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平乡历史”之 平乡县名新考(上)


网信平乡




中国文化 传承千年

平乡县历史

History of Pingxiang County



平乡县名新考(上)

【引言】:历代《平乡县志》均记载:平乡县在春秋时称䜌,后南迁于今艾村称南䜌县。东汉改南䜌为廮陶县。三国魏景初二年,迁县城于今大老营,因太平乡改名平乡县,今县名始于此。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迁县城于今平乡镇。据此,平乡县一直沿习䜌、南䜌、廮陶、平乡四易县名以及艾村、大老营、平乡旧城(平乡镇)三迁县城的说法。


在二轮《平乡县志》(1980-2012)稿省、市级评稿会上邱县杨凤奎先生对南䜌和廮陶为平乡县前身的说法提出疑问,并提供了一些证据。其实,同治七年版《平乡县志》对本县的置县时间,早就有过疑惑,在卷六职官·封爵中:“平乡侯壬,平干顷王子,宣帝时封传成阳。按:旧志平乡为曹魏改名,《一统志》《畿辅通志》称后魏改置。乃西汉早有此名,岂异地有同名耶?或始为乡名,后因改为县名耶?难考矣!”


在这次续修县志时,我们对平乡之名的由来重新进行梳理考证,查阅了全部正史、多部地理专著和省府县志及近现代考古新证,发现《平乡县志》在县名沿用、置县时间及治所迁移的记载上确实缺乏历史依据,与正史相去甚远。下边把历代正史、方志、地理著作、地名词典等书籍对平乡、南䜌、廮陶的记载分别列出,并对前平乡县志误判、误载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正史及《河北通志稿》关于平乡、南䜌、廮陶的记载


(一)正史中的记载


汉书》“广平国,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广平郡改)置为平干国。宣帝五凤二年(公元前56年)复故。莽曰富昌。属冀州。户27984,口198558。县十六:广平、张、朝平、南和…平乡、阳台、广年、城乡。”


《汉书地理志补校》“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析钜鹿郡增)置广平郡(辖平乡县)。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广平郡改)置平干国。宣帝五凤二年(公元前56年),恢为郡。(平乡县仍属广平郡)。哀帝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更置广平国,属冀州。(平乡县属广平国)”


后汉书》载:钜鹿郡秦置,建武十三年省广平国,以其县属。维阳北千一百里。十五城,户109517,口602096。瘿陶、钜鹿、杨氏、鄡、下曲阳、任、南和、广平、斥章、广宗曲周、列人、广年、平乡、南䜌。


晋书》载:汉置赵国,下辖柏人、平乡等9县。而廮陶县和钜鹿县则属钜鹿国管辖。


魏书》载:南赵郡辖6县。平乡县、南䜌县、钜鹿县并列其中。


隋书》载:平乡县归襄国郡管辖,而廮陶县归赵郡管辖。


旧唐书》载:隋于汉南䜌故城置钜鹿县。


《北周地理志》:汉代设置的钜鹿县(前在今平乡镇,后在今艾村)后齐废;今钜鹿县系隋开皇六年所置,南䜌在(今)钜鹿县北,后并入钜鹿县。


(二)《河北通志稿》中的记载


1.平乡县。前汉初钜鹿郡析钜鹿县置平乡县。钜鹿郡和钜鹿县的治所在今平乡县平乡镇;平乡县治所在今平乡镇北大老营村南。钜鹿郡、钜鹿县和平乡县的治所均在今平乡县域内。后汉,钜鹿郡治迁至廮陶县(在今宁晋县北)。自前汉以至魏、晋,平乡县的名称和治所没有变更(晋代平乡县曾一度省入钜鹿县,那时的钜鹿县仍在今平乡县域)。北魏景明二年(公元501年)钜鹿县治移至原治(今平乡镇)东30里(今平乡县艾村),平乡县治移置于原钜鹿县治所(即今平乡镇)。后经隋、唐、明、清以至民国,县名及治所没有变动。


2.南䜌县。前汉于今巨鹿县域置南䜌县,治所在今钜鹿县城北,属钜鹿郡。后汉因之。三国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钜鹿郡(已从今平乡镇迁至今宁晋北廮陶县)封钜鹿国,仍辖南䜌县。东晋)太和六年(公元371年)复为钜鹿郡,南䜌县仍属之。晋代,南䜌县省入任县,后赵时复置,仍属钜鹿国。北魏时,南䜌县属钜鹿郡。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5年),南䜌县省入柏人县(在今隆尧县域)。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复析置南䜌县,改隶南赵郡。北齐时,南䜌县复省入任县。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复置南䜌县,治所在今钜鹿县西北11里,至隋大业初,南䜌县改名钜鹿县。《太平寰宇记》载:南䜌县改为钜鹿县系“遥取汉县(指汉代平乡境内的钜鹿县)以名也”。


3.廮陶县。前汉时,今宁晋县域上有两个县,一个杨氏县一个廮陶县,杨氏县治即今宁晋县治;廮陶县故城在杨氏县南29里。历经后汉和魏、晋,县名和治所没有改变。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析置廮遥县,廮遥县治即今宁晋县城。至北齐时,廮陶县省入廮遥县。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廮遥县复名廮陶县,后为大陆县。大业二年省入象城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廮陶县改名宁晋县,县治在今宁晋县城。


(作者:马计军 贺孟章)


来源:平乡史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