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花月宴”为啥不邀请袁屯田?原来剧中早已埋下3处伏笔

赵盼儿的店名,从“赵氏茶坊”到“半遮面”,再到后面的“永安楼”,不管店名如何变换,也不管店的地址如何改变,总会有“两个老顾客”,去店里捧场。

这两位老顾客就是“浊石先生”和“袁屯田”。不知道观众是否发现,只要有他们二人出现的地方,就会给人带来一种“愉悦”和“融洽”的意境。

他们二人每一次出现,就像是“捧哏”和“逗哏”那样引人注目。

当清茗坊的老板胡掌柜,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找赵盼儿斗茶时,浊石先生和袁屯田不仅为盼儿引荐胡掌柜,还做了斗茶品评人。

当葛招娣和“大哥”在众目睽睽之下,讹诈赵盼儿的茶饮有毒时,浊石先生和袁屯田提醒盼儿赶紧报官。

当盼儿开张“永安楼”的时候,浊石先生和袁屯田又是第一批看客,甚至袁屯田还说:“果然是热闹非凡啊”。

不得不说,浊石先生和袁屯田,不仅见证了盼儿的成长,还成为了盼儿店里的“老顾客”。

按现代的话来说,浊石先生和袁屯田,简直是“榜一大哥”与“榜二大哥”。

既然浊石先生和袁屯田是如此特殊的“老顾客”,为啥名震东京的“花月宴”上,盼儿邀请了浊石先生,而没有邀请袁屯田呢?其实剧中早已埋下3处伏笔。

1、80文一壶的桂花饮+300文一盒的桂花茶果

当三娘端上“桂花饮”,浊石先生和袁屯田品尝后,浊石先生说:“给我来一壶”,而袁屯田在一旁直夸:“桂花饮好香”。

而后,三娘又端上“桂花茶果”,浊石先生和袁屯田品尝后,俩人直呼“好吃”。而且,浊石先生说:“给我来一盒”,三娘说:“一盒三百文”,浊石先生又说:“三百文我也要”。

而旁边的袁屯田,一听说“三百文一盒”,立刻表现出一副“吃惊”的样子。

这么短的时间,浊石先生就花了380文:一壶80文的桂花饮+一盒300文的桂花茶果,足以看出浊石先生的“财大气粗”。浊石先生也说过:“自己是个吃货,不管钱财多少,味道正宗那是最紧要的”。

当然,盼儿也说过浊石先生的“财势”状况,盼儿说:“同样是桃花扇面,为何浊石先生的润笔,可以卖到一张50贯,而寻常画匠的却只能卖50文”。50贯和50文有如此大的差别,足以看出浊石先生特别能赚钱。

所以,品尝到好喝的茶饮、好吃的果子,浊石先生才能财大气粗地直接买下来。

反观袁屯田,听到300文一盒的果子,不仅吃惊,还很难为情。足以见得,袁屯田并不像浊石先生那般富裕。

2、250文一套的九九归元茶

浊石先生说“桂花茶果300文我也要”,盼儿说:“先生果然是知音,还请上雅室欣赏宋娘子的琵琶语”。后面的观众,听到能“欣赏宋娘子的琵琶”,立即纷纷效仿,争着抢着也要买桂花茶果。

而此时的袁屯田,看到别人都去雅室了,他也不甘落后。谁知,雅室限制名额,一共10位。不巧的是,袁屯田正是第11位。于是,袁屯田说:“赵娘子啊,我只不过是晚了一步,凭什么却没有听琴的份儿啊”。

赵盼儿立即安抚袁屯田的情绪,还给袁屯田介绍了“九九归元茶”,袁屯田本想花钱买下“九九归元茶”,但赵盼儿说:“250文”,袁屯田惊讶的瞳孔放大,一时之间说不出任何话。

接着,盼儿又说:“每日只售10套”。袁屯田对盼儿说:“只卖10套啊,那你先给我订一套”。

从“雅室”到“只卖10套”,袁屯田的关注点,不是东西本身,而是这个东西给他带来的价值。倘若能加持自身的价值、名誉,那就值得买。

所谓“物以稀为贵”,而九九归元茶一天只卖10套,正中了袁屯田“要面子”的心理。所以,袁屯田才咬紧牙关,订下了如此名贵的九九归原茶。

足以看出,对于并不富裕的袁屯田而言,“面子”还是很重要的。

3、“免费”、“便宜”、“50贯”

当然,从袁屯田与别人的对话中,也能看出他并不富裕。

①当葛招娣问袁屯田:“先生,今儿准备吃点什么啊”,袁屯田回答说:“哪样果子可以免费呀”。“免费”二字,或多或少都能看出袁屯田的“财势”状况。

②当宋引章因柯相的“风骨”二字,名扬东京时,浊石先生、袁屯田来半遮面做客。袁屯田说:“我们可不是冲着便宜二字来的”,随后浊石先生对盼儿说:“他(袁屯田)自己买单啊”。

而且,浊石先生还说袁屯田:“你都白听了好几回(指宋引章的琵琶)”。

哈哈,浊石先生这么说,也足以证明往常的袁屯田不花钱,也能听宋引章的琵琶。可见,盼儿对袁屯田的友好,并给足了袁屯田面子。

③浊石先生接到定价50贯的“花月笺”时,是家仆送过来,递到他手上的;反观袁屯田,并没有家仆,而是孤零零的一个人。足以看出,袁屯田的经济状况不富裕。

总的来说,盼儿在“花月宴”上,不邀请袁屯田,并不是盼儿太势力,而是切切实实地考虑到袁屯田的经济状况。毕竟花月笺的定价,是足足“50贯”,对于浊石先生而言,只不过是一张桃花扇面;而对于300文都显贵的袁屯田而言,真的是“天价”。

退一步讲,如果盼儿真的邀请了袁屯田参加花月宴,那么,袁屯田为了自己的面子,即使自己钱不够,也会凑钱,参加花月宴的。

可是,花月宴之后呢,袁屯田与盼儿之间的关系,就不再像从前那般简单了,甚至还会变得很复杂。

所以,盼儿不邀请袁屯田,是正确的。毕竟“不要成为彼此的负担”,一个愿意买,一个愿意卖,才是顾客与老板之间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更重要的是,花月宴后,三娘还亲自下厨上菜,做了袁屯田最爱吃的鱼鲜,显然是给足了老顾客的待遇,更是给足了袁屯田面子。那么,你认同这样的观点吗?认同扣1,不认同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