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韩信背负胯下之辱的屠夫,最后是什么下场?韩信的做法太高明

2020年05月23日19:32:26 历史 1513

让韩信背负胯下之辱的屠夫,最后是什么下场?韩信的做法太高明 - 天天要闻

秦朝末年,诸侯混战,群雄并起,当时六国残余势力纷纷反扑,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后来项羽,刘邦也成立了起义军,乱世之中,要想获得天下人才最重要,而当时首屈一指的兵家奇才就是韩信,韩信是汉朝著名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其谋战派的理论引领中国2000多年兵家思想。

让韩信背负胯下之辱的屠夫,最后是什么下场?韩信的做法太高明 - 天天要闻

韩信,出生于公元前231年,他少年时期日子过得非常苦,常常靠别人救济才能度日,就连他的母亲死后都没有钱办丧事,当时下乡南昌亭亭长看韩信非常可怜,经常接济他,没事就让他来家里蹭饭吃,而亭长的妻子却不高兴了,每次在韩信来之前就将饭给吃完了,等到韩信过来的时候啥都没有,从此韩信一怒之下就再也没有来蹭饭。

让韩信背负胯下之辱的屠夫,最后是什么下场?韩信的做法太高明 - 天天要闻

有一次韩信饿得没办法就去河里钓鱼,一个浣纱的大娘看见韩信饿的皮包骨头,就将自己的饭菜给韩信吃,这样一年过了几十天,韩信也非常感激,他对大娘说:我以后会用金子报答你的施饭之恩,大娘却生气的说,大丈夫连自己都养不活,我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并不是希望你以后的报答。

让韩信背负胯下之辱的屠夫,最后是什么下场?韩信的做法太高明 - 天天要闻

当时淮阴城有一个屠夫,他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很高大,而且还喜欢佩戴刀剑,其实不过是个胆小鬼,你要是不怕死,就拿你的剑来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这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奇耻大辱,堂堂七尺男儿,怎么能从别人的胯下爬过去?但韩信却忍辱负重,真的从屠夫的胯下钻爬过,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是胆小之辈。

让韩信背负胯下之辱的屠夫,最后是什么下场?韩信的做法太高明 - 天天要闻

后来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韩信也投靠了项羽麾下,可是项羽只让他做了一个郎中,并没有对他予以重用,韩信无奈之下就投靠刘邦,后来经过萧何的举荐,韩信逐渐执掌兵权,他灭赵,降燕,伐齐,攻楚,就连西楚霸王也败在韩信手中,汉朝建立后,韩信被封为楚王,这时候他再次回到家乡,见到了当年的屠夫。

让韩信背负胯下之辱的屠夫,最后是什么下场?韩信的做法太高明 - 天天要闻

韩信在富贵后并没有杀了那个屠夫,而是让他做了自己的护军卫,他还对屠夫说,如果没有当年的胯下之辱,也就没有今天的韩信,韩信之所以不杀屠夫,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已经功成名就,杀了他也于事无补,反而显得自己是个小人,第2个原因是因为韩信已经封为楚王,这时候位高权重,这已经洗刷了他当年的胯下之辱,所以只要一个人足够强大,那么他曾经的经历也会成为过眼云烟。

让韩信背负胯下之辱的屠夫,最后是什么下场?韩信的做法太高明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铭记历史记忆,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新京报社论 - 天天要闻

铭记历史记忆,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新京报社论

▲资料图:北京卢沟桥上的石狮。图/新华社“我们是善战的前锋,我们是民众的武装,从无畏惧,决不屈服,永远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国境,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1939年,29岁的河北青年张松如离开正定省立七中,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这一年,他以“公木”的笔名与音乐指导郑律成合作创作了这一组《八路军大合唱》。此前两...
谁能想到,一次无礼竟为秦国的崛起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 天天要闻

谁能想到,一次无礼竟为秦国的崛起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众所周知,分封制是周王朝的核心,而礼制则是其核心中的核心。那时候讲的“礼”,跟现在的“礼”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些相同之处。我们可以理解周“礼”为现在的“礼貌”,周朝贵族才讲“礼貌”,普通国人、野人、蛮夷戎狄是不讲的,或者说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东
什么是胜利? - 天天要闻

什么是胜利?

战争的最终目标当然是取得胜利。 人们总是期望看到胜利的场景:扛着红旗,将旗帜插到对方阵地上,欢呼雀跃,国与国开战,谁都希望胜利。 但是,近年来的三场战争却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