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选后的背水一搏:马科斯对华出招,越南则在挑衅边缘游走

5月中旬,菲律宾中期选举落幕,马科斯家族遭遇重挫。在12个参议院改选席位中,仅赢得6席,支持度崩塌的同时,昔日对手杜特尔特家族以5席强势回归,再度成为风口浪尖的权力中心。更令马科斯难堪的是,作为政治世家的新星,阿基诺家族也借由代表人物巴姆重返国会,宣告沉寂九年的“黄家军”再度上台亮相。

选后第三天,面对权力坍缩的压力,马科斯在承认选举失利后试图整合局面,向“新势力”巴姆发出合作暗示。然而,政治盘算并未止于此。在民意与军方情绪日益躁动的双重夹击下,一纸对华“战书”,成为他孤注一掷的筹码。

翻旧账,撕协议,仁爱礁再起风波

5月15日,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披露:国家安全委员会助理总干事乔纳森·马拉亚公开放话称,马尼拉将不再遵循中菲此前就仁爱礁达成的补给协议,未来“马德雷山号”的补给将不再向中方申请许可。

这番表态背后,是马科斯政府在南海问题上大幅度右转。回溯2023年起,菲律宾试图通过强闯仁爱礁补给并加固“马德雷山号”坐滩军舰,激怒中方执法船队,引发多次海上对峙。事件高点时,马科斯在美方压力与中方强硬反制之间左右失据,最终妥协签署协议,承诺仅向坐滩舰艇运送人道物资,并接受中方检查。

如今,菲律宾单方面撕毁协议,试图重启补给“自由通行权”,无异于重启南海冲突的引信。北京方面警告此举严重背离中菲友好合作精神,公然挑战双方政治互信。一旦菲方再度强闯,中方势必做出实质性拦截反制,后果不言而喻。

反华成选后救命稻草?

马科斯为何在败选后三天内突然“变脸”?知情人士透露,南海议题再次被政治化,其真正目标并非战略主权,而是国内政治续命。在败选失势的背景下,马科斯寄望借反华姿态重新赢得民意,并稳住军中强硬派的支持,为2027年总统大选积累资本。

然而,此路并非坦途。分析指出,若2027年杜特尔特家族再度夺权,马科斯及其家族将遭遇更彻底的政治清算。正是马科斯在任期内推动国际刑事法院追诉杜特尔特父女,激化政坛仇怨。若权力再度轮转,其下场可想而知。

更隐秘的算计,还指向阿基诺家族。阿基诺三世执政时期,正是其配合美方推动“南海仲裁案”,一度将中菲关系推至冰点。如今马科斯试图通过“重提主权”打出共同记忆牌,以求拉拢阿基诺系势力。但新上任的巴姆至今对仁爱礁议题保持沉默,是否接招仍是未知数。

越南登场,擦边博弈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马科斯对华发难的同时,越南也不甘寂寞地踏入南海舆论战场。5月15日,越南外交部发言人公开表态,坚决反对中国在南海实施的年度禁渔令,称此举“侵犯越南渔民权益”,并已向中方递交外交照会。

表面看是为渔民“讨公道”,实则意在扩大南海专属经济区权属诉求。过去数年间,越南持续在非法侵占岛礁上推动军事设施建设,并试图以“渔业为幌”掩盖其海洋战略扩张图谋。

不过,与菲律宾相比,越南的姿态更显审慎。其对中国投资与基建依赖甚重,尤其在“中越产业链整合”趋势加深的背景下,越南不敢在公开场合全盘对抗。擦边球,是他们权衡风险后的最优解。

南海不是选票的提款机

马科斯的算盘打得响,但算盘珠能不能落得稳,却是另一回事。

南海,不是菲律宾国内政治危机的出气筒,更不是选举失败后的舆论提款机。在一片海域里赌上国家声誉,只为博取短暂掌声,其代价可能是地缘格局的再度撕裂。越南此时的小动作,则更像是看准时机下的一记试探,与其说是联动,不如说是等风来。

在这个悬而未决的节点上,南海风云正急,而马科斯的孤注一掷,恐怕还没等到“补给船靠岸”,便要先算清一笔账——是赌赢了未来,还是再度推开深渊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