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铁瓜
“古人活不过30岁?”当这一荒谬言论甚嚣尘上之时,历史的真相却悄然浮出水面。翻开汉代户籍册,80岁老人占比竟比2010年高出两倍;宋代墓志铭里,藏着60岁平均寿命的铁证;就连唐朝律法都明文规定“六十免役”。然而,某些人捧着1996年一篇毫无根据的文章所编造的“30岁神话”,硬要给华夏文明扣上“短命王朝”的帽子。当考古竹简的铁证甩在他们脸上时,他们又慌忙扯起“科学”的遮羞布。只是这块遮羞布,早被《伤寒论》的药方和《集簿》的长寿数据捅成了筛子!
一、林万孝的厕所文学,竟成中医黑的“圣经”?
“古人平均寿命30岁”,这个堪称21世纪最恶毒的学术造假言论,其出处令人瞠目结舌。1996年,一个对考古学一知半解,甚至连考古学入门教材都没认真翻过的“学者”林万孝,在《生命与灾祸》杂志上大笔一挥,宣称汉朝人活不过22岁、唐朝人27岁就会断气、宋朝人30岁便要入土。更荒诞至极的是,这篇全文不到3000字的所谓“研究文章”,没有任何数据来源,没有构建统计模型,甚至连参考文献都懒得编造。这样一篇质量连中学生论文都不如的厕所读物,竟然被中医黑们奉为“科学铁证”,顶礼膜拜!
反观真正的学者,他们为了探寻历史的真相,付出了无数的心血。李燕捷为了研究唐代人的寿命,长时间趴在新出土的2944块唐代墓志铭上,拿着放大镜逐字核对生卒年份,最终算出唐人平均死亡年龄为57.55岁。郑丽萍为了还原宋代人的寿命情况,把4802篇宋代墓志铭铺满办公室,经过长时间的分析研究,发现宋朝男性平均活到60.69岁,女性则能达到62.31岁。袁祖亮为了统计各朝代古人的寿命,不辞辛劳,翻遍了历代户籍黄册,统计出西汉人均60.5岁、唐朝65.6岁、明朝70.4岁。这些学者们扎在故纸堆里,默默奉献,他们做梦都想不到,自己毕生的心血,竟然敌不过林某人信口开河编造的30岁神话!
某些人一边高喊“科学精神”,一边却将这种三无网文当作圣旨,这就好比一个人跪拜跳大神的骗子,却对医院的正规化验单吐口水,其双标行为,简直是人类智商进化史上的一大奇观!
二、汉代养老院数据曝光:90岁老人比例吊打21世纪中国
1993年,江苏连云港出土的西汉《集簿》,像一颗重磅炸弹,彻底撕碎了中医黑的遮羞布。这份刻在竹简上的“东海郡人口普查报告”显示,当地140万人中,80岁以上老人占3.26%,90岁以上占0.84%。对比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80岁以上仅占1.57%、90岁以上占0.15%,西汉一个边郡的长寿指数,竟然碾压现代!
更让人觉得打脸的是,《集簿》第十七行明晃晃地写着:“年九十以上万一千六百七十人”。按照某些人的逻辑,这些西汉老头老太太难道是天天喝西药、输液,才能活到鲐背之年?可在当时,华佗还没出生,张仲景也还在幼年,难道他们都穿越时空,去协和医院做了基因编辑?
再看看《史记·孝文本纪》记载的“七十赐杖”制度,汉朝老人满70岁就能领到朝廷发放的鸠杖,享受免税免役的特殊待遇。如果按照“30岁必死论”,这鸠杖恐怕只能插在坟头当墓碑了!
三、夭折率偷换概念:把早夭婴儿算进平均寿命的阴招
中医黑最下作的手段,就是把婴儿夭折率偷换成“人均寿命”。以康熙帝为例,他有35个皇子,其中14人夭折;20个皇女,12人早逝。按照中医黑的算法,大清皇室的平均寿命直接就被腰斩了。然而,只要翻开任何一本清代族谱,就会发现活过60岁的先祖比比皆是。把夭折婴儿和战死青年塞进统计数据,这种行为和往茅台酒里兑马尿,然后再骂中国酿酒技术差有什么区别?
《周礼》明文规定:“三十曰壮,四十曰强,五十曰艾,六十曰耆”。如果古人30岁就该入土,那么周朝的礼官恐怕得天天蹲在坟场给人举办成人礼了!更可笑的是,唐朝《户令》规定“六十免老”,宋朝《天圣令》写明“男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按照中医黑的逻辑,大唐律法竟然是在强制要求国民活到法定退休年龄再去世?
四、四世同堂与七十杖国:古籍里的耳光响亮
孔子73岁去世时,弟子子贡为其守丧六年。如果按照“三十而亡”的说法,这场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简直就成了“子贡哭僵尸”的灵异事件。姜子牙72岁出山,辅佐周文王成就大业;百里奚70岁当上秦国宰相,施展自己的抱负;郭子仪85岁单骑退回纥,维护国家的和平。这些青史留名的老寿星,在中医黑嘴里,都成了违背“科学规律”的诈尸怪物。
民间谚语更是对中医黑的有力回击。“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能在中华大地流传千年,恰恰证明古人活到这把年纪并不稀奇。某些人总爱吹嘘西方中世纪贵族的寿命,却绝口不提英国金雀花王朝9位国王平均寿命48岁,还不及同时期宋朝士大夫的寿命水平。
五、从黑死病到《瘟疫论》:中医的防疫耳光甩在谁脸上
1348年,欧洲黑死病肆虐,短短时间内就灭掉2500万人。当时,教士们忙着用鞭子抽自己“驱魔”,毫无有效的应对之策。而同一时期的中国,吴又可写下《瘟疫论》,提出“戾气自口鼻而入”的先进理论。张仲景家族三分之二的人死于伤寒,正是这样的惨痛经历,催生出了《伤寒杂病论》。中医用无数人的血泪换来的防疫智慧,在某些人嘴里竟成了“跳大神”!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屠呦呦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找到青蒿素提取灵感,拯救了数百万人的性命。然而,那些高呼“中医无用”的人,却在此时集体装聋作哑。这就像一个乞丐,一边啃着救济粮,一边骂施粥铺脏了街道。
结语:跪舔伪科学的数据流氓,不配谈论华夏文明
当中医黑拿着林万孝的厕所文学上蹿下跳时,日本正用《伤寒论》方剂赚走全球90%汉方药利润,德国药企把云南白药配方锁进保险柜,牛津大学开设《黄帝内经》研读班。这群数典忘祖的跳梁小丑,本质上和否认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右翼毫无区别!
看看《清明上河图》里蹒跚拄杖的老者,读读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临终绝笔,摸摸族谱上延绵六百年的血脉传承。中医护着华夏子孙穿越三千年战火瘟疫,某些人却恨不得把祖宗牌位砸了换美式咖啡。
最后送给中医黑一句改编版《论语》:“三十而躺,四十而凉,五十钉棺,六十烧香——尔等短命鬼,安知我华夏寿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