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丨在新中国诞生礼炮中进行的唯一战役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讲好初心故事,传播党史好声音,武警湖南总队衡阳支队推出“学史有声”诵读分享栏目,由基层官兵代表通过诵读党史故事、革命先烈事迹、优秀党史书籍(片段)等内容,回顾党的伟大历程和光辉成就,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十月一日,某部进抵花桥外围,战士们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一个拉着一个的奋勇前进,终于踏过峭壁陡坡,将沉重的迫击炮、山炮架到四五里的高山上。”这段描写,出自于1949年10月13日新华社发表的《解放军进军湘西经过》一文。

文中描写的,是新中国成立当天发生在衡宝战场上的一幕,攀爬峭壁的战士身影在岁月时光中已渐行渐远,但位于双峰县塔子山的衡宝战役烈士墓,以及衡东县黄土铺镇五四村的衡宝战役烈士纪念塔,为后人定格了那段峥嵘岁月。

1949年8月5日,湖南和平解放并成立湖南临时省政府,但国民党白崇禧仍盘踞湖南还在芷江另立湖南省政府,为消灭顽敌,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向湘南挺进,白崇禧见势不妙迅速调整部署,将其20万主力推进以衡阳、宝庆为中心的湘南地区,东南与广东的余汉谋集团相连,西面与宋希濂集团相呼应,形成了一个半弧形的“湘粤联合防线”,企图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南进,并妄想以此发起反攻。

于是我军部署三路大军:西路大军进军桂西,进行切断白崇禧集团逃往云南和贵州的道路;东路大军直取广州,然后继续西进实行大迂回,切断敌人逃往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的退路;中路大军向衡宝地区发动衡宝战役以牵制敌人,待完成合围后,尾随敌军到广西,与东、西路大军一起歼灭白崇禧集团于广西境内。为与白崇禧一战林彪使出计策“金钩钓鳖”,派49路军前出吸引敌军,桂军上钩暴露主力位置。

10月1日,所有围攻部队已越到达指定位置,这一天正值新中国举行开国大典的日子,解放军士气更加高昂。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冉冉升起的时刻,迎接新中国的不仅有齐鸣的礼炮,还有发生在湖南衡宝战役的隆隆炮声。

10月3日,白崇禧意识到解放军大迂回包围战略意图,准备逃窜,而此时,中路45军135师已神不知鬼不觉地穿插到敌人纵深腹地,成为楔入敌人后方的一根钉子,死死钉住敌军,三路大军迅速合围布好天罗地网,白崇禧部主力已插翅难逃。

从1949年9月13日至10月16日,衡宝战役历时1个多月,共歼敌47500多人,解放湖南县城28座,为后续解放华南和大西南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军事条件。衡宝战役与海南岛战役、西南战役并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后的三大战役。

衡宝战役胜利以后,湖南境内的国民党军已是散沙一堆,不堪一击。1950年,国民党残部已被全部清除,湖南全境解放。1950年4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湖南省的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一页。

历时一个多月的衡宝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中南地区的首次重大战役,也是在开国大典前后的唯一一次大战。衡宝战役一举解放湖南南部地区和西部大部分区域,为湖南全省解放清除了障碍,也为后续解放华南和大西南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军事条件。

监制:陈恢军

主编:李 斌

编辑:贺菲菲

作者:范一凡、丁镛瀚、潘 雨(D)

投稿邮箱:hnwjhy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