己的生活中却充满了苦涩。
电影《阮玲玉》中,有一首主题曲,歌曲名字叫作《葬心》:“蝴蝶儿飞去,心亦不在,凄清长夜谁来,拭泪满腮。是贪点儿依赖,贪一点儿爱,旧缘该了难了,换满心哀……”
在演唱者黄莺莺带着古典音调的细腻歌声中,阮玲玉的凄楚,在相距几十年后的今天,仍旧触动人们的心弦。
您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您关注一下@唯心史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