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全球享此盛誉的世界级战略家只有两人,而且都是中国人

2025年05月14日18:33:04 历史 1970

全球战略史上,能被真正称作“世界级战略家”的人,两个字就能说完:孙武、毛泽东

前者写出《孙子兵法》,开创战争哲学;后者带出人民战争,把胜负公式彻底改写。他们的成就,从来没靠神话包装,而是用一场又一场硬仗,一套又一套理论,打出共识、写进教科书。

孙武开的是千年兵家先河,毛泽东走的是百年独立之路

两人隔着2500年,却同样将战略玩到了世界顶级,被世界认可、被历史验证、被实践佐证

孙武打仗,打的是“算术”

公元前512年,吴国。孙武带着十三篇兵法走进吴宫,面对吴王的试探,他亲自操练宫女演阵。

迄今为止,全球享此盛誉的世界级战略家只有两人,而且都是中国人 - 天天要闻

兵法是写出来的,也是操出来的。短短三天,三百宫女按军令布阵,从行进到列队,无一出错。吴王看得心惊,这才把实权交给孙武。

三年后,机会来了。

公元前506年,柏举之战爆发。孙武率三万吴军北上迎战楚军。路线定在长江以西,由江乘至郢都,全程数百里。

迄今为止,全球享此盛誉的世界级战略家只有两人,而且都是中国人 - 天天要闻

对手是兵强马壮、地盘稳固的楚国主力。孙武没有正面硬攻,而是绕行奇兵,从侧翼打乱楚军部署。五战五捷,最终攻入楚都郢城,打出春秋战国第一场“城市攻破”战役。

这一战,打得不只是胜负,而是体系。孙武对战争节奏、兵力结构、地形选择、后勤动员、心理预判,全数演算。

迄今为止,全球享此盛誉的世界级战略家只有两人,而且都是中国人 - 天天要闻

不是用人头压人头,而是用算法压制失控。兵力只有三万,他让这三万人拥有楚军无法抵挡的效率。后人说他“以兵为算”,不是夸,是实。

更高的维度,是《孙子兵法》构建的战略思维。十三篇中,他提出“兵者,诡道也”,开创了战争中的“信息扰动”。

迄今为止,全球享此盛誉的世界级战略家只有两人,而且都是中国人 - 天天要闻

他又提出“五事七计”,用变量建模胜败预测。最经典一句,是“上兵伐谋”。打仗不是打架,是打节奏、打资源、打认知。

2500年后,这套兵法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列为西点军校必修课程。孙武没走出吴国,但他的战略穿越了地理,进了联合国的文化遗产名录。

迄今为止,全球享此盛誉的世界级战略家只有两人,而且都是中国人 - 天天要闻

他打胜仗的方式,是用“不会输”的方法赢下来。算好敌人、算明自己、算透环境,他赢在“开战之前”。

这份精密,没人再复刻得出。

毛泽东打仗,打的是“节奏”

1935年5月,红军北上,大渡河。这是一次所有军事将领都不愿碰的方向。因为十几年前,石达开就是在这里全军覆没。

毛泽东偏要走这条路。他看中的是敌人“不信这条路还会有人走”的盲区。出奇招不靠胆,是靠敌人没准备好接你。

迄今为止,全球享此盛誉的世界级战略家只有两人,而且都是中国人 - 天天要闻

红军部队不到十万,面对的是围追堵截数倍于己的正规军。毛泽东选择用时间换空间,用行动打断对手部署。

他调度三支先遣队,强攻泸定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过天险。这一战,打断了国民党西南围剿线,战略主动第一次落到红军手里。

迄今为止,全球享此盛誉的世界级战略家只有两人,而且都是中国人 - 天天要闻

1947年7月,大别山。毛泽东又下一子,把主力推入国统区,目标不是城市,是态势。他说要“把战争推向国民党统治区”。

部队南下,不靠全面推进,而是点状布防,配合群众工作,打出一个“敌强我游”的节奏空间。

这背后的逻辑,就是毛泽东提出的“积极防御”

迄今为止,全球享此盛誉的世界级战略家只有两人,而且都是中国人 - 天天要闻

不打那种你想打的仗,只打你没准备好应付的仗。不是在哪打,而是什么时候打、让谁来打、打完去哪。战略布局里,敌人每出一招,其实都踩进了设计好的格子。

毛泽东不把打仗当战术,而是当时间管理。

他对战争的理解,不是“多快好省”,而是“前后左右”。敌人调兵,他调信息;敌人开会,他开打。打不打不是重点,什么时候打、怎么打、打给谁看,才是核心。

他最擅长做的,就是用一个“最难”的开局,逼出一个“全胜”的尾声。理论体系上,他构建出“人民战争+敌后游击+战略转移+持久消耗”的四位一体。

迄今为止,全球享此盛誉的世界级战略家只有两人,而且都是中国人 - 天天要闻

这种结构,把武力和群众结合,把后勤和地形整合,把时间和胜利绑定。

他把仗打成了舞台剧,敌人在台上,他在幕后,时间一到,换场、换人、换剧本。他的节奏,不是打出来的,是算出来的。

为什么这俩人能顶级?因为他们“先赢”了

能被称作世界级战略家的人,得有一个共同点:战前已经算赢,战后只是确认。

孙武写的《孙子兵法》,被称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它不仅是中国的智谋象征,更是人类军事战略的第一套哲学系统

迄今为止,全球享此盛誉的世界级战略家只有两人,而且都是中国人 - 天天要闻

在春秋战国那个强者林立、边疆多事的时代,孙武用兵书统一战争语言,让对抗变成博弈。他让战争第一次摆脱了“力量对撞”的原始逻辑,进入“理性胜算”的现代模式。

毛泽东构建的战略逻辑,彻底颠覆了西方“工业化战争”的旧范式。过去讲战力、装备、阵地,而他讲群众、动员、拖垮。

迄今为止,全球享此盛誉的世界级战略家只有两人,而且都是中国人 - 天天要闻

他让世界看到,国家可以用最少的资源,打最系统的战争。他被西点军校研究多年,被苏联元帅评价为“20世纪最可怕的战略大脑”。

这两个人的胜利,并不靠“打赢”,而是靠“赢了再打”。他们让战争不再是拼命,而是计算。他们打出的不是仗,是预设胜率与命运之间的博弈

世界有战争大师很多,但能打出理论、能写进制度、能走出国门的,中国就出了两个。一个做出兵法,让兵种有理;一个做出战局,让国家有命。他们的胜,不是谋胜,而是创胜。

所以今天,若问全球真正有“世界级战略影响力”的名字,只有这两个字配得上——孙武、毛泽东。

他们不属于某场战役,也不属于某段历史。他们属于战略这个词的诞生、进化和极致。

参考资料:

孙武.百度百科.

韬略古今,战神孙武“封圣”之路.齐鲁晚报.2024-04-28.

从毛泽东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感悟制胜智慧.中国军网.2024-12-27.

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斗争艺术及其历史启示.光明日报.2024-01-08.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为改革开放奠基:毛泽东重构农业国工业化生产关系 - 天天要闻

为改革开放奠基:毛泽东重构农业国工业化生产关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农业社会基础薄弱、工业生产力几乎空白的现实,毛泽东通过系统性变革生产关系,为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一、土地改革:打破封建生产关系,解放农业生产力1. 消除封建剥削,重构土地所有制毛泽东通过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翁美玲去世四十年:她因何成为那个“最好的黄蓉” - 天天要闻

翁美玲去世四十年:她因何成为那个“最好的黄蓉”

1985年5月14日,在过完生日仅一周后,翁美玲在家中开煤气自杀,年仅26岁。因为在TVB的83版《射雕英雄传》中饰演黄蓉,翁美玲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以致数十年后,仍有粉丝去她曾就读的玫瑰岗中学、离世的尖沙咀伟锦园、与母合葬的剑桥公墓,去寻找她的印迹。翁美玲不是第一任黄蓉,不是最漂亮的黄蓉,也不算演技最出色的黄蓉...
《说唐》之一:秦彝托孤 - 天天要闻

《说唐》之一:秦彝托孤

秦彝托孤两晋以后,国家分裂,南北对峙。南朝宋、齐、梁、陈,北朝东魏、西魏,政权频繁更替,战乱不休。两晋以后,国家分裂,南北对峙那北朝的东魏,后来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所代。周主国富兵强,于公元576年,以杨忠为元帅,其弟杨林为行军都总管,发
秦始皇兵马俑最诡异的地方,为何人们都避而不谈? - 天天要闻

秦始皇兵马俑最诡异的地方,为何人们都避而不谈?

绿脸俑在众多陶俑中,有一尊绿脸俑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其面部颜色全是石绿颜料涂成的绿色,而其他发掘出的兵马俑面部则多为淡粉色等正常肤色。对于绿脸俑的形成原因,有多种猜测,如工匠的失误、军中傩人(巫师)形象、少数民族特色陶俑、军中哨探为便于隐匿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