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谢良:以残疾人的状态获军衔,曾两次入狱,身残志坚

2025年04月13日13:32:07 历史 1802

开国少将谢良,在1955年的时候,是以“缺少肢体”的状态,接受的授衔。当然,谢良的残缺,都是为了革命而做出的牺牲和奉献。

1、谢良失去一条腿

谢良生于1915年,老家是江西赣州的。谢良在15岁的时候,红军在赣州一带发展根据地,谢良果断参加了红军,之后一直跟着大部队在赣南打仗。并且在红军长征期间,跟着红军部队参加长征

开国少将谢良:以残疾人的状态获军衔,曾两次入狱,身残志坚 - 天天要闻

因为谢良在战斗中舍生忘死的表现,以及对敌作战的凶悍,所以朱老总都对谢良印象深刻。

1936年,谢良在甘肃一带和国民党军队交战。当时已经是11月底了,甘肃的气候很冷,而在战斗中,谢良的腿部被国民党军队的子弹打中,之后因为一番辗转,谢良在伤痛没得到及时救治的情况下,被国民党军队俘虏。

国民党军队军纪腐败,自己的伤兵都懒得救治,所以谢良被国民党军队俘虏,可想而知,国民党军队也不会救治谢良的伤病。而伤病最怕的就是耽误,就这样,在国民党的战俘营里,谢良失去了自己的左腿。并且一直被关押。

当时关押谢良的是西北当地的军阀部队,当地军阀残杀红军俘虏。所以谢良几乎每天都可能被当地的军阀处决,但是谢良并没有畏惧。

转眼间全面抗战爆发了。在我党的要求下,国民党方面需要释放被关押的红党人员以及红军战士。在这个背景下,谢良得到了释放,并返回了延安

开国少将谢良:以残疾人的状态获军衔,曾两次入狱,身残志坚 - 天天要闻

主席知道了谢良的情况以后,召见谢良,并表示:谢良是难得的军事人才,但是现在缺了一条腿,行动生活多有不便,所以,主席安排谢良到苏联去接受治疗:当然,主要是安装假腿。

不曾想,这个决定,再度给谢良造成了波折。

2、谢良在新疆

谢良被安排去苏联是在1939年。

熟悉世界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这一年,纳粹德国对苏联发动进攻。苏联处于战争状态。

而当时从延安到苏联,一般都是经过新疆。新疆当时的军阀叫盛世才。早在1933年左右,盛世才有感苏联势力强大,所以在名义上服从南京方面领导的同时,还派人对斯大林表示自己也比较认同马列思想,并借此取得斯大林的支持。实际上盛世才能够称霸新疆,斯大林还真派遣过苏军,以阿尔泰志愿军的名义介入当地军阀的混战。

因此我党成员经过新疆的时候,当时都能得到盛世才的优待。谢良滞留新疆的时候,也是在这个背景下。但是随着纳粹德国不断占领苏联领土,甚至德军一度出现在莫斯科周边,投机客盛世才又有了别的想法:盛世才厚待红党人员是因为苏联的缘故。如今苏联亡国在即,盛世才认为如果苏联崩溃,那红党也就没了靠山。自己需要重新找老大支持。所以盛世才再度联系重庆,表示自己绝对服从蒋委员长的号令。

开国少将谢良:以残疾人的状态获军衔,曾两次入狱,身残志坚 - 天天要闻

碰巧在当时,老蒋不断挑起反G高潮,所以盛世才为了响应老蒋,在新疆也疯狂镇压我党成员,就这样,谢良被关押在监狱里,这一关押,就是四年时间。

之后还是我党和国民党不断交涉,谢良等人才得以被释放。

在新疆监狱这四年,谢良组织狱友不断和盛世才斗争,这一精神一直被后世敬仰。

并且,这四年时间里,谢良开始了另一个战线的战斗:刚才说过,谢良15岁就参加了红军,因此可以确定谢良没上过几天学。而在新疆监狱这四年,谢良也趁机学习了文化课,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对于文化底子极差的谢良来说,其实这何尝不是一种战斗。

所以,说到这我想说:对于真正的战士、斗士来说,面对困难以及需要提升自己的时候,都会主动选择战斗,而并非颓废和退缩。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为什么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讲究 - 天天要闻

为什么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讲究

与今天我们的名字不同,古人在起名字时,名是名,字是字。《颜氏家训》有言: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就是说“名”是用来区别彼此的,“字”则是体现一个人的德行。在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之后便有父亲给孩子取名,“三月之末……父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
陈谷嘉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陈谷嘉同志逝世

5月14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发布讣告称,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思想史家、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陈谷嘉先生,于2025年5月14日上午8时逝世,享年91岁。陈谷嘉陈谷嘉先生1934年5月出生于湖南宁乡,1959年8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并执教于湖南大学。1959年11月赴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师从著名史学家侯外庐先生。嗣后回湖...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诗,结果被一首诗怼得下不来台 - 天天要闻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诗,结果被一首诗怼得下不来台

曹操死后,他大儿子曹丕当了皇帝。这曹丕一直看自己弟弟曹植不顺眼,为啥呢?因为曹植太有才了,以前老爹曹操最喜欢他,差点让他接班。现在曹丕当了皇帝,越想越气:这小子留着迟早是个祸害!这天上朝,有个大臣打小报告:"陛下,您弟弟曹植整天写诗发牢骚,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 天天要闻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14日公开展示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1644部队、8604部队和8609部队的留守名簿。5月14日,在日本东京,日本细菌战研究专家、滋贺医科大学名誉教授西山胜夫召开说明会。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5月14日,在位于日本东京的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工作人员展示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1644部队的留守名簿。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民国人物张宗昌 - 天天要闻

民国人物张宗昌

给了我们所知道的很多负面形象,如荒淫好色、迎娶大批姨太太或残暴冷血,镇压劳工,,扼杀新闻自由、横征暴敛等等。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何要坚持“第二个结合”? - 天天要闻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何要坚持“第二个结合”?

“两个结合”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基础上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与原创性贡献。其中“第二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筑牢了深厚文化根基、注入了磅礴精神伟力,更为我们党以彻底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