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红颜劫:夏姬之乱的全景重现

一个女人能有什么样的魅力,才会被别人说成是“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

一个女人能有什么样的能力,才会被别人说成是“杀三夫一君一子,而亡一国两卿”,甚至是“倾两国”?

这个人就是夏姬

我们不知道命运给她的体验是甜是苦,但她确实是一个魅力超于我们想象的、谜一样的女人——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序幕:郑女入陈(早于公元前600年)

郑穆公之女夏姬初嫁为陈国大夫夏御叔育有一子夏征舒

《左传·宣公九年》载:“陈灵公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此为夏姬首见于正史。

夏御叔的卒年不详,《春秋经·宣公九年》仅书“夏御叔卒”,杜预注云“非正命”(非正常死亡),然并无实据可证明其死因,却为夏姬罩上了“克夫”的不祥疑云。

汉代刘向《列女传·孽嬖传》称其“三为王后,七为夫人”,然据李梦奎考辨,“此系杂糅多女事迹,意在建构女祸典型”(《先秦女性研究》)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第一幕:马厩惊变(公元前599年)

《史记·陈杞世家》详载了祸起缘由:

“灵公与二子饮于夏氏。公二子曰:‘征舒似汝。’二子曰:‘亦似公。’”

三人共狎一姬且“戏”足见其无耻中的下流。

于是征舒“怒,自厩射杀灵公”(《左传·宣公十年》)。孔宁、仪行父奔楚,征舒自立为陈侯

历史没有同情夏征舒惩奸复仇的合理性,却将它作为卿大夫弑君自立的反面教材在国际间传播,并让久已不怀好意的楚国有了出兵吞并的良机。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第二幕:楚师入陈(公元前598年)

《吕氏春秋·慎行论·疑似》记载了楚庄王伐陈前的朝议:

使者曰:“陈不可伐,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

申叔时对曰:“陈小国而蓄积多,赋敛重,民怨上矣。”

楚军遂破陈为县,“车裂夏征舒于栗门”(《左传·宣公十一年》)。

后来申叔时又以“蹊田夺牛”的比喻进谏(杜预注:“牵牛蹊田而夺之牛,罚已重矣”),楚庄王才又复陈宗庙,而“纳夏姬于楚”(《春秋经》)。

失去了儿子的夏姬被作为战利品带回了楚国。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第三幕:楚宫暗潮(公元前597年)

《左传·成公二年》记载了楚国君臣争夺夏姬的细节:

1.庄王欲纳夏姬,申公巫臣曰:“不可。君召诸侯,以讨罪也。今纳夏姬,贪其色也。贪色为淫,淫为大罚……若兴诸侯,以取大罚,非慎之也。君其图之!”王乃止(“道德婊”)。

2.子反欲取之,巫臣曰:“是不祥人也!是夭子蛮(其人不祥),杀御叔,杀灵侯,戮夏南,出,丧陈国,何不祥如是!人生实难,其有不获死乎?天下多美妇人,何必是?”子反乃止(贪色又怕死)。

3.于是楚庄王就把夏姬赐给了连尹襄老。

4.夏姬嫁给连尹襄老的第二年,襄老就死于晋楚邲之战(在今郑州北),连尸体都没有拉回来。襄老的儿子黑要就要“烝”(春秋的收继婚制度,儿子继承父亲的妾室)夏姬(可见夏姬的魅力确实很大)。

5.申公巫臣就派人对夏姬说:“归!吾聘女(回到郑国,我娶你)。”亦可见申公巫臣才是那个埋藏最深、爱恋最真的人

然后他就真地做通了郑穆公的工作,让他配合迎回夏姬,并取得了楚庄王的同意。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第四幕:星夜奔晋、吴钩破楚(公元前589年及以后)

《左传·成公七年》载:

“巫臣请使于齐,尽室以行(居家搬迁)。及郑,使介反币,遂奔晋(到了郑国就让手下人带着公费返回楚国,自己则带着夏姬跑到了晋国)。”

楚国的令尹子重、司马子反便恼羞成怒:“杀巫臣之族,而分其室。”

巫臣的报复就是向晋献“联吴制楚”之策,亲自赴吴“教吴乘车,教之战阵”,吴始伐楚,“子重、子反于是乎一岁七奔命”。

楚国的霸主根基动摇。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画外音:史笔的缄默与野史的污名

夏姬的终局史无明载,然后世的演绎却越来越离谱:

1.《列女传》的虚构

刘向称其“年逾五旬,犹有少容”(《孽嬖传》),并虚构了她“三为王后”之说。

2.《株林野史》的妄言

明末小说编造其“九曲珠泉洗玉体,素女采战术驻颜”等淫秽情节(见《古本小说集成》第305册)。

3.方志的附会

清《陈州府志》载“夏姬墓夜闻淫声”,则实为道士的伪托(《河南地方志考》)。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结语:史鉴真义

夏姬有多美、多媚,我们不得而知。

但可以看到的是她是被一群污浊的君臣包围,丧夫失子,身不由己,她有多辱、多痛,历史没有记录,也没有给她同情,历史给她的只是“甚美必有甚恶”(《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的“女祸”污名。

童书业说:“所谓‘女祸’,实为世族倾轧之替罪羊。巫臣奔晋、吴楚相攻,皆晋楚争霸之必然。”(《春秋史》)

杨宽说:“美色只是导火索,本质是世族集团的利益冲突。”(《西周史》)

诚哉斯言!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附:人物身份介绍

1.夏姬:郑穆公之女,陈国大夫夏御叔之妻。

2.夏御叔:陈国司马,军事长官。

3.夏征舒:夏姬之子,陈国司马。被楚军车裂。

4.陈灵公:陈国第19任国君。与大夫孔宁、仪行父共狎夏姬,酒宴羞辱夏征舒身世,被夏征舒射杀于马厩。

5.孔宁、仪行父:陈国世袭卿大夫。

6.楚庄王:楚国春秋霸主

7.申叔时楚国大夫。用“牵牛踩田就夺人牛”的比喻,劝楚庄王保留陈国宗庙。

8.申公巫臣:楚国申县县公(地方长官),后奔晋成为晋国谋臣。吴国强大的启蒙者,“教吴反楚”改变了春秋争霸的格局。

9.子反(公子侧):楚国司马(军事统帅)。

10.子重(公子婴齐):楚国令尹(最高行政官)。

11.连尹襄老:楚国连尹(官职,或为弓弩指挥官)。在邲之战中阵亡,尸体被晋国扣留。

12.黑要:襄老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