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肯定不会在内地上了,这是好事

2022年07月14日23:20:24 热门 1119

文丨Mr. Infamous


关于香港电影“癫狂”与“过火”的评定,依然被时时提起,但即便已被说到烂大街,也还是没有多少人真切意识到,香港电影已经不癫不火很久了。


就像虹膜昨天的文章提到的,香港电影已经走上了另一条强调本地社会批评的路,似乎封存了原来的风格特点。


郑保瑞用这部蓄势多年的《智齿》,让香港电影又重新寻回癫狂和过火。


《智齿》肯定不会在内地上了,这是好事 - 天天要闻


这电影的主线,其实是一个司空见惯的警匪故事。连环凶杀案当前,刚刚复职的老警察展哥(林家栋饰)不得不带上初出茅庐的新警察任凯(李淳饰),步入危机四伏的黑暗丛林。这类犯罪、动作与悬疑三大类型交相结合的路数,恐怕之前的港片,特别是银河映像的作品,已经有过许多上佳的示范。


影片在凶杀案上插入了一段肃杀的回忆——若干年前,王桃(刘雅瑟饰)开车撞坏了一个女人,而这女人恰是展哥的太太。如今王桃重出社会,展哥枉顾警察身份,一心要不择手段置她于死地。事态愈演愈烈,不过是一个街头女混混,王桃要同时招架黑白两道以及连环杀手的迫害。


《智齿》肯定不会在内地上了,这是好事 - 天天要闻


年初柏林国际电影节进行时,《智齿》的“生猛”印记就吊高了观众期待,而上周乌迪内远东国际电影节让它有了更多观众,也让人品到了“生猛”二字超脱了直观的视觉刺激。郑保瑞把我们所熟知的社会形态往前推了一步,用一种揣测的影像来呈现如今社会的某个极端状态,或者,某个始终存在但是我们未尝感知的世界。


《智齿》肯定不会在内地上了,这是好事 - 天天要闻


于是这故事能以共同症候的名义,顺利地从内地移植过来。郑保瑞提起雷米的原著小说,“写的是一个南方都市,潮湿,乱,嘈杂,很多人,很像八十年代,我从澳门去到香港,看到的一些贫民窟的状态。我把整个故事搬到了香港。”


不仅把那些潮湿混乱的状况给搬过来,郑保瑞还加倍放大了环境的“脏”与“臭”。2017年,全组人拍了三个多月,每天都要运来15车垃圾,维持腐败脏污的状态。无穷尽的垃圾堆加上尸块、人体模型、蚊蝇,在南方的豪雨之下泡得巨臭无比。偏生展哥嗅觉灵敏,他一闻,像是把气味通达到观众鼻腔内。


《智齿》肯定不会在内地上了,这是好事 - 天天要闻


这种电影,正是郑保瑞所擅长以及所偏好的。2005年的《怪物》,阎红(林嘉欣饰)就在垃圾遍地的烂木屋区中度日,等到蛰伏于小区,也是躲在暗角阴沟里,以垃圾为食。


次年的集大成之作《狗咬狗》,开篇就是被视频捕捉到的一群小孩,在垃圾堆填区内麻木地吃东西,而杀手鹏(陈冠希饰)遇见改变自己的弱智少女(裴唯莹饰)时,正是在垃圾山边的棚屋里。


《智齿》肯定不会在内地上了,这是好事 - 天天要闻

《狗咬狗》


十几年后终于续上《狗咬狗》风骨的《智齿》,把垃圾元素用到了疯狂的极致。这漫山遍野的垃圾把香港的“边缘”布设出异次元的质感,又呼应上现代城市千疮百孔的内核,一如当下社会被人们选择忽视的现实本质。


香港电影近年多拍底层,但也从没这么脏过。或者说,很少能够这么直白地让世情、人心,以这种譬喻的形式外化出来。除了在郑保瑞自己的电影里,恐怕要到九十年代的一些B级片中,譬如邱礼涛的《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伊波拉病毒》等等,才有这些呕心的反射。


《智齿》肯定不会在内地上了,这是好事 - 天天要闻

《伊波拉病毒》


说来凑巧,这两个善于在污秽里寻找呼声的香港cult片导演,这些年都能拿下内地的高票房商业片。邱礼涛更是让票房飘红的《拆弹专家2》携带难以言明的表达,当刘德华越来越是一个端方象征的时候,他与角色在电影里的“病态”,更能映射这个物尽其用、用尽即弃的社会已然病入膏肓。


《智齿》则是通过物体与身体的污损,以及最具标志性的垃圾,来呈现人间崩坏程度的触目惊心。镜头下那些看不到尽头的恶臭垃圾,是电影内外的人所逃不过的牢笼,这让郑保瑞比传统港片摆弄的黑暗,走得更彻底一些。


有了这样的社会观照,郑保瑞才好放置更多具有个人辨析度的元素。当中一个,就是屡屡出现的断掌残肢,它们连同并不完整的人体模型一并呈现,构成一种真人与假人相互映衬甚至交融的景观,生命的界限模糊了,真人既是被物化的,也是被伤损的,再对照回《智齿》所要折射的现实,那也是支离破碎的。


《智齿》肯定不会在内地上了,这是好事 - 天天要闻


郑保瑞在印证社会的残缺,很难不让人想起他在电影里时常表现的残障状态。而除了先天与后天的身体伤残,譬如《智齿》里各种加之于肉体上的疯狂折磨,还有《怪物》里阎红的“怪物”状态,或是《狗咬狗》中少女的“智障”状态,这些与常人相比的精神残障,前者展现了世态与人性的异化,后者则是在异化中重新找寻世态与人性的本真。


《智齿》综合了这两种反方向的手法,受害人残缺的身躯一再警示行凶者的暴戾,这个“行凶者”,不仅仅是杀手,还有被仇恨、妄念所驱动的人以及他们背后早已变形的社会。而一些理应被赶尽杀绝的脏污角色,身上偏偏闪耀着某些非常原始而纯粹的美好本能,比如日本人思念母亲,失足少女渴望被爱,奈何世界先把他们边缘化与妖魔化。


《智齿》肯定不会在内地上了,这是好事 - 天天要闻


于是,这不只是一种挑战心理承受能力的视觉游戏,更是对现代生活与人际关系的本质譬喻。


这种譬喻下,只能是无尽的痛苦。《智齿》需要有疼痛感的病态捕捉,以便从形象推向感知。电影以“智齿”命名,天生就带有群体意识下的锥心疼痛感。任凯长了智齿,痛苦不堪,但是在连轴转的任务里,他没有机会去拔除,因此一直处在煎熬状态里。


《智齿》肯定不会在内地上了,这是好事 - 天天要闻


与此同时,“智齿”也指向一种心理上的疼痛。心头被痛苦的事情狠狠压着,无法释怀,这是落在展哥和王桃身上的重担。展哥家庭被毁,要替妻子,更要替自己去报仇雪恨,所以必须让王桃受到不止加倍的磨难,但在施虐中渐渐复苏了让自己感到矛盾而悲哀的人性。至于王桃,一直被当年的车祸所困,处在卑微到自虐的境地,从但求展哥差使、打骂,走向期望存活而不得。


二人的变化弧度,是电影最具戏剧张力的情感冲击所在,也是最考验演员演技的地方。很显然,这些演员都以切肤的痛感,精准传达了这个故事的锋利与残忍。


《智齿》肯定不会在内地上了,这是好事 - 天天要闻


这也是郑保瑞一贯的做派,他最好的那些故事,大多充斥疼痛。《杀破狼2》延续系列前作拳拳到肉的扎实打斗,是男性之间杀红眼的冲突,发散被力道支配的压迫。


但女性的疼痛越日常,越可怖。《怪物》里阎红用嘴去撕咬罐头盖,突然被锋利的边缘划伤,那声惨叫能在观众心头也割上一刀。《狗咬狗》的少女被长钉透过拖鞋刺入脚跟,拔出时也很骇人,更不用说最后被直接剖腹取出婴孩。


《智齿》肯定不会在内地上了,这是好事 - 天天要闻

《怪物》


十几年前就以这种撕裂的痛感在影迷心中留下疤痕,如今能够比郑保瑞更疯的,只能是郑保瑞。《智齿》里身体的酷刑一波接一波,永无天日。王桃以一个女性的躯体,承载了三方男性叠加的摧残,成为郑保瑞镜头下,甚至华语片中,最为惨烈的角色之一。


郑保瑞通过恶臭与剧痛构建,或者说还原了一个病态社会,那么,还会有出路吗?电影的英文名是“limbo”,即地狱边缘,郑保瑞补充说这是“等待救赎的地方,其实跟整个世界很相似,疫症、政治,全都很混乱”。


《智齿》正式开篇后,就是摆得密密麻麻纷纷乱乱的佛教塑像,一派慈眉善目过去,却丝毫没有慈航普度的感觉,反而被丢弃在那里的一只断手衬托出极端的冷漠,愈发预示故事即将拐入苦海永沸、地狱常在的人间现状。


《智齿》肯定不会在内地上了,这是好事 - 天天要闻


本应给人心灵救赎的宗教在他电影里是偏冷的,《狗咬狗》的昏黄,《智齿》的惨白,不过是一种佐证罢了。因此,想要在这里等待救赎,这“等待”就是无尽煎熬的意思,那即便真有救赎,雨过之后,恐怕再无绝对的天晴。


就像limbo的另一个意思“不定状态”那样,进退两难,不得周全,戏中人也处在受难状况中,这就具有了更高的普世性。于是黑白影像如同主角永远逃不过的人生底色,这底色参与了叙述,更要把悲哀印到人心上。


《智齿》肯定不会在内地上了,这是好事 - 天天要闻


诚然,不能巴望郑保瑞大团圆的救赎。他承继了林岭东充满社会性的暴力美学,以及银河映像最为人称道的黑色、狠辣以及冷酷,做派更偏向于此间的游达志,不留余地地刺破希望,哪怕给一个出路,这出路也无从让人真正痊愈,所以他宿命论的底子,更是苍凉,也更是现实。


这是他对老港片的一个强劲致敬以及对新港片的一个刚猛呼唤。在银河映像声浪渐小的现下,终于从“西游”系列等商业制作中回归自我的郑保瑞,放出了自己身上真正的“狂兽”。


《智齿》肯定不会在内地上了,这是好事 - 天天要闻


他在《导亦有道》中说过,“香港电影现在比死还难受。”这一次,他用前后八年时间完成一则“比死还难受”的故事,宣示了香港电影没死,还杀出了一个新的黎明。


我不期待这部电影会在内地上映,即使修剪也无处下刀,那就让它保持现在的模样吧,这样最好。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