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码子:见证京张铁路百年历史

苏州码子:见证京张铁路百年历史

石碑

苏州码


张家口晚报记者 白萱

  在下花园爱路护路教育基地中,存放着一块石碑。 这种石碑,其实我们在铁轨边上经常会看到,上面通常都会标注着这个位置的公里数,说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但仔细一瞧,就会发现些蹊跷。 虽然历经了近百年的雨打风吹,碑上的文字风化损毁得厉害,但仔细辨认的话,一竖,再一竖,三横,旁边像一个汉字“文”,这既不是英文,也不是阿拉伯数字,说是中文也不全是。 为什么在这块普通的石碑上会有着这样一个难以解读的符号? 这种神秘的符号到底代表着什么意思? 为什么又会出现在京张铁路线上呢?
  据下花园爱路护路教育基地负责人杨洪春介绍,原来,这个符号叫做苏州码子,也叫草码,花码、番仔码、商码,是中国早期民间的“商业数字”。它脱胎于中国文化历史上的算筹,也是唯一还在被使用的算筹系统。 我们在看电视剧、电影时,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 北洋政府的军队中,兵士的右边领章上由阿拉伯数字和罗马数字组合的数码,左边领章上标注的就是这苏州码子。 据传, 它产生于800多年前的苏州。 现在在港澳地区的街市、旧式茶餐厅及中药房偶而仍然可见。
  下花园区爱路护路教育基地内所藏的这块石碑,是在修高铁张家口站时,占地重建时废弃的,2017年,张家口南站重建,这块石碑被施工队推倒,下花园区护路办得到消息后,十万火急赶到施工地点,久经周折将其运回下花园。 上面的苏州码子符号,对应阿拉伯数字,是1、8和9,这也代表着里程碑189公里处,第189公里。那么为什么这苏州码子会出现在京张铁路的石碑之上? 同时期中国修建的其他铁路,其沿线石碑也并未使用苏州码子。 原来,苏州码子这种中国传统数字应用于京张铁路,恰恰体现了京张铁路政府官办的性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当时修筑京张铁路,完全依靠的是中国人自己的力量,不仅采用中国自己的工程师,数字也使用的是中国自己的计数方式。 里程碑上的苏州码,正是标榜第一代中国铁道工作者业绩的证明。而根据《京绥铁路规章汇览》记载,民国八年一月七日京绥铁路管理局颁布了第三号训令:“国有铁路第六次联运会议第十四议决案采用公吨公里制度议定于民国十年一月一日为实行更改日期。 ”京张铁路由此开始采用“公里”作为里程单位,并对沿线的里程标志进行重新布置。 为了节约成本,重新布置公里标时并没有新造标志, 而是充分利用旧物,用原有的清制华里为单位的里程碑在铁路整数公里处重新埋设,这才出现了用苏州码子书写的“公里标”。 新中国成立后,苏州码子停用,京张铁路沿线标志统一使用阿拉伯数字。
  一百多年以前,中国第一条由国人自行勘探、设计的干线铁路———京张铁路建成通车;一百多年之后,世界上第一条智能化高铁线路———京张高铁开通运营。 而这座标注着苏州码子的石碑,也成为百年京张的历史见证,书写着中国铁路乃至整个中华民族自强、奋斗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