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2年,国民党真正的生死之战——“九合一”选举拉开帷幕,能否在国民党的声势落入谷底之际背水一战、绝地反攻,守住2018的战果,党主席朱立伦已经退无可退。摆在朱立伦面前,明明有一招深思熟虑的好棋,怎么一落子,就成了臭棋呢?还得回到朱立伦的领导力来找原因。
国民党16日宣布由党主席朱立伦核定的“选举提名委员会”8人名单,将负责年底“九合一”选举提名任务。不过,新北市长侯友宜、台中市长卢秀燕、嘉义市长黄敏惠随即以“不宜球员兼裁判”为由婉拒。有台湾媒体人在脸书直言,“悲剧不断重演,朱立伦领导统御死当”。
去年9月,朱立伦经过与江启臣、张亚中的PK赛,再度当选国民党主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党内普遍期待一位有领导力的党主席,来带领大家征战2022与2024。
但所谓“四大公投”、台中第二选区补选、“罢昶”案的接连落败,党内对朱立伦的期待逐渐转变为质疑。在“罢昶”案投票前夕,资深媒体人赵少康就忍不住跳出来痛批,“畏首畏尾啥都做不了”。
客观地说,朱立伦组建“选举提名委员会”,在党中央原有领导架构之外,纳入侯友宜、卢秀燕、黄敏惠等所谓“地方诸侯”,加上韩国瑜这个党内“四个太阳”之一,原本是一个好的布局,因为这几人在党内拥有强大实力和基层民意,一同来挑“九合一”选战的重担,既可以分担压力,也能营造团结氛围,巩固朱立伦的权力基础。若这个委员会能够群策群力,国民党“九合一”选举开局利好。
明明是一招深思熟虑的好棋,怎么一落子,就成了臭棋呢?这还得回到朱立伦的领导力来找原因。
在“选举提名委员会”名单公布之际,有国民党高层表示,这份名单是朱立伦亲自逐一征询。事后来看,这个“征询”显然有疑问,最起码是不到位,并没有得到明确或肯定的答复。
台湾媒体随即挖出,朱立伦不是第一次犯这类错误。去年10月30日国民党开全代会,宣布聘任郝龙斌为中评会主席团主席,郝龙斌随即发声明表达他事前“未获通知,也无意愿”,搞得国民党中央灰头土脸。
如此低级的错误,一而再地出现在国民党最高层的政治沟通与决策中,太令人不可思议,但又是赤裸裸的现实。
以此推想,“九合一”选举上至县市长,中到县市议员,下到村里长,国民党中央如何去统领,如何去协调,如何来打这一仗?
去年底的岛内“四大公投”,刚开始舆论对国民党普遍看好,于是头脑发热,做出了激进的决策,导致“地方诸侯”顾虑重重,不愿意配合甚至公然唱反调,结果就是人心涣散、满盘皆输。
今年的“九合一”选举,国民党已经没有再输的本钱,党主席更没有任何犯错的空间了。还是那句老话,国民党必须团结,只有团结,才有机会一搏,才能杀出一条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