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杨松
编辑|鄢子为
苏州家电新贵,发起一波冲击。
在awe展上,追觅科技发布大家电系列产品,包括空调、冰箱、洗衣机、厨电等。
“家庭智能化的奇点已至。” 追觅科技创始人俞浩表示。
单空调品类,公司就发布了两款产品,分别采用全嵌式与双机械臂形态。
3月底,追觅空调负责人、首席产品经理李正良,在接受《21cbr》记者专访时称,“用户调研反馈良好。”
全线出击的这个家电公司,成立于2017年,擅长制造洗地机等清洁产品。据去年12月发布的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其估值达到200亿元。
新品冲锋
ceo俞浩是江苏南通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善于延揽人才。
念书时,他创建了学生科技平台“天空工场”,网罗一批发烧友。这群极客组成追觅核心创始团队。
李正良于2023年加入追觅,负责空调项目。离家去苏州入职时,他跟家人说,“以前工作的地方要人才,追觅却要天才”。
他提到,追觅内部氛围像高校,架构扁平,每位工程师都是发明家,有任何新想法都能直接提。
李正良
做新品类的,均为新团队。
例如空调团队,研发人员平均年龄仅三十多岁,还通过校招,吸纳一批有留学背景的人才。
李正良表示,这些人有技术基础,又因海外生活经历,能把握不同地域用户需求,团队规模持续扩大。
2024年,空调国内市场规模超2000亿元,是清洁家电的四倍。
只是,追觅晚来入局,赶上空调行业存量竞争阶段,去年规模下滑2%,且主要份额已为头部玩家所控制。
“做空调业务时,追觅没有过多关注行业集中度和竞争残酷程度,而是从科技的角度,探究用户更多元的生活需求。”李正良告诉记者。
在概念设计阶段时,团队通过线上方式,邀请上海、欧美等地用户,对产品进行评审。
以遥控器和app设计为例,追觅空调的双机械臂,能独立调节角度,实现左右分区送风,这是普通空调没有的功能。
为了设计左右控制的用户界面,团队广纳建议。
有用户提议,操作空调的app,可以参考车机设计来控制温度,而非照搬其他空调产品的模式。
身为产品经理,李正良频繁联系几位种子用户,每周都会在用户群里和其交流。
“团队只有把精力投入到用户身上,做出来的产品才是市场真正需要的。”李正良认为,从研发到上市,深度参与其中的用户,就是产品最好的口碑来源。
发出新枝
在技术研发等方面,新品类可以沿用公司资源。
“过去七年,我们在智能清洁赛道植入的智能基因,已长成覆盖全屋的生态根系。”
俞浩直言,最了解中国家庭痛点的,不是实验室参数,而是被扫地机、洗地机清洁过的上千万块地板,以及趴在地上研究灰尘的追觅工程师。
言下之意,团队在清洁领域掌握了产品方法论,才有底气挑战大家电。
3月上旬,他透露,追觅在超5000元的高端吸尘器市场,市占率第一。
奥维云网数据表明,在国内线上清洁家电(含扫地机器人、洗地机等)领域,其市场份额达16%。
俞浩此前透露,追觅保持增长的秘诀,在于研发投入高于行业平均,研发费用占销售额7%以上,研发和设计团队,占员工总数六成。
追觅尚未上市,未公布毛利率等数据。参考同行石头科技、科沃斯,这类企业毛利率约50%。
清洁产品一炮打响,公司积累资金与技术,为进军空调等新品类打基础。李正良透露,他几乎每周都会向俞浩汇报,得到市场、业务方面的指导。
“俞浩会走进用户场景,共同判定产品方向。”李正良表示。
团队调研发现,“左右分区送风”仍存在未解决的痛点。
俞浩也反馈,身边朋友有“左右分区送风”需求,同时指出友商尚未涉足,猜测这可能是小众需求,建议空调团队多与用户沟通验证。
经李正良团队调研,证实这确为用户痛点。
全线出击
除电视外,追觅在其他大家电领域均有涉足。在awe展会上,团队搭建800平米的双层展区,展示空调等多款新品,宣称要打造全屋智能电器。
“追觅不赌1%赛道的小概率,只会用n+1的方式,做世界经济的99%。”
俞浩说过,很多人担心风险,不碰大业务,大多数人挤入只占全球经济1%小赛道,此外还有99%空白。
“99%的机会里,人才密度、优秀资金的投入度,远远低于那1%拥挤赛道。”俞感叹。
记者统计发现,追觅进入的空调、冰箱等品类,仅国内市场总规模就超6500亿元,是清洁赛道规模的15倍。
在洗地机等单一细分品类,强化长板易吸引用户。大家电市场产品迭代慢,比拼的是研发、渠道、营销、服务等全方位能力。
以空调来说,产品、渠道和安装服务,至关重要。记者走访追觅线下经销商门店时,店主称,暂无销售空调等大家电的计划。
李正良告诉记者,安装服务对空调产品非常重要。
他坦言,隔行如隔山,由于空调品类的特殊性,追觅空调不会过于依赖清洁产品的销售渠道,倾向于让专业合作伙伴为客户服务。
清洁家电企业中,仅追觅一家跨界拓展众多产品线,面临人员、资金、渠道等多方面考验。
大家电赛道,也有多家传统巨头把持,追觅要撕开一道口子,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