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理由给你,储蓄险到底该不该买

2022年07月13日10:03:38 热门 1212


四个理由给你,储蓄险到底该不该买 - 天天要闻

本文是【萌妈论险】的原创第90篇文章

作者:谢斐然

最近看了张图,连我自己都吃惊的事。2021年保险成为投资榜的榜首,其实我有些怀疑真实性。就连我一个保险经纪人都没有感觉大家对储蓄类的保险是多么的热爱,又是多么的认可,怎么它就成为了投资榜首位了?


四个理由给你,储蓄险到底该不该买 - 天天要闻

每次去讲储蓄险,多数人还以不能跑赢通货膨胀、回本慢、收益低又不灵活的理由来转移问题。说一个笑话,买银行定期存款不关心通胀,买基金或股票不关心本金安全,就是到了储蓄险就各种理由来了,说到底是不认可储蓄险这东西。不认可也没关系呢,不需要特别的认可,只要无偏见的把它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就可以了。

理由一、强制储蓄。看似这四个字很容易做到,其实非常难。就如同每年的晒某宝的账单一样,明明感觉没有挣那么多钱,怎么就花了那么多一样的道理。明明规划买这个理财产品之后每次都衔接上,怎么工作一忙,回家辅导作业就把下次需要衔接的理财产品给忘记了。

银行卡的账户里面一有钱,商家的各种节日就来了,无数人绞尽脑汁的让你花钱。想靠自觉进行储蓄,还是很难做到的。而选择每年缴纳保费,进行强制储蓄。在怎么样我们都知道前期退保是有损失的,为了不想损失的钱也是能逼迫自己将保费缴纳完成的,剩下就是躺赢的时间了。着急用钱有两个情况,生病和买房。基金定投是灵活,随时有可能将本来长期储蓄的钱用来买房。

理由二、保本保收益,无风险收益还不错。家庭资产中的基石资产应该说储蓄险算一个。基石资产必须是保本的,收益可以不高,但是本金绝对不能损失的。目前市场上可以保本保息的产品有银行的存款、大额存单、国债,实在是想不出来其他产品了。不论是大额存单还是银行存款,哪怕是国债都无法终身保收益,都是有固定年限的。储蓄险可以实现终身的保本保收益,永远的正收益。对于基石资产来说,你真的会在乎短期高的哪一点收益吗?长期来看,储蓄类保险的收益远远高于上面提到的保本保息的几种金融产品。

理由三、储备孩子教育金。如果我们已经为人父母了,不得不重视的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除了日常生活的支出,需要提早规划孩子深造的费用。毕竟孩子是否出国,这个选择题永远是孩子做,而家长是提供财力的支持。早规划比没有规划好,出国的花费最少也在100万上下。用储蓄险还可以有杠杆的作用,如果从孩子0岁就开始规划,每年缴纳6万元,缴费10年。到孩子20岁的时候,保单的现金价值已经超过100万了。折合成单利超过4.5%的。

理由四、锁定专属养老金。古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没有人希望年轻的时候过着品质生活,而到老年就跌落到想吃个梦龙的冰激凌都要思考一下,是不是大于蔬菜的价格。只要能够在老年的时候,维持住一定的品质的生活,需要大笔资金支持。毕竟年轻的时候我们有能力去挣更多的钱,而老年只能依靠退休金支撑全部的生活,怎么看起来都非常的单薄。在年轻时,规划出一部分资金用于老年的生活支持,这就是一个长期计划,也没必要太关注短期的收益。

总结

在我看来,这四个理由真的是够扎心的。年轻的时候,直面现实,逃避也解决不了以后的生活。早晚要面对,越早面对,我们需要付出的成本越小。30岁去计划储蓄险的事与50岁去计划储蓄险,哪怕是同样的本金,想达到的效果会差距非常的大。30岁足足比50岁多20年的时间,20年的时间已经差不多够本金翻倍,这就是复利的时间价值。

储蓄类保险作为一个简单、朴实的金融产品,就其存在是非常有意义的,在转移风险的同时,可以终身保本保收益。这是其他金融产不能替代的功能。每一款金融产品有其独特的优势,资产配置也就是教会我们用不同的金融产品去提前规划我们的生活,也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美好。

作为保险消费者,如果你在买保险的过程中碰到不明白的问题或不知道如何购买保险产品,特别是涉及到理赔。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