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影像记忆|狼牙山五壮士

2025年04月03日17:52:08 历史 1062

清晨的狼牙山,晨雾如纱。五尊青铜雕像在熹微中沉默伫立,嶙峋山岩将他们的身影勾勒成永恒的剪影。

狼牙山的名字,是从什么时候叫起来的,或许没人说得清楚,但是因为什么叫响的,在中国却人尽皆知。

抗战影像记忆|狼牙山五壮士 - 天天要闻

“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2017年10月27日摄)。新华社发

抗日战争时期,便于藏匿、适合游击的地形让河北易县成为重要抗日根据地,八路军、游击队从这里出发,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25日,日伪军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

抗战影像记忆|狼牙山五壮士 - 天天要闻
2025年3月19日拍摄的“狼牙山五勇士”雕像。新华社发(张铭洋 摄)

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五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抗战影像记忆|狼牙山五壮士 - 天天要闻
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葛振林(右)和宋学义。李途 摄

为纪念和表彰这五位抗日英雄,当地革命政府在棋盘陀峰顶修建了“狼牙山三烈士碑”。1959年5月重建,更名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新中国成立后,宋学义转业到地方工作,1978年逝世。葛振林1981年7月离职休养,2005年3月逝世。

抗战影像记忆|狼牙山五壮士 - 天天要闻
1985年8月,时年68岁的葛振林应邀参加湖南省少先队代表会议,对孩子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新华社记者 邹云 摄

历史长河奔涌,精神火种不灭。今天的狼牙山,松涛依旧在传颂英雄史诗。五壮士的事迹被编入中小学教材,他们的故事被电影、话剧、画作等多种艺术形式传播,以他们命名的英模部队方队在2015年“九三阅兵”亮相……八十余载春秋流转,五壮士的精神早已超越时空。在边防哨所,在抗洪一线,在地震现场,“狼牙山精神”已化作新时代奋斗者的集体基因。

抗战影像记忆|狼牙山五壮士 - 天天要闻
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狼牙山五壮士”英模部队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夕阳西沉,纪念塔的投影渐渐拉长,与连绵的太行山脉融为一体。五位勇士凝固的身影,依然保持着守护的姿势——他们守着的不仅是历史记忆,更是一个民族面对危难时永不弯曲的脊梁。

抗战影像记忆|狼牙山五壮士 - 天天要闻
2024年8月6日拍摄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新华社发(郭恩桥 摄)
抗战影像记忆|狼牙山五壮士 - 天天要闻

主笔:张铖

记者:牟宇

编辑:章磊 刘金海 方欣

视觉:胡秋思

图片:中国照片档案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清明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写家书寄哀思 - 天天要闻

清明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写家书寄哀思

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梦云/文 顾炜/摄)“当刺刀与烈火撕裂金陵城时,您是否也望了一眼炮火中家的方向。”“您知道吗?如今的中国已经脱胎换骨。”4月4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清明祭仪式,祭奠30多万死难同胞。
清明,追思远行的英魂 - 天天要闻

清明,追思远行的英魂

又是一年清明时。2014年到2025年期间,上海司法行政系统共有8位监狱、戒毒民警不幸因公牺牲。清明时节,对他们的缅怀依旧……李勤,原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后勤保障部主任科员,1957年5月出生,1973年10月参加工作,2014年5月因公牺牲。
废太子李承干:一场被误解的理想主义困局 - 天天要闻

废太子李承干:一场被误解的理想主义困局

在贞观十七年的血色黄昏中,当李承干拖着残躯走向幽禁之地时,这位曾被誉为"大唐希望之星"的储君不会想到,千年后的史书会将他的故事简化成"谋逆废太子"五个冰冷汉字。历史的迷雾遮蔽了太多真相,让我们重新拨开时光帷幕,触摸这个被困在帝王家规与政治漩
这对警察父子,以这样的方式“重逢” - 天天要闻

这对警察父子,以这样的方式“重逢”

2022年一张警察父亲在警察儿子灵前郑重敬礼送别儿子的照片让全网泪崩照片中的警察儿子叫张忠胜三年后当AI修复技术让牺牲民警张忠胜的音容笑貌重现屏幕这场跨越生死的特殊“重逢”抚慰了警察父亲的伤痛……2022年3月13日上午辽宁省抚顺市公安局望花分局雷锋派出所治安民警张忠胜在接完警回到派出所时晕倒在楼梯旁张忠胜倒下...