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失踪之谜终于揭开?靖难之变中没有死,而是逃走了

明太祖朱元璋以布衣之身建立明王朝,其中的辛酸让他更加懂得如何去巩固一个政治统治。前王朝覆灭之灾,历史上诸多王朝兴亡的导火索,让朱元璋明白皇位继承人选择的重要性。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皇位继承人一定要仁政爱民。为防止兄弟之间自相残杀,给敌人以可乘之机,朱元璋决定引用嫡长子继承制。因此,他立从小体弱多病却有一颗仁心的嫡长子朱标为太子。

朱元璋自以为自己做的很好,可他却忽略了四儿子朱棣的存在。可以说朱元璋的几个儿子中,朱棣是最像他的那一个,文能治国理天下,武能率军亲征平天下。因此,朱棣觉得他应该才是皇位最合适的继承人。朱棣的心思朱元璋都懂,可谁叫他不是嫡长子且太出色也会引起帝王的顾虑。就这样朱棣在愤愤不平中得到了朱标病逝的消息,可谁想朱元璋还是没有考虑他直接改立了朱标的儿子朱允文为太子。要知道朱允文也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嫡长子,因此朱棣气呀,他觉得朱元璋就是在排挤他。这股气一直等到朱元璋去世,朱允文登基以后大力改革明朝祖制才有了发泄口。

1402年,觊觎帝位已久的朱棣终于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发动了靖难之变。待朱棣一路挥师皇宫正准备亲自去捉拿朱允炆的时候,忽见以朱允炆住的寝宫为中心的皇宫燃起了熊熊大火。待火灭以后,侍卫们从大火中抬出了几具烧焦的尸体。他们从尸体身上穿的服饰判断出这是皇后和嫔妃们的,但是他们翻遍了整个皇宫也没有找到朱允炆的尸体。对于朱允炆的下落有人猜测说,会不会是尸体烧得太严重没有被认出来,还有人说朱允炆在侍卫的保护下从密道跑了,也有人说朱允炆将自己的头发剃了以后扮成僧人走了。

朱棣继位以后对这些说法不置可否,但心中还是有一丝顾虑毕竟自己这个皇位是抢来的。朝中一些迂腐的大臣至今都为了朱允炆用可笑的祖制给自己使绊子,骂自己。如果那一天朱允炆真的打回来了,这个皇位坐的也不是很稳定。于是,他吩咐侍卫全力搜寻朱允炆的踪迹。可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一直到朱棣临终之前甚至是大明朝灭亡以后,朱允炆的踪迹都没有下落。直到今天,朱允炆也是历史上最神秘的一个皇帝,没有人知道他在那场宫变中是死是活。就算逃出去了人们也不知道他在哪里生活,又埋藏在何处。

对于朱允炆的下落,一位叫让庆光的老人曾对媒体说他是朱允炆的第十五代孙。根据家里老人一代传一代说:朱允炆当初是以僧人的身份逃脱的,出了皇城以后他为了躲避追杀,四处漂浮改名让銮并娶妻生子。朱允炆去世以后,家人将他安葬在了武昌洪山里。让庆光的舅舅曾为了证明自己是朱允炆的后代,也写了一篇文章,可最后没有人关注就不了了之了。

然而,有人开始质疑让庆光话语的真实性了,因为武昌洪山里根本就没有发现朱允炆的墓。且一直以来靠朱允炆的下落博眼球的人也不在少数。而朱允炆宫变之后的踪迹以及他的墓地下落或许将成为一个永远不能解答的谜案,也或许真相在不久的将来会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