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选妃有多挑剔?不仅要求容貌漂亮,还有一规定女性无法接受


在晚清末期,是一个充满着动荡不安的时期,各路人马纷纷反抗,最为著名的便是太平天国运动,可是这个政权并没有维持太久。这是为何呢?

从首领洪秀全的私生活看你就明白了,在刚刚得到一点胜利之后,就耽于享乐,大肆选妃,甚至还出了许多要求,不仅要求容貌漂亮,还有一规定女性无法接受。

神州被陷从难陷,上帝当崇毕竟崇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抵抗无果,最终在2年签订了《南京条约》。这纸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与列强的强大有关系,更与清政府的吏治腐败有关系。

到了清朝末年,贪官横行,盘剥人民不说,社会的阶层更是固化,流动不大,难以出现寒门贵子的局面,科举屡考屡不中的情况时有发生,洪秀全就陷在这样的情况中。

他一直致力于考科举,希望可以当官,改变家庭生活。但是他在县试的时候昙花一现之后,后面怎么都考不中。一气之下,他决定不考了。

而在迷茫的中途,他阅读了《劝世良言》,被其中的基督教义启发,萌发了信奉上帝、人人平等的观念,也就此抛弃了四书五经、孔孟儒学书籍,创立了“拜上帝教”,并开始传教。

这场传教活动让洪秀全完成了起义的原始人手积累,在1847年的时候,洪秀全和他的教徒在象州砸庙砸神像,向封建传统发起了挑战,并在1851年的时候,又来到广西金田发动了农民起义,旨在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这场起义代表是农民阶级,所以当时有很多苦清久矣的农民参加,比如杨秀清石达开等人,士气也非常高昂。一支临时组建起来的农民军就此打得清王朝节节败退,一遍又一遍地换主将。

而一路不断取胜的天平天国军队内部建设也更加趋于完善,洪秀全在1853年入住南京,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天京。在这里,他颁布了著名的《天朝田亩制度》,更是在此后的十多年里,将这场农民运动反抗战火燃烧到了大半个中国。

然而,这场反清反侵略的斗争最终还是失败了,洪秀全最后因为被清军打到粮食殆尽,只能靠吃草根为生,最终身体出现了疾病,而早早去世。

这场失败,固然有清军正规军强大的原因,另一方面更大的原因在于洪秀全在得到了一些成就之后,就耽于享乐,最终不思进取,使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而他自封为皇帝,广纳后宫就是一个典型的体现。

锦衣玉食事奢侈,翠眉红颊资强暴

洪秀全在攻打了天京之后,就蜷缩不出,当起了皇帝。并开始摆起了派头,大肆封王,前前后后封了2000多个王,于此同时在生活上还奢靡无比,还开始选秀女,并且制定了一系列要求。

这第一天就是外貌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洪秀全也不例外,自然在他的管辖区内,长得好看的女子都要来。

第二条就是要门当户对。虽然他曾经是农民出身,但是如今已经是一方大王了,未来会成为整个天下的主也说不定,曾经那些配的上的平民女子自然现在不能再站在他的身边了,所以一定要世家女子,这样说不定还能笼络一下世家势力,壮大自己的实力。

第三个就是女子要处子之身。这条规定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当时是合理的,在如今看起来就很不合理。男人有个三妻四妾就是风流,女子没有处子之身就是不洁,还是带着严苛封建礼教观念。

所以看起来洪秀全当时在发家的时候,是带着西方的先进思想的,比如“人人平等”,但是在纳后妃这件事情上,他还是存在一定的封建意识局限。当然,这只是一方面,他最大的封建意识就是自己有了一定的事业之后,还是如曾经的那些皇帝们一样,开始称王,纵情于享乐。

要知道,历史上的很多帝王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后,还是会克制自己,比如人人诟病的刘邦,在当上皇帝之后,他还是亲自出征北伐匈奴。而洪秀全显然就没有这样的意识,所以天平天国运动才会失败。

结语

洪秀全作为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原本是众望所归的,好不容易有一个代表农民利益的阶级出现,而且他前期确实做了很多大胆的举措,改进农民利益,动摇了封建统治,就在人们都以为他会继续大刀阔斧的改朝换代时,他却改不了人的劣根性,开始沉迷于自己的小成就,不思进取,大肆挥霍钱财,扩建后宫,其架势俨然盖过了那些皇帝们的规格,所以很快就迎来了局势扭转的情况,而他自己也因病死去,轰动一时的天平天国运动就此失败。

其实,洪秀全的精力就相当于打游戏通关副本一般,若是一路上被一点点装备都甜到晕头转向,怎么可能达到终点呢?

做事情也是一样,如果不克制自己,在半路上就因为取得的成就而沾沾自喜,开始放松,享于安乐,那么就会停下前进的脚步,永远都走不到终点,永远都不可能成功。所以,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尤其是要做一些大事的时候,一定要有先苦后甜,或者到终点才享受成果的思维,这样失败的概率就会小很多。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