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美男潘安写了首友谊诗,最终却成了“诗谶”,斩首时感慨万千

提及文人墨客,就不得不提西晋文学家潘岳,潘岳是西晋文坛杰出的代表人物,字安仁。潘岳最为现代人所熟知的身份不是文学家,而是相貌,他被誉为“古代第一美男”,居古代四大美男子之首,后人给他起了个名字叫潘安,正因为如此,后人在赞美某个男子相貌俊俏常以“貌似潘安”来形容。

古代人物影视形象剧照(图)

潘岳出生于世家大族之家,其祖父、父亲皆是当时的地方大员,祖父潘勖曾任安平太守,其父潘芘任职琅邪内史,潘岳从小生活于安逸,舒适的家庭环境当中,这让他能够接受当时最好的教育,给其能够展现自我创造了一个更加优异的上层社会环境。潘岳自小聪慧,闻名于世较早,被人誉为神童,潘岳少年是就读于太学,青年之时便已经步入相府,充当幕僚。说实话,当时,潘岳要才有才,要貌有貌,依附于当时权臣,又广交好友,居于理想官职,可谓混得如鱼得水。

潘安作为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其之才华,天下闻名,与同时期的陆机齐名,素有“潘江陆海”之称,对于二者的才华,南朝文学批评家南朝·梁·钟嵘在其《诗品》中如此评价道“陆才如海,潘才如江”,后人常以“潘江陆海”来比喻某人文学才华横溢,是个大才子。作为晋惠帝时期最为有名的文人团体“二十四友”的领军人物,西晋文坛三大家之一,潘岳一生著作无数,令人称赞的作品如数家珍,比如他所作的《闲居赋》、《秋兴赋》、《悼亡诗》、《登虎牢山赋》、《狭室赋》、《哀辞》、《沧海赋》、《怀旧赋》等堪称一流作品,尤其是他的《悼亡诗》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悼亡题材的开先河之作,被誉为悼亡题材文学第一作品,同时也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佳作。

古代人物影视形象剧照(图)

潘岳的政治生涯在前面笔者已经粗略的谈过那就是“依附于当时的权臣”,先后投靠于太尉贾充、太傅杨俊、后军将军贾谧等门下,然后这样谋局注定不稳定,不确定,危机四伏,随着依附的各大势力相继倒台,潘岳的政治生涯也渐显颓势,走上了不归路,后被司马伦的心腹孙秀诬告,潘岳最终被株连三族。

那么这个叫孙秀的为何要诬告潘岳呢?原来他与潘岳早有间隙,有宿怨,贾氏的倒台,让其抓住了机会,趁机谋害了潘岳。在《世说新语·仇隙》记载了这么段历史,孙秀没有得势时看上了潘岳好友石崇的宠妾绿珠,希望石崇能够将绿珠送配给他,对于孙秀的为人,石崇嗤之以鼻,而身为好友的潘岳更是认为孙秀为人诡诈,狡猾,当着石崇的面无情地指责披露孙秀之恶,如此两人被孙秀视为眼中钉。

古代人物影视形象剧照(图)

后来,孙秀当了中书令(相当于宰相),便趁机报复石崇、潘岳,罗列他们罪名,先后将石崇、潘岳抓入大牢,而后又先后押赴刑场。石崇先于潘岳被抓,又先于潘岳押赴刑场,对于潘岳的遭遇,石崇毫不知情,直到在刑场,石崇见到潘岳时,大惊的叹息道:“安仁,怎么你也来了。”潘岳笑着回答道:“可谓白首同所归”。潘岳的回答让石崇默默地流下了眼泪。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天命,这“白首同所归”可是当年潘岳为了表达他们之间友情牢固真切所写的之诗歌,诗歌名为《金谷集作诗》,其中诗的最后四句是“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

千古不变的交友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似乎与潘岳的“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有异曲同工之妙,潘岳万万没想到当初写下的一首表达友情坚不可摧的诗歌,竟然巧合预测了自己的结局,后人每每想到于此便会感慨万千!(文:悔昔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