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民生周刊
懂自己的人,无需多言;不懂自己的人,百口莫辩。
当真正懂得的时候,体贴就变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因为感受相同,心境相同。因为懂得,所以包容,所以谅解,所以珍惜。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春秋时期,齐国相国管仲和鲍叔牙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有一个多病的老母亲要奉养。鲍叔牙知道后,主动找管仲合伙做生意。
因为管仲没有钱,做生意的本钱基本都是鲍叔牙出,可赚到钱后,管仲拿的分红却比鲍叔牙还多。
鲍叔牙的仆人忿忿不平,私下说,“这个管仲怎么这样,没出什么本钱,赚钱了却要拿这么多。”
鲍叔牙却说,“不要这么说,管仲并不是一个贪财的人,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要奉养老母亲,他也没办法啊。”
后来,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进攻的时候,管仲总是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仲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
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命去照顾老母亲呀!”
管仲听到后非常感动,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
后来,管仲更是在鲍叔牙的举荐下,成为了齐国相国,而管仲也把齐国治理得很好。
因为鲍叔牙懂管仲,所以一直体谅管仲的难处,宽容管仲的毛病。
人生能够遇到一个真正懂自己的人足矣,这种情谊比爱情更纯粹,比友情更高尚,他的存在便是一种心安。
因为有人懂,委屈可以诉说,痛苦可以解脱。因为有人懂,孤单有人陪伴,失落有人安慰。
懂,不是语言,而是真心。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他都能理解,甚至感同身受。
懂,就不会责难,而是体谅我们的心寒;懂,就不会厌烦,而是替我们排忧解难;懂,就不会多问,而是明白我们的难以启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懂是一种牵挂。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因为懂得,所以惺惺相惜,所以念念不忘。

四季交替,有人惦记冷暖;心情多变,有人包容理解。
下雨了,会担心有没有带伞;刮风了,会担心有没有添衣。牵挂,不在身边,却在心间,相隔万里,却可相知,悄然无声,却很深情。
有人牵挂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幸福。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懂是一种笃定。
北宋诗人范仲淹因为主张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贬到颍州。当范仲淹准备离开京城时,他平时的好友纷纷避而远之,怕受到牵连。
只有一位叫做王质的人不在意,他大摇大摆地将范仲淹送到城外,丝毫不在意别人的眼光。
王质懂得范仲淹的为人,所以能做到不计个人利害得失,真诚待友。和那些见利忘义之徒相比较,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而对范仲淹来说,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此时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
世间很多情感,都会随着时间、距离和境遇而消散,但“懂”不会,它是一种笃定。
“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驰,爱驰则恩绝。”
以美貌交友,人老珠黄时就会被抛弃;以金钱交友,钱财散尽时就会被抛弃;以权力交友,地位不保时就会被抛弃。
只有互相懂得的两个人,友情才能长久。
当别人误解我时,他会无条件地相信我;当别人看不起我时,他会积极地鼓励我;当我遭遇困境时,他总会及时伸出援手。
懂,是李白对王昌龄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懂,是高适对董大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懂,是王勃对杜少府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懂,是白居易对琵琶女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懂是世界上最温暖的语言,懂得,让心与心没有距离,让生命彼此怜惜。
如果生命中有一个懂我们的人,朋友爱人也好,知己家人也罢,都值得好好珍惜,被他们关心支持着,就是我们今生的幸运。
他们懂得我们,我们也要懂得感恩他们。
遇见,只是一个开始;懂得,才能相伴一生。

主播:小铁
媒体人,想用声音陪伴那些孤独、深夜难以入睡的人,用声音温暖你。
文章来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整理自京博国学(ID:jingboguoxue)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事业部
“喜马拉雅FM”-“全民夜读”栏目
“人民旅游”
分享你的游记与攻略,展示你的美景与美食,“代”你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与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