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忠臣吗?这个问题让我很气愤

竟然有人问诸葛亮是忠臣吗?看到这个问题,挺心寒的。

历史课本说他是忠臣,三国志说他是忠臣,帝王称颂他,敌人称赞他,文人武将皆认可他。

他的谥号是忠武,这是古代武将最高的谥号,难道这么多人都是傻子,都被诸葛亮骗了?

只是看了篇《品三国》,便自认读懂历史,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我实在难以恭维。

诸葛亮27岁碰到47岁的刘备,这个半老汉奔走半世,没有寸土之地,他肯定有更好的选择,但最后还是跟随刘备。

纵观刘备一生,碰到诸葛亮前后简直是云泥之别,他用十三年,帮助这个半老汉成为一方霸主。

老汉即将离开人世,把他招到身边,托付国家大事。

此时的蜀汉内部矛盾重重,外部曹魏虎视眈眈,东吴反复无常。诸葛亮明知是烂摊子,自己亲为都未必能解决,但他还是尽心辅佐无能的刘禅,没有取而代之。

只是因为十三年前,一个半老汉对他有知遇之恩。

为了对抗强大的曹魏,他必须先稳定内部,于是亲征南蛮,深入不毛之地,战雍闿孟获,用数月时间平定所有乱事。

此时出现一个新难题,防守还是北伐?

曹魏人口经济碾压蜀汉,曹丕曹睿都是守成之君,司马懿郭淮都有大将之风,张合王双都有雄才大略。

再看蜀汉,夷陵之战后大将损失殆尽,经济倒退十年,长期发展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诸葛亮能守住蜀汉,可以荣华富贵一生,但他去世后,蜀汉谁来守?

老汉的遗嘱让他兴复汉室,只是凭险防守,这个理想不可能实现

他怀着一片赤胆忠心,在夹缝中为蜀汉寻求生机,有些人却说他拥军自重、劳民伤财,如果你在他那个位置,面对如此多的压力,你又能选择什么?

如果不努力兴复汉室,安于现状,这难道不是违背先主意愿?自己的誓言也没有兑现,这还能叫忠义吗?

北伐不是最好的选择,防守也不是,他完全可以篡权夺位,享半生富贵,纵使身后背负骂名,又能如何?

当他选择最崎岖的北伐之路时,已经完胜99%的人,当他病逝五丈原的那一刻,这个最浪漫的男人终于能休息了

一千八百年后的今天,你却在提问,诸葛亮是不是忠臣?我就是不给答案,你自己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