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梦云/文 顾炜/摄)“当刺刀与烈火撕裂金陵城时,您是否也望了一眼炮火中家的方向。”“您知道吗?如今的中国已经脱胎换骨。”4月4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清明祭仪式,祭奠30多万死难同胞。现场的死难同胞遗属家庭都带来了一封家书,他们深切缅怀亲人,祈愿和平。


上午9点,仪式正式开始。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刘民生,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遗属代表,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代表等到现场祭奠,大家神情庄严肃穆,满怀哀思。




敬献花篮、三鞠躬,现场人员依次献花,一束束白菊诉说着亲人们的思念。88年前的那个寒冬,侵华日军的暴行让无数家庭支离破碎,让一座古城陷入无尽的黑暗。而今日之中国已不复昨日,是繁荣兴盛的中国。

现场的死难同胞遗属家庭都带着一封家书,这些信是他们写给88年前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亲人们的。这些家信,是后人对逝去亲人的深情缅怀,也是对守护历史真相的庄严承诺。

“致未曾谋面的曾祖父,清明又至,88年过去,南京城的梧桐黄了又绿,秦淮河的水涨了又落,可您永远留在了1937年那个凛冽的冬天……”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阮红燕用短短几句家书,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哀思。

今年14岁的李玉瀚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曾外孙,他也是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虽然刚上初中,但是他经常来到纪念馆,向人们讲述这段历史。他的家书写道:您知道吗,如今的中国已经脱胎换骨,变得强大……作为家族的一员,我会永远把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永远铭记于心,把您和亲人们的遭遇讲给更多人听。
历史不会忘记,我们也不会忘记。抚今追昔,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